(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35237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涩谷车站前的哈奇公雕像/纳·乌力吉巴图(蒙古族)

点击率:5210
发布时间:2009.05.01

   涩谷站与东京其它站一样是人声鼎沸拥挤喧闹的大站之一,下地铁站,便有通向几方的出口。只要是在涩谷相约,人们几乎都会选择哈奇公出口,并依照习惯说:“在哈奇公雕像前见。”它是站的北向出口,出得门去便有较宽阔的广场,叫哈奇公前广场,在广场的南侧离出口处不远的地方塑有哈奇的雕像。
    我第一次见到这尊雕像是到达日本三个月后的事情。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教室学习时碰巧“富士电视台”给学校打来电话,希望邀请一名蒙古族学生参加他们拍摄的一个文化娱乐性节目。听说他们已从其他学校邀请了一名俄罗斯学生、一名波兰学生和一名印度学生。节目比较简单随便,就是跟上电视台的人到伊豆群岛转两天,看看那里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然后说说感想就行了。白玩两天还给付一万日圆的报酬,真是谁听了都想去的美差使。因为当时就我一个学生在场,下山田校长就安排我去,并告知我导演星期六早上七点半在涩谷站哈奇雕像前接我。对于我这个刚从内蒙古大草原上走来的人,摩天大楼巍峨耸立鳞次栉比的世界大都市东京,那真是眼花缭乱的世界,不小心便很容易迷路。所以我怕到时侯出洋相,提前两天专门跑到涩谷找相约地点。于是我看到了那尊哈奇的雕像。那是一只狗,是一尊在一米多高的石台上雕塑的一个蹲坐状的狗的铜像。耷拉着一只耳朵,身材并不壮硕,目光中似乎有着一种令人怜悯的悲伤,不舍昼夜地凝望着车站门口。
    或许由于我是牧人之子,或许是由于自身属狗?哈奇的雕像给了我很亲切的感觉。祖祖辈辈在草原上生活着的蒙古人,认骏马和良犬为朋友,蒙古语里有“恶人不如好狗”的慧言。在牧业生活当中狗确实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白天它跟上主人放牧,跑前跑后为主人主动赶回远走的羊群;遇到狼的袭击它就像勇敢的战士,不顾一切地与狼拼死搏斗,有时受到遍体鳞伤甚至付出生命。夜晚它就像一个忠于职责的哨兵,整夜整夜地守护着家园和畜群,为主人和牲畜提供安全的睡眠。狗是天生的聪明。我们家,严格的说是我父母家,原来有过一只脖颈底下有一道白毛的大黑狗,叫“薄儿古德”,汉译是雄鹰。它不仅体格如牛性情也非常凶猛,所以人们怕接近我们家,有事从老远打招呼。那时羊绒特值钱,丢羊绒丢山羊的事经常发生,因哥哥也在外面工作,家里只有老人和妇女儿童,但我们家里那几年却没有丢过东西,不用说那很大程度上是薄儿古德的功劳。我参加工作后几年没有回家,所以在呼和浩特刚办完婚事就带上新媳妇回了老家。从未见过我们的薄儿古德那时已经是令人生畏的四岁大狗了,都说它见生人很凶,可是它从一开始对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友好。好像它也跟着家里人高兴,看见我们就跑过来,摇头摆尾用温顺的目光看着,有时嗅嗅指尖用脑袋轻轻撞击逗乐。那段时间我们真是享尽了回家的幸福。可是回城不久听到有人投毒杀害了薄儿古德的消息,我们着实悲伤了几天。所以我初次见到哈奇的雕像时心里有些激动。但它显然没有我们的“薄儿古德”凶猛。
    在那个星期六早上,也就是约好要去伊豆的那天,早晨醒来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我心想:完了,这下肯定走不成了。人虽助人可天不助人那没着!便又躺了一会儿,因宿舍里没有电话无法联系,后又实在很不情愿地带上一把雨伞,倒几趟车,冒雨前往涩谷。路上想人家肯定不会来,一会儿给学校打来电话说明下大雨未能来就算完事。可是走近哈奇的雕像,发现他们早已等在那里,摄像师开始拍摄了我们热烈握手的场面。我又一次体会到日本人的认真。
    有关哈奇的故事是后来我的一位友人同游涩谷时讲给我听的。原来在距今70多年以前的昭和初始年代, 涩谷站是一个比现在小得多的车站。现在东京大学的前身即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的农学博士上野英三郎就住在车站附近。他有一只名字叫哈奇的秋田狗。那只狗每天都会在车站门口按时等候主人的归来。但是终于有一天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主人再也不能回来了。可是忠实的哈奇仍然天长日久风雨无阻地按照他下班的时间前来迎候,每天都等到人迹空绝。可怜的狗忠贞不移地信守约定长达11年之久,终于于1935年3月8日在涩谷车站门旁绝望地永远闭上了双眼。崇尚忠诚的大和民族在哈奇离世一年之前就为它雕了塑像。哈奇的标本现在仍然展示在上野的国家科学博物馆内。
听罢故事后我久久的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之情。狗与马一样同是蒙古人的朋友,在中国不管是城市和乡村,养狗的人也挺多,可是我在我的家乡,我的国土上从未见过一座狗的雕塑。之所以没有是因为只是经济上的不足吗?我们所缺乏的仅仅是一座雕塑吗?!
    哈奇雕像不仅是一处易于寻找的所在,它也是忠贞诚信的象征。它提醒前往此处的人们恪守爱情、友谊、互助,商业往来方面必须坚守诚信的高尚品格,同时它亦会在人们心灵深处催生厌恶奸诈欺骗心理。
整整11年,忠实地等待主人的哈奇是一只义犬。理解义兽的忠贞,为其塑像,并将其遗体留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大和民族也是一个崇信诚义的民族。他们认为,为事业,为公司,为民族,为国家应如同狗一样保持忠诚,并以此为尚。我常常思忖,这种作风也许就与他们的武士道精神有着某种关联。谈及“武士道”精神,总使我们联想到帝国主义的杀戮生灵的野蛮形象。因为在我们这里每当说到“武士道”便会联想到“美国鬼子”、“德国法西斯”等带有诅咒色彩的话语,所以“武士道”也就变成了日本战争罪行的代名词。但是此语在日本的本土却并非骂人之词,而是寓含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日本武士由以前的掌权者贵族阶级的侍卫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独立强大的社会阶层,在公元12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7百余年的历史时期掌握重权,统治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士道精神与禅的理念相交融,形成了当今的武士道。它崇尚忠诚、道义、戒律、名望、勇气,极端蔑视软弱、轻率和虚伪。武士道的训谕里提倡遵守诚信,视死如归,并将剖腹自杀视为光荣庄严的典范。此类死法被看作是维护名誉的壮举,其遗言会被遵照执行。武士道精神数百年来统治大和民族,既为全民族所尊崇,也必然影响他们的风俗、道德、爱憎、好恶等方方面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的这种精神因为被少数军国主义者所利用,给亚洲国家和本国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一方面武士的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有利于战争,使得日本军队势如破竹般的迅速占领了亚洲诸多国家,另一方面它为反动的侵略者的杀、烧、抢的三光政策充分利用,从而在其占领的殖民地造成滔天罪行。
1945年7月,《雅尔塔宣言》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美军飞机每天将劝降的传单铺天盖地地抛洒下来,而苏军的钢铁之旅也已经做好进攻的准备。届时日军的海上联合舰队全军覆灭,而其空中力量也溃不成军,工厂街道在烈火中灰飞烟灭,大小城市只剩下残垣断壁,日本列岛几乎整个成了一片废墟。在如此沉重的形势之下,日本军国主义者把人民的生死存亡抛诸脑后,让所有的青年应征入伍,丧心病狂地意欲进行最后决战。企图依靠武士道精神,提出“光荣殉国”,制定将国家引向毁灭的“本土决战”的战略,让全民进行防空演习,让在校学生告别其父母亲人,由教师带领分批隐藏在荒山野岭之中,同时也把大批城市居民迁徙到农村,以示决战到底。仗打到了这份上,一方面为了彻底摧毁日本人的意志,同时也为了向未来最大的对手苏联炫耀武力,美国人终于使用了原子弹。8月6日的广岛,8月9日的长崎两座城市上空升起了死亡的蘑菇云,仅仅在一道耀眼的光芒闪现之隙,便有广岛20余万人,长崎13万人命丧九泉。冤魂野鬼哭泣原野,魑魅魍魉畅笑地府,一时间整个世界为人间悲伤所震颤。
    在那些战争临近尾声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战败日军军人为了尽忠天皇陛下“自杀成仁”,又为了所谓不让其妻儿受辱于他人,将他们一批又一批的屠杀。为数众多的军官仿效古代武士,利剑剖腹,带着愚忠为天皇殉道。这是一个民族性格刚烈的一面,也是误读历史和文明的悲剧。深刻影响日本文化的武士道精神由法西斯魔掌导演,终于演绎成一次损害自己和他人的惨痛悲剧。
    但是我想,也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他们在被战火烧焦的空空荡荡的岛屿之上,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建立了走进世界前列的新日本。他们虽然跌倒在战火之中,但其精神不倒,经济、城镇遭受毁灭,但其文化犹存。他们犹如握紧的拳头坚密地团结起来,凭借永不言败的意志重新站立起来,把自己的民族推向进步。这就是日本文化光辉的另一面。
    鉴于商品经济社会有着以金钱为坐标的价值体系,所以看重利益,背叛信义,人性锈迹斑斑的日本人大有人在,但作为一个民族整体而言,日本人是非常尊崇信用的。
自称为法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公民,并不善于运用法律,民间争议冲突多以协商自决。他们对于自食其言的人非常反感,只要对方失信一次便不再与之往来。因为不欺骗他人,所以也极易相信他人之诺。尽管日本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封建等级观念浓重,严守纪律,执行命令,在所有的事业中都提倡的戮力同心等军事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即使自己有理,也尊重长辈之言,从不与他人争强斗勇,主动维护组织纪律,崇尚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条虫,十个日本人是条龙;一个汉族人是条龙,十个汉族人是条虫。这是一个农业文化的比喻。那么如果以牧业文化的比喻要形容蒙古人,那就是相隔远矣,思念之声切切;咫尺之间,则内争纷起的牛群。
    21世纪曙光初现的今天,若与先进的国家和民族相比,我们该怎样评价自己的经济、科学和文化呢……当今对于我们最最需要的,也是最最缺乏的不是别的而是民族的勇气、信心和团结的精神,是以仅仅十余万铁骑便可以纵横于世界之颠的祖先的雄壮威武的气概。在13世纪,蒙古人以气壮山河的魄力创建了横跨欧亚大陆,版图为世界之最的国家,搭建了洲间大桥,创造了东西文化能够前所未有的大碰撞、大交流的辉煌的时代,同时也给他人和本民族带来了战争的痛苦和磨难。在那时遗留下来的蒙古人心灵上的有些伤口至今未能痊愈,时时滴血隐隐作疼。时到今日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怎样看待自己,要珍惜什么?忏悔什么?感悟什么?应该有个冷静的、深刻的思考!
    日本人将盛开之刻漫山遍野,而在凋谢之时遍地霜的樱花现象看作是生命的价值与光荣所在。那就是团队精神,那就是武士精神。以这种精神培育出来的日本是个火药桶,是个冒着烟的火药桶。关键是把这个火药用在哪里。 
    因是自费留学边打工边学习,在日本学习的几年中,学业上的长进实在微乎其微,有什么收获,那就是内心受到的震撼。日本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我有幸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同时也认识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群人。
    回国之前我又专门跑到涩谷,在哈奇雕像旁站了很久很久。是留恋、是难过、还是回与留的矛盾?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雨哗哗的下着,我没有打开雨伞,就那么在雨中站着抚摩着哈奇的雕像,眼睛里好像有了泪水……我决然回到了故土。
    可是,写哈奇的想法是由另外一件事引起的。一年冬天,有位朋友远道而来,他是一个崇拜草原的日本人。我邀了一个同学一道陪同,前往较远的牧区,参观了他想看的一座寺庙。因逢冬天寺庙显得很冷清。我们匆匆地游历片刻,拍摄了几张照片就出来了。但念及远方的朋友此行不易,我们商量后,决定参观一下牧民住宅,于是重新驱车朝着远处驶去。所幸行至不远就看到外面带有蒙古包的一户人家。这是一个个体旅游点。由一对精于旅游生意之道的夫妻经营。因为蒙古包内已有客人,我们就嘱咐主人在另一间瓦房内备一些饭菜,置桌上炕。
    天气很冷,加之来客无拘无束,我们举杯共饮,兴致所至唱歌跳舞,闲聊神吹心情欣然。
过了许久,客人出去方便,当他回来的时候刚才还在脸上荡漾的喜色却一扫而光。他阴沉了许久之后对我说:“在墙的那边有一具狗尸,太可怕了,他们为什么不把它找一个地方埋葬呢?”当我出去方便的时候确实看到一只胸口上像薄儿古德那样长着白毛的狗肚皮朝上地扔在墙根下面。我问主人:“为什么把死狗放在那里?”对方却不在意地答道:“因为尸体冻了,所以也就随便地扔在了那里。”言外之意像是在说:因为冻了无法剥皮,所以才扔在那里。
    归去的路上,友人看上去情绪大受影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同时我也频频回想起哈奇雕像,如同自己做了错事一般,在尴尬与窘困中行走一路。其实,那条狗不也和哈奇同样的为主人尽心效力过吗?
每每想到我们蒙古民族优秀的民风民俗,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渐渐地丧失,便在心中有了惴惴不安之感。在生活当中有些人不仅对看护浩特的看家狗如此,为了拇指大小的权利和蝇头大小的利益,即使对那些人民的功臣不也同样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打击,置于死地而后快吗。
    于是我萌生了写写哈奇的念头。我找来几本书想查找关于哈奇的记载,结果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我看到“哈奇公雕像初建于昭和9年,后毁于战火,现在的雕像是在昭和23年重新塑建”这一段记载时,我仿佛触了电一般颤抖了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呀!仅仅三年前的1945年3月10日一夜之间的轰炸中,东京就有10万多人丧身,以后的岁月里整个城市几乎成了灰烬。
    那是日本刚刚战败,整个民族深陷战争的痛苦,其黎民百姓在饥饿死亡的边缘上挣扎,孩子们为饥饿所迫,竟然到处寻找美国军人吃完扔掉的罐头盒子用热水涮涮喝掉的年代。在如此困境之中,竟然不忘为一只狗重雕塑像,不可不令人扼腕叹息。他们把哈奇的雕像称为“哈奇公”,而“公”是东方对长者的尊称。在我的记忆中,将一条犬尊称为“公”的称呼,从未有过。那仅仅是一座雕像,仅仅是一个纪念性的实物吗?不!它是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使人肃然起敬的一座可怕的非物质的里程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