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66886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西部散文的一面旗帜/史飞翔

点击率:4570
发布时间:2016.06.16

    《泊旅》是散文家史小溪2003年秋出版的一部散文集。这部集子从2006年的秋天起就一直在我的耳畔枕边,每当我心浮气躁时,我就拿出它读上几篇。它陪伴我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之旅。《泊旅》收录了史小溪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类散文49篇。这些文章在我看来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陕北主题;二、人生感悟;三、文化思考。

    先说陕北主题。众所周知,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有他特征的地理区域,这个地理区域通常就是作家的故乡。你譬如: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汪曾祺的高邮、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杨争光的符驮村。而史小溪的创作区域无疑就是陕北。陕北是史小溪的精神故乡,也是他的创作之根。史小溪长期以来一直扎根于陕北的黄土高原,陕北成了他散文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这其中既包括对陕北山川风物的描写,也包括对陕北民俗人情的揭示。前者主要围绕陕北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生活场景做全景式的展示,如:《野艾》、《陕北高原的流脉》、《陕北八月天》、《黄河万古奔流》、《荒村》、《冬日高原》等。《野艾》通过对陕北高原上一种普通野生植物的描写,赞扬了陕北人顽强坚韧的性格以及祥和、安乐的生存态度。《荒原苍茫》呈现的是秋日高原,文章把陕北高原的荒凉、粗犷、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陕北八月天》则是作者走访十几个县,花一年多时间和农民同耕同种,后又不断反刍反复修改而写成的一副全景式反映陕北风土人情的活画卷。《陕北八月天》写得已经很好、很难得了,但它还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一篇在我看来当属《黄河万古奔流》。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一句话:好散文一篇足矣!如: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宗璞的《哭小弟》、唐敏的《女孩子的花》。《黄河万古奔流》写得荡气回肠,读来惊心动魄。“千山飞崩,万岛迸裂。巨大的毁灭巨大的再生。此刻,吞天吐地的壶口大瀑布,正挤压着旋转着呼啸着浩荡而来。上游数百米宽阔的茫茫河面,突然在这里急剧收缩,收缩,收至三五十米一束壶口,然后一下跌入无底深渊”……“壁韧对峙的壶口涧槽内,巨浪翻江倒海,惊涛喷涌嘶鸣,令人胆颤心寒。飞瀑洪流激起的数十丈水雾腾空而起,蒸云接天,箭雨沾人,顿觉天风海雨,悔冥迷离”。“黄河风卷浪高,浓重粘稠的浊流洪涛喧吼狂腾,巨大声响若万鼓齐鸣,浓烈的泥腥味满河谷放肆漂泊”……这大段大段的文字如洪钟大吕震聋发聩。再看黄昏那又是另一番景象:“黄昏,峡谷骚动不安的锯齿凸现凹褶的栗色状石山,滞重地指向天界,天界已属那种令人惊叹的浅蓝。远处村落一簇簇小屋升起缕缕炊烟,几只盘踅的野鸽子开始从那里轻轻着落”——活脱脱一副黄昏图,静谧、温馨。至于在壶口度过的那“精神的一夜”则写得更绝:“黄水荡荡,天风浩浩!我看见了禹,高大而模糊,他的声音浑厚若来自空旷天外:尔等后辈,敢不敢像脚下的壶口黄河,那么一跳?……我知道,谁要是此刻接近飞瀑,定将粉身碎骨,可我还是闭上眼,我的躯体一阵痉挛,然后可怕地开始下沉。但这时我听到了歌”……这是一个永远定格的刹那。最后作者这样写道:“一个没有坚定生存态度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沦丧的;同样,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也注定不会步入强盛之林。”这句话可看作是全文的注解。至此我们终于明白,原来万古奔流的黄河,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胆魄魂。《黄河万古奔流》一文不仅行文大气磅礴,其文字背后所渗透出的思想的张力也像鼓起的帆,呼呼作响。

    散文创作,惟境界二字可见高下。史小溪陕北题材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陕北民风民俗、风土人情以及陕北人生存状态的记录和揭示。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暖窑》、《寒谷》、《草店行迹》、《红艳艳的山丹》等。《草店行迹》扬厉了一个普通陕北人从从容容地安于自己平凡生活的那种自信。其中最感人的地方当属“大千世界,万物众生,终究有高低之差,贵贱之别,优卑之分的。这正如同受日精月华,玛瑙就比沙石荣耀;同出山中草木,人参就比野艾显贵。但有一点,任何时候,那种超然的默默无闻的存在的价值,都要比那种自以为不凡的存在辉煌得多……”我以为这段文字已将世间造物的不公写透写尽。陕北曾是古代疆土上征战最多、最激烈、最残忍、最动荡的地域,同样它也是缔造新中国的“革命圣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块圣土却长期以来和贫困、落后、偏僻、荒凉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这块黄土地上有尘土飞扬喊声震天的安塞腰鼓、有满山遍野红艳艳的山丹丹、有响彻悬崖沟畔的信天游,同样这块黄土地上也生存着一批至今仍堪称是我们这个民族脊梁的后生和婆姨,他们倔强坚韧,他们诚实淳朴,他们吃苦耐劳,他们忍辱负重,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面对这样一块土地、面对这样一群人,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动容、为之揪心。这也难怪史小溪要将他的生命坐标定位在陕北。若我生于斯我也会如此。透过史小溪的散文我深切地感觉到他对陕北这块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浓的化不开的、同时也夹杂着些许伤感与难言的复杂感情。无论是写自然风光还是写民俗人心,史小溪都写出了陕北的厚重、陕北的悲壮、陕北的真实、陕北的独特、陕北的雄浑、陕北的大气。史小溪笔下的陕北高原具有史诗般的雄浑壮美。陕北是史小溪散文创作的根据地,同样陕北也是史小溪精神的图腾和生命的归宿地。

    再看人生感悟。史小溪散文创作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对人生的感悟。相对于陕北这一宏大主旨,人生感悟显然不是史小溪的本意,但是即便如此,他的那些偶一为之的感悟之作同样也是光彩照人。你譬如:《思想者》、《彼岸》、《豆角丝丝》、《遥远的家园》、《岁月高地上的太阳》、《天凉好个秋》等文就是如此。《喙声永不消失》从蚕蛾喙茧之声联想到人生的涩酸苦辣。“——但奋力的蛾子突破了生命的坚壳。它在不断冲决不断突破中,完成了自己辉煌的图腾。”

    面对这样的文字你不由得变得浑身滚烫,从而获得生命的蓬勃力量。这是感悟之作、这是心灵之作、这也是生命之作。《岁月高地上的太阳》写的是四十岁时精神的涅 。“我在步入四十岁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人们努力追求的许多东西,原来更多的是在自身而非身外什么地方。”这样的文字你能说是漫不经心么?“幻想的引诱,常使生命腾跃天地时空缩短。幻想过后重又陷入深刻迷惘。桀骜不驯的本性和压抑已久的习惯奴性什么时候已悄然学会和谐共处?在那些疯狂臆念野火般燃烧时又常陡地被自己泼来的一盆凉水浇灭,本能地把一些行为准则强加给自己。在低微、卑贱和容忍中,有时竟又昂然勃起尊严,抵抗、攻击性,人原初的生命勇气。看来,直至今天我仍然不敢无怨无悔地说:我已认识了自己。”这样灼热滚烫而又洞彻的文字非人老道笔成熟不能说出。《天凉好个秋》写的是苦涩与无奈。“在我孤独忍受的那些风高月黑夜,诸多晦暗的早已被遗忘的不固定的印象,再次火焰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那种漂浮在表象之上的尴尬,抑或是浸润于永恒痛苦深处的尴尬潮水滚浪般一齐卷来,它不亚于那种扭曲我们肉体的生理上的苦难”。读到此处我泪水汩汩。为文中所传达出的无法与人言的那种空旷、孤独,也是作者沧桑、悲壮的情愫。史小溪以他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苦涩的生命本质”以及那无尽无止的“生之惑、生之忧”。散文是一种最贴近生命的文体,它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本真。史小溪写人生的这些散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忧郁而崇高的史小溪。

    最后再谈文化思考。史小溪的散文还有一个不大为人所注意的主题,那就是对文化的思考。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那就如同一座庙宇没有神像。同样,一个作家如果缺乏思考,那就如同一座房子没有门窗。史小溪的散文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有形而上的思辨色彩。在《思想者》这篇文章中史小溪这样写道:“一切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都是伟大的思想者。”这句话可看作是史小溪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正是因此,史小溪写下了不少关于文化思考的文章。作为西部散文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史小溪一直致力于西部散文的创作与研究。他不仅自己创作了《荒原苍茫》、《月夜夜莺声声》、《陕北八月天》、《陕北高原的流脉》、《黄河万古奔流》等一大批反映西部人文地理、民俗风情以及戈壁、大漠、草原、高原、山川、河流等自然风光的散文佳作,而且还先后主编了《中国西部散文》(上下)等多部有关西部散文的专辑和选本。《一片明朗高远的天空》就是史小溪为《中国西部散文》(上下)一书而写的一篇文化散文。在这篇文章中史小溪对西部散文从概念到内容,从创作队伍到发展现状均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示与概括。它是史小溪西部散文理论和思考的一次总结,同样也是后人研究西部散文所必须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就恋这一道道山》则是史小溪自己散文观的展示。同样这篇文章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观点。你譬如:“我赞赏散文的多元、多极、多样、多方位、多维拓展、此消彼长的局面。中国散文应该容纳哲学的、美学的、心理学的等种种新的东西。对于中国散文家,尤其需要视野的开阔和艺术的良心(人的主体意志的高扬),需要一种勇敢和忠诚。中国散文文坛需要思想者!”“散文,需要顽强执着地拥抱自我,也需要满腔热忱地拥抱人类”。类似的观点在《飞翔的高度》一文中也有:“散文,需要的是一种不断突破,不断选择,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精神。艺术,最倡导的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和一意孤行的气质。”、“就我,在追求散文的自由、本真,‘独抒性灵’中,更探寻那种生存意识生命体验的东西,力求一种纯朴凝重和比较宽广的文化背景,我想,惟有这种深层意义上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才能使散文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这些话对于当下和今后的散文创作都有着强烈的警示作用。

    以上是史小溪散文题材的三类划分,那么具体地说他的散文创作又有哪些特点呢?

    描写传神如画。如:“天幕湛蓝高远,山谷渐渐挤成山沟。大地仿佛把所有的宁静安谧都给了这条随便喊一声都可以惊响四面的山沟。河水清极,水中游憩着小蝌蚪,细细的水流闪动碎银一般的亮光,在弯弯曲曲的河沟鹅卵石上浅吟轻歌,甚至有点顽皮。河流两岸的荒滩,芳草萋萋,开满蒲公英、地丁、白头翁等各样野花。山坡上一丛丛白棘梢很有精神地开放出它的耀眼花簇”。(《陕北高原的流脉》)这段文字干净、优美,给人以无比愉悦的精神享受。

抒情真挚感人。史小溪的散文随处都笼罩着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情感。他关于人生体验和感悟的那些文字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人之一生,本来就如在荒原上颠簸,始终在寻求,在挣扎,却未必一定有收获”。(《荒原苍茫》)“匆匆的岁月击沉我许多蓝梦,也早已把我的感情磨砺得粗糙迟钝,面对苦难,我必须淡泊,戒欲,忍受艰苦,用努力求知建筑自己的世界,从秽行里得到解脱,负重远行”。(《那土战壕土碉堡》)“凭栏俯视至此,我不由微笑。我原以为佛仙禅道孤迥,伟岸,学上乘,悟大法,舍弃六尘,四大皆空,直超天地庸凡,慈航彼岸。哪知佛仙禅道竟也如此净裸,赤洒,混迹于一片红尘世俗中!看来,在这个后工业文明时代,商欲横流,连神威也难超越凡尘俗世的功利物质。”(《古寺梵音》)……这些语句早已融入了作者诸多的人生体验和生存情感。此外,史小溪对陕北黄土地上普通人命运的书写更是鲜血淋淋。他笔下的驮锅大叔、罗五大叔、草店老人、父亲、母亲、阿婶等众多人物无一不显示着动人的人格力量。特别是《母亲儿向你忏悔》一文读来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用词准确考究。史小溪作为一个散文家,他对语言的驾驭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准确。如:《黄河万古奔流》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我幻想着壶口龙潭的怪物,脊背已阴森森的,恐惧和一种电磁感应般的威慑已悄无声息漶漫全身”。“漶漫”一词原意是指:文字图像等磨灭、模糊。但作者在这里却用它来传达人的一种心理感受,阴森的恐惧,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仅此一词我们就足见作者用词之准确、语言之老练。同样还是这篇《黄河万古奔流》,作者为了描写出黄河腾达豪迈的气象一连使用了“火炼长空,水激乱云,虎啸龙吟,雷奔电泄”四个词语,一字排开,一气呵成,这16字如火石飞溅,躲避不及。又道是:功夫在诗外。散文要写的出神入化语言非锤炼不可。

    语句极富哲理。能不能在行文中提炼出名言警句这是考验一个作家是否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准。史小溪的散文遍布着不少极富哲理的警句。如:“丑的东西原本不是容貌,而是灵魂”、“昂扬的死是一种超越”。(《魂鹤西去》)“性的形而上是爱情;意志的形而上是宗教;认识的形而上是哲学;生命的形而上是艺术。”(《飞翔的高度》)类似的语句如同沙滩上闪光的贝壳在史小溪的散文中可谓俯拾皆是。

行文大气磅礴。史小溪散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行文大气、境界高远。或许是因为深受陕北黄天厚土的影响,史小溪散文表现出一种大开大阖、大气磅礴的力量之美。除去思想上的肆意汪洋,单是文字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就足以表现出一种宏大、崇高,这与陕北特有的粗犷、雄浑的地理特征恰好暗合。一个优秀的散文大家与一个蹩脚的散文写手它的差别就在境界二字上。

    具有民俗文化价值。史小溪的散文不同于一般散文的抒情咏物,它具有民俗文化生态学上的重要意义。你譬如他的《暖窑》一文就是一幅反映陕北民俗的生动而自然的真实画卷。另外,他的文章大量引用了信天游:“走头头那个骡子三盏盏灯,戴上了铜铃子哇哇的声”、“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睡觉还想你”、“毛丝布裤子裹大腿,硷畔上来了几个骚情鬼。求一声来人不要瞎挖抓,奴家的男人不在家”。这些信天游的使用使文章增色不少,这既原汁原味地记录和保留了文化生态,又增加了审美的艺术。

    极富思想性。史小溪的散文立意高远、境界深邃,极富思想性。识到者笔辣,学充者气酣。史小溪向来追求融合于艺术中的那种思想的冲击力。史小溪的大脑就像一个“核反应堆”。平时进行着不断的沉淀与积累,一旦爆发就如火山喷发、腾空而起光焰万丈;如炸雷响彻声震寰宇;如大雨滂沱一泻千里。不仅如此,史小溪还是一个具有自觉理论追求的人。他的“散文观”对他的散文写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著名老作家碧野,在谈及史小溪的散文时就曾指出:“他的散文力求突破和超越,充满对西部的崇尚和对西部艰难生存的描述,充满对生命本体的颂歌,执着地寻找人生的彼岸。可以说,对民族文化背景的思考,对‘形而上’精神世界的终极探寻,是他后来写出的散文的极明显的追求。”我以为这话是极其公允的。

    人格支撑。文学归根到底是作家主体力量和独特人格的展现,散文创作尤其如此。散文是要面对内心的。它最能表达出一个人的情感、思想、学识和修养。一篇散文,哪怕它只有几十个字,也能表达出一个人的真功夫,即境界的高下。散文的难就难在它不是躲躲闪闪,而是直面内心。一个怀着卑劣之心的人是写不出好散文的。散文和人格有直接关系。史小溪的散文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与他超拔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分不开的。我在阅读史小溪散文作品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是一个具有同情、悲悯、使命、良知的作家。史小溪说,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大解放让他明白了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那些品质:“良知、独立人格和思想,博大而真诚的思考,关注社会现实、弱者的生存和整个人类生存的概况”。(《文学的奥秘》)读完全书我终于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将这本集子取名《泊旅》。那是孤独之旅、困惑之旅、忧患之旅、精神之旅。史小溪的精神永远是处于漂泊、流动,寻求彼岸的。他就像一匹负重的骆驼,不知疲倦地奔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他“在孤独中抗争”的精神苦痛,又像西方神话中那个无休无止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

    求道者的悲歌、思想者的姿态、海明威的形象,这一切都使得史小溪成为西部散文的一面旗帜。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