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97668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柿树的总结(外一篇)/李永忠 ​

点击率:755
发布时间:2024.02.22

记得我高中毕业那年,老家水井湾的柿子树红了,它与往年不一样,红得像火一样灿烂,给我惊奇,像晚霞一样多情,迎我回归。而让我一生受用的,则是父亲说的一句与柿树有关的话,它叫“柿树的总结”。

老家的这棵柿树水桶粗细,树高约二十来米,在它主干两米左右的地方发了次干,约碗口大小,形成了下部融为一体,上部一高一矮的树冠。老家人有的称它为母子树,有的称它为夫妻树。父亲教我称的是母子树,它们近看是一棵树,远看却像一对母子紧紧依偎在一起。

在记忆深处这棵树每年都结果子,它初夏开花,然后便将青涩的果子儿挂满枝头,到了10月中下旬果实便告成熟。但我从未见它红熟过,只在青黄相间时便有人去采摘了。那时,附近的三四家人都瞄着这柿树,早早便有人冲着大一点的青疙瘩去钩拉或是拿竹竿去捅。父亲成分不好,总叮嘱我们等别人先采了再去。好在那会儿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并不好吃,涩嘴得要命,大家也都不贪心,弄了些便走了。

待别人都端盆、提篮回家,父亲才让我们出门,像捡拾稻田收割后的稻穗一样,我总能从那些枝缝间采到一些残剩的果子。难得摘到一个大的我拿来就往嘴里送,结果舌头似被那半口果肉给粘扯住一样动弹不得,赶紧将那胶一般的东西吐出来。母亲才说:“傻呀!这要泡了才能吃。”便将半篼柿子拿去泡进了瓦缸子,于是我和弟妹们都天天盼,巴不得十天早点过去,尝到那梦中的香甜。

而这一年,柿子格外鲜红,树叶已经脱光,红彤彤的柿子若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通透明亮,又似一张张红色的笑脸敷雪凌霜,朱颜粉面。

奇了,柿子怎么红得这么好,我问父亲,父亲说:“这才是柿子,这才是它淡定从容的红,安静坦然的红,是它收官的总结。”这怎么讲,我进一步望向深沉的父亲,还用说吗?你以为人才有总结,树就没有吗?好好思考一下,小学毕业你总结过,数学低分是粗心了,初中毕业你总结过,英语靠“抓阄”,现在高中毕业,你可不可以跟柿子一样成熟,让我也分享一下果实?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脸也像一枚红柿子,但心里明白了,柿子经历了春的花骨孕育,夏的花开烂漫,秋的果实充盈,冬的霜雪历练,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小结后的冲刺,直到最后才高挂冬红,满意而笑。

出了社会,我经历了求职的悲伤、搭上了银行末班车的喜悦,我在失败中总结,成功后总结,体悟到人生的旅程就是一次次不断总结的链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无疑就是时常总结回顾和反思过去而取得新的进步。

之后,我爱上了文学写作,从小报豆腐干及小刊诗歌、散文,到见文大刊物、大网络,再到出版诗集、散文集、小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痛苦与欢乐的总结。

回望那棵柿树,它每年都如父亲说的一样在总结它的四季作为,仿佛也在总结我家乡的过往,那黄皮寡瘦的岁月它是多想每年都挂满红红的甜柿啊!


幽藏木堰沟


木堰沟很少得外人知,她如养在大娄山褶皱里的深闺,含幽不露。我揭开她的面纱,是一次偶然的踏青。

有人说,自石桥湖龙洞桥行石板路可以通幽世外,便携夫人好奇一试。沿一条年代甚久的农堰渠道进沟,即见溪流两岸草木葳蕤,林暗幽深。再转过几道弯拐便豁然开阔,里面的沟谷延展显出村落容貌,可谓一步一景别有天地。

今儿,踏入幽径。夫人越走越觉得景致鲜美,说这般沟谷村落似曾在梦里遇过。尤其是沿路所行的人工堰渠很有意思,源源不断的活水,像在告诉:它是山里人的丰收源泉,它浇灌出了一代代人的希望。

是的,这条渠道堪称奇迹。为上世纪60年代所建,那时的生产力十分落后,要在山岩上刻凿一条水渠极其艰难。该渠凿壁架桥,穿山越岭,修建痕迹异常不易。联想到电视里播放的红旗渠,猜测为同一时期的产物。那时搞水利工程建设条件极差,全靠人们顽强的意志去攻坚克难。仍能想象当年脚挖手抠、战天斗地的情形,我不禁暗暗叹服沟里人为了追求生活进步所表现出的顽强与韧性。

借堰渠行路,我和夫人平添了几分人定胜天的脚劲,一路探幽,只有渠水相伴,倒也显得几分安静。突然,咯叽、咯叽,传来几声鸟叫,尚未回过神,两个斑鸠扑哧一下从头上的林子飞出,打了我一个寒颤,随即几颗水珠掉落脖子,一股凉飕飕的刺激速透全身,夫人走在后面笑我干扰了斑鸠的领地。

走完堰渠,穿岩阡,再过小桥,地形开始开朗,视距可以放远。里边三个村民小组,百来户人家的村落便扑入眼帘,我一边走一边问夫人有何感受,欣赏着那由近及远的一幅幅水墨丹青,夫人不断的感叹:“好看!好看!”    

入谷后,我们即被如玉带飞练般跳跃穿梭的溪水及岸周丰茂的植被所征服。山的幽静,水的灵动,不断撩拨着我和夫人惊奇的心扉。仰头是广袤绵延的燕子岩,环视是苗家人起伏掩映的村落地。可谓处处桃红柳绿,碧水云天。全长约三十里的幽深沟谷,由西向东连接烟水石桥湖。随机择一清幽林荫或欢浪水域,便是歇脚,垂钓,野炊的理想之地,尽可让人洗心涤滤,流连忘返。

的确,溪沟两岸林木密布,藤蔓丛生,溪流淙淙,竹柳繁盛,全是原生态的植被。吊脚楼式的农舍依稀点缀于林缝间,层状的喀斯特岩体如万卷诗书叠砌于两岸,几个村民小组分两岸择地而居,活脱脱的一个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使人油然而生:“深山峡谷之中,藏村落二处;清水奇石之外,有天书万卷”之情。平时不善诗文的夫人却莞尔一笑道“把村落二处,改为‘寻幽二人’,天书万卷改为‘浪漫一天吧’”想想平时都忙碌于生计,未能好好陪过夫人休闲,便道:“改的好,这才是幽境中的诗情画意。”

此时,我想到了五柳先生,他梦想求得的地方会在这儿?开初是觉得地形地貌神似,与木堰沟熟悉后,才觉得一切都那么贴近,全如《桃花源记》的那番描述。感慨之余,倍觉如此理想的世外之地,就呈现在此时的现实中了。

木堰沟植被原始,是鸟类、鱼类、蜜蜂及其它野生动物的乐园。当地的人很有环保意识,与野生动物关系处得十分亲密,常见人靠近长颈鹤、竹鸡,但各行其是,互不打扰。沟河里面的鱼儿,村人从不用电、用药去捕杀它们。若遇节期 也只用锤子去敲击石穴,捉些“黄辣丁”招待亲友。平时却是让它自由自在地生长。每年春秋养蜂农要割蜂蜜,每次蜜蜂爬满了蜂农的全身,但并不蜇他。割蜂蜜时如遇客人,蜂农极为热情,会让客人尽情品尝他们来自大自然的“甜蜜”。

木堰沟山石奇异,层层叠叠,如书卷堆放。沟里人说是仙人为暗示山民要读书,学习文化,才能永久过上好日子,特发下万册石书叠砌于山谷两边。山民一方面以“书”育人,培养出了不少秀才和状元,这些秀才和状元多以企业工人,老板,乡镇公务员形态出现,是他们引以为豪的骄傲。最了不起的是沟南岸陈家坪出了个县委办主任,被山里人视为人才的榜样,并夸赞他家后面的“书山”有灵气。此外,山民还将似“书”一样的层层片石采集回家做晒坝、砌台阶、建房子,用石料代替木材做成极富特色的石木民居,冬暖夏凉,十分实用,反映出山民靠山吃山、因地制宜的勤劳与智慧。

走进瞿二哥家,我和夫人受到了热情邀请,不光尝到了新鲜的蜂蜜,还参观了村上的金银花生产基地,桃李果园,苗家农家乐,看到了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幸福景象。

木堰沟民风淳朴,相处和睦,沟河两岸鸡犬相闻,互结亲戚。平时彼此过沟转“活路”,对唱山歌,男女传情。唱山歌时,男人高喊“这山没得啊那山平,哥去坪上啊扯葛藤……”姑娘便应“葛藤生得长又长啊,一头连着啊妹的心……”如此以歌传信,互表心迹。每逢 “盛事”,山里人称红白喜事,便互相帮忙,和衷共济。行事时往往有唢呐、锣鼓、逗乐子等民间乐器交响演奏,响彻山谷,是深沟里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因为盘根错节的关系,木堰沟人非常团结,除了纯朴善良,但也野蛮任性。听沟里的刘副村长和张社长讲述:大清乾隆年间,来自黔州的一股土匪,到村里抢劫,村民便将粮食、物品搬至后山一石洞储藏,再与劫匪拼搏,进可攻退可守,周旋数月,劫匪虽多次组织进犯,均伤亡惨重,无功而返。现石居犹存,仍能看见当年抵御外侵的影子。几年前,一猪贩子进村收猪,未摸到里边的深浅,过秤时故意短斤少两,被一妇女识破,村民们半路拦下猪贩,差点掀翻猪车,经猪贩补钱并再三赔礼道歉,才得以出沟。

对于木堰沟还有许多地灵人杰的传说,尤其是燕子岩万千气象,云卷云舒,自当登临体味;更见木堰沟人纯朴豪放,勤劳勇敢,自当亲切相交。那儿,仿佛有生活以外的世界。

和夫人一番游来,收获颇丰,特留此游记招引朋友。顺着我介绍的路径进沟,乱走是景。若是累了、饿了,随便拈一处幽境露营、烧烤,或是走进农家,都是惬意的归宿。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