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98095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漫想宋代的读书/甘智勇

点击率:1296
发布时间:2023.04.07

清朝文学家张潮曾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是的,读书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若臻“书”与“人”“相看两不厌”这一境界,则是“福中福”了!

如果您问我喜欢回到什么朝代读书,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宋代!”宋代读书尤盛,书院颇兴。史书有记,如岳麓书院当时主教张栻与应邀而来的朱熹“会讲”,盛况空前:“一时舆马之众,饮水池立涸”。如果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如果要问我钦佩古代哪一位皇帝,我会对您说:“宋真宗!”宋真宗即赵恒也。我喜欢他的最大原因是其在位期间,始终强调文治。他亲自写《劝学诗》,鼓励天下学子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一千多年过去了,他的劝读诗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至今仍激励着大家。

他把读书放到了推崇备至的高度,可谓空前绝后!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每年由科举入仕的平均人数大约是前面唐代的5倍,是后来元代的30倍。“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占了六位!啧啧!宋真宗常常激励读书人努力上进、勤奋读书的诗句亦不少,如“心似权衡求实效,勿教蓬荜有遗才。”(《赐知贡晁迥》“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赐神童蔡伯禧》)虽然他晚年沉溺于“东封西祀”,仍掩盖不了他劝读崇文的光辉。

宋代的科举制度,从中可窥见其重视人才之一斑。科举最先出现于隋代,相对成熟于唐代,严密于宋代。宋代考试发展出弥封(糊名)、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这种做法,使得科举制度相对公平,当时有句:“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公正严密的考试制度,使出身贫寒的青年学子有更多晋升的机会。如1256年录取的601名进士中,平民子弟达417人,占压倒性的大多数。像一代贤相吕蒙正的“饐瓜亭”、千古名臣范仲淹的“断齑画粥”等典故,都体现了宋代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比唐代更加公正开放,使得一大批“寒俊之士”脱颖而出。唐朝士人与宋朝士人比较,后者在文章、经术和政事等各方面能力更加全面,如唐朝的房玄龄、姚崇等出色的政治家,著述却鲜有传世。而宋朝的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他们对“家国”“天下”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即便政治上失意也不放弃自己的治国理念,对于学统、道统仍然有所坚持,著作亦颇丰。

在久远的年代,女子能够进学堂,获取知识或学习,真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但宋朝做到了!在那个时候,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女词人,如魏夫人、朱淑真和李清照等,真是让人惊喜万分。特别是李清照,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书法、绘画、琴艺样样精通,正如《女性词史》所云:“李清照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人’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女人’教育。”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无论是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是写早期生活情趣和心境:“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俱是清新自然,得全天性。难怪李调元在《雨村词话》里,这样称赞李清照的词:“不徒俯仰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世人如今还对宋词的成就赞叹不已!但我觉得,宋人写的律绝亦活色生香,不乏诗味,他们更懂生活、更懂美。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辞赋酬酒,有丝弦佐茶,有桃李为友,有歌舞为朋。《清明上河图》里的叫卖声和烟火味,总让人向往那时生活的鲜活和真实。回到宋代去读书,也是一件十分闲情逸致的事,从一些宋诗中可略见一斑。如“细雨潇潇欲晓天,半床花影伴书眠。”(张坚《偶成》)“日高窗下枕书眠,带得吟情到梦边。”(郑会《分宁县斋》)“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其七》)宋人写的诗,真是闲适!真是闲雅!真是闲趣!

敝县是岭南地区,属蛮瘴之地,古称龚州。皇恩浩荡,宋代皇祐初年,那时读书的种子也播撒到了龚州大地。县境内有座山叫畅岩山,此山并不高,仅数十丈,亦不大,广一里许,《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曾在此设馆,授徒程颐、程颢,通过努力,“二程夫子”终成名闻天下的理学大家。幸哉!近千年来,龚州的老百姓虔诚地把周敦颐和“二程夫子”列入星宿仙班,在此山的文昌岩供奉着。

每次到畅岩山,我都要到文昌岩凭吊怀古,久久不愿离开,耳边常常响起那不绝如缕的读书声。正是这久远而温润的书风,吹绿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读书种子,从而建立起支撑一邑之精神柱石,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

吟咏畅岩山的诗作,凤翥龙翔,琳琅满目,但要数关中诗豪姚嗣宗的《畅岩怀古》最负盛名,亦录如下:“寒谷长留九秋气,畅岩别是一壶天。清风不断名犹在,还继宣尼出圣贤。”饱含了诗人期盼龚州多出人才的殷殷之情。本土诗人撰写畅岩山的诗词也不少,但不得不提及明朝南京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张廷纶(平南镇人)的《咏畅岩山》:“二程夫子此藏修,学道渊源继鲁邹。云锁岩扉闲岁月,草迷石径自春秋。泉流似觉书声在,苔印犹疑墨迹留。信是高山真可仰,令人千载慕徽猷。”从此诗看,张廷纶是十分仰慕周程三夫子的,估猜他曾多次来此拜谒,并以三夫子的德行学问严格要求自己和后代。他的次子张澯,有“四部尚书”之称。他们张家创造“一门两尚书,八代中科甲”之佳话,这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可见“二程”励志勤学的种子,早在龚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乡江中有一名胜景点“渔洲雁信”(近年因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的建立,此景点沉入了江底,已不复存)。县志有记载:“渔洲位于县城附近浔江中,形似游鱼,秋冬见洲,时有鸿雁飞集,邑人以为科甲之征兆。”明末大将军袁崇焕到此游玩时,作有五律《游雁洲》并传世。咏此景点的诗词较多,而数明清时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郑大经的《渔洲瑞雁》流传较广,其中有句:“剩有昔人题塔事,愿为佳兆劝公车。”他借用“雁塔题名”的典故,希望龚州学子发奋读书,金榜题名。县内著名作家莫之棪曾作有一首七律《夜宿南汉梁嵩状元故乡》,应是对前人劝勉后人焚膏继晷绝好的呼应。兹录如下:“梦还思骥越时空,岁月悠悠瞬息中。阆石书声传绿水,晴岚白马跃青峰。畅岩烛理传千古,瑞雁休征到八榕。莫道状元无后嗣,龚州处处见遗风。”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