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的声音已响彻寰宇;与此同时,中国西部散文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在进行时态中的西部散文作家群,正以其深厚的创作功力、严肃的创作姿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出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大众,更自由、更生动的散文之作。在这众多的作品中,贵州作家吴学良的长卷散文——《灵河》,在这个层面上无疑具有多重的意义。
长卷散文《灵河》是作家历游北盘江毛口至都格,触摸迷人景致,思考文化传统之后,透过西南牂牁王朝、“夜郎”古国文明背影,以情韵浓郁、意蕴深厚的笔触,展示贵州高原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原生性作品之一;在历史与自然穿梭中,作品所呈现出的巨大张力和深邃内涵,彰显出了作家独有而强烈的生命体验。
作家吴学良是以其文化散文《祖根•家园》在中国西部散文界引起人们关注的。散文大家史小溪曾这样评价该文说:
这是一篇气势跌宕、色彩灿然的逾万字散文,它“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晋代陆机语),挟携贵州西部高原的山风江涛,吐纳西南牂牁王朝、“夜郎”古国后裔的理想信念和不屈抗争,把勃勃的生命激情向四方张扬:
牂牁江畔有古夜郎,古木城变成郎岱厅的声音在时远时近中,细如丝线断断续续地随风传来,祖根啊,你就这样在家园的大地上迎风而长。
独标的迥异风格,绚丽悠久的“夜郎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血缘交融,深刻的思考,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文人的心意是相互连通的。此后,吴学良作为一个符号牵引我走进他的创作世界,散文集《生命的痕迹》、《摆渡红尘》、《岁月手记》,散文诗集《枫的季节》,文化人类学专著《说吧,家园》、《感受风霜》,文学评论集《割裂与整合》,文艺评论集《凤凰涅槃》,古典文学论文集《如歌的行板》,理论专著《序曲与落幕》、《六盘水文学长篇创作资源论纲》等见证了他的创作历程。可以说,正是源于理论研究、文化、文学创作的相互交叉,才使得他在《灵河》这部长卷散文创作中游刃有余,为读者留下了不少启迪心智的文字。
在我看来,吴学良在西部散文作家群中,是一位有自己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的作家。时下世界聒噪,在物质相对富足,精神日渐荒芜之际,有幸读到作家的《灵河》,真羡慕他有一个可以直接和自己灵魂对话的家园。在作家的精神视域里,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可以让他用自己的感官接触大地,接近生命,接近心灵,其精神空间在不断扩展中,突然变得充满生命的光辉。作家笔下的北盘江是一条有灵性、有生命的河流,它带着人之性格的丰富性,充满着淳厚的历史与雄豪相交融合的魅力(长征时救治红军、彝族布依族抗暴史等)。作家在创作中既尊重历史,降低文学的渲染,又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土地的沉重感,情绪的凝重感;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文化归宗意识,是作家寻找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壤的文化之根的具体再现。在《夜郎寻梦》一文中,他写道:
毛口的神秘不仅仅在它纯朴的民风民俗和大自然赐予它的绝美风景里,还在它蕴藏的丰厚历史文化中。当夜郎古国的相关传说如风般从远古吹来时,漫长的古驿道及驿道上那些充满人文情怀的古代石刻在荒草和芦苇中如泣如诉,列阵出征般的甘蔗林似古国武士舞动着戈戟直指中原,我的心在为之跳跃,灵魂在为之舞蹈!
毛口正是因为具备这些文化基因,才吸引着山外一拨又一拨的探寻者。我同样是这群探寻者中的一员,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是为了感受历史的气息,让它给我的生活带来欣慰;我之所以在每一次行走之后要用文字记录随想,是为了心灵上的报恩和还愿!
可见,作家对文化山水的观察,理喻与倾情热爱,系其胸怀诗经,参悟人生识见的具现。在他精神出走和天地人心亲密对话中,无论是人性情趣,还是艺术向度都被他推向了一个崭新高度;细细品读《灵河》,犹如它带着你的心灵去羁旅,活化了你日渐枯槁的灵魂;它牵动你亲近自然,进入了澄明之境;它带领你进入返朴归真的殿堂,使心灵得到小憩的精神乐园。《灵河》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反复嚼读,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哲理的灵光,颇有高山流水的味道;细品之,能让人在仰慕闲适情致中,于自然里求得心灵的自由。
吴学良同时还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家。文学的个性是通过作品具体形式呈现出来的。散文的内涵,源于个体精神的丰富性和异常丰沛的艺术智性,只有作家个性、心性和独标的迥异风格,与绚丽悠久的“夜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血缘交融,才会折射出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吴学良创作《灵河》,起源于其孤独灵魂的内部,是这条河流使他获取了生命质地的感染力与感召力。正如他在《让文化和心灵引领行走(代后记)》中所言:“可能这一辈子就只能写写这‘邮票大的地方’了。”对北盘江,作家是怀着深厚感情的;他引用赛格林《麦田守望者》“真正有梦想的人都甘愿死于自己的梦想,或者至少死在前往梦想的途中”来表达他的这种创作追求,为此,他一次又一次寻访高耸入云、烟岚缭绕的老王山,若隐若现的月亮洞,木城古榕、古驿道、古渡以及与古夜郎有关的坟墓、残砖、断瓦、传说,及其水文化遗产,这是因为这一方土地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作家描写高地风貌、人文景象时,采用了抒情式的笔调和田野笔记式的写实文字,其广大而粗狂的精神视野,让读者从他“至情至性”的文字中感受到无比丰厚的美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从“一锁三江”的古驿道,读者看到了文化源流的磅礴气象;从《毛口峡谷物语》、《北盘江上的山水阅读》,读者感悟到了凝结着对命运和精神层面的叩问和思考;从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的扎染服饰,从布依族干栏式建筑,读者捕捉到了沉淀在时光之下的微笑和忧愁,这一切都让尘封的原黔文化折射出了光芒。而置身于野钟峡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造就的奇峰异石之间,著名的黑叶猴,猿啼虫吟鸟唱,让读者看到了作家在独抒灵性中的那些涵盖深邃人性的东西,以及强烈突兀的个性。凭借胸中的豪情,灌之以真情,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不能为此……
纵观长卷散文《灵河》,不难发现作家在对北盘江沿江两岸多民族历史文化积淀进行思辨、梳理、取舍时,使其与所游之地之景结合起来进行构思,进而形成一种游历思辨体的艺术追求。把对人文山水的文化思辨放在首位,是他的文化散文既来自游记,又区别于游记的关键所在。同时,作家也借鉴了中国游记的艺术传统,如郦道元的《水经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传世游记名篇的一些手法。作家钟情于山水,吸取前人之成,将游记这一文学体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作家自身独特而充满情感的《灵河》蕴含的精神系深层蕴涵,它触及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作家在穿透“灵河”的波光,探索出、挖掘出“灵河”的岁月进程中,以文化、哲学、美学为底气,奉之为作品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内涵作为意蕴与深度渗透自然形式的表象之下,体现出了这部作品的独创性。流域内苗族、布依族、彝族、仡佬、汉族杂居,他们勤劳而善良、粗犷而豪放、憨厚而忠实、无怨无悔劳作在这片土地上;作家只有把这些生命无声融入贵州西部高原的山风江涛中,才可能写出如此厚重的作品。
环顾中外游记史,从脍炙人口的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徐霞客游记》到《马可•波罗游记》,即景抒情成为了这一体裁的重要表达手法。抒情需要技巧,这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然而,作家吴学良在《灵河》中的即景抒情是有节制的,作品在再现丰富生动的自然美中,融注了作家的寂寥心境,触发出的种种思绪、感想、喟叹和凝思产生了艺术魅力之震撼,使得个性自由的散漫和情感的真挚与作品的精神内涵得到了恰当的表达。
岁月如流沙滑落……
当人们的视角在生存现实与生命意义之间逡巡时,作家吴学良以一种孤独的创作心境,以骨子里固有的沉默倔强与执拗,向众生世界奉献出品位和风格俱佳的长卷散文《灵河》,无疑会给大地的精神绿洲增添亮色。可以断言,在21世纪的中国西部散文创作中,吴学良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我们应该始终关注他的创作。因为,读他的散文作品,我们在寻找到生命和精神的本质时,会衷心地感谢生活与大地。
(责任编辑:凌 一)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