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张迎春这个名字取得特别喜庆,阳光,坚定,方向感很强。我是有点相信一个人的姓名可预兆其性格的说法的。在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一间办公室里,见到矿嫂张迎春,看到她胸牌上的名字时,我就觉感到她的这个名字里所蕴藏的东西。
这里是陕西、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一个特大煤田,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神东煤炭集团有员工三万二千多人,如果算上家属,五万人应该有吧!到神东,我没有访问指挥着千军万马的集团领导,没有访问在煤矿井下挖掘乌金的一线矿工,我只访问了一个普通的矿嫂,因此,我见到了张迎春。
为什么?我问自己。关于成功男人背后有什么?百度百科的回答最精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位好女人。这个“好”字,比“优秀的女人”“奉献的女人”“可尊敬的女人”,更简单,更概况,更有内涵。神东三万多员工中有多少男人?这些男人背后,有多少好女人?我就从中挑选一个女人,写写她的故事。按照矿区的习惯,矿工的妻子大家叫她们矿嫂,我就写一个矿嫂。
张迎春1973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营盘湾煤矿,父亲是个矿工,她是个矿二代。矿工家庭出身的孩子,对矿工生活是怎样的一回事,可说是清楚的。父亲下矿挖煤,她和母亲在家里祈祷,愿父亲平安无事回来。父亲有时回来得晚一点,母亲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那时煤矿设施落后,安全事故不断,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张迎春上学时,发现班上好多同学没有父亲,有的与父亲不是一个姓。张迎春自小就知道给矿工当妻子所要承担的忧虑、担心与受怕。有一次,父亲下井去了,那天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救援人员把死者和伤者运出矿井时,缺少张迎春的父亲。不久,张迎春的父亲回来了,原来那天因为朋友家有事,他旷了一天工,捡了一条命。说到这些,张迎春的眼睛红了。
营盘湾煤矿因为矿源枯竭而停产,昔日热闹的矿区很快萧条冷落下来。矿工们离开家乡,来到了内蒙古与陕西交界的神东上湾煤矿。张迎春的父亲已经退休,没有离开营盘湾。张迎春那时高中毕业,没有工作,就随着同学一起到了新矿区谋发展。
张迎春在上湾煤矿开了一个小理发店,为矿工们理发洗头。张迎春在上湾认识了同是从营盘湾来的刘强。刘强比张迎春大一岁,是上湾矿准备队的劳务工。准备队的工作是安撤工作面与采掘,在井下干活。张迎春是知道这准备队的工作性质和安全系数的,但是,缘分于此,当然还有爱情,她没有犹豫地嫁给了刘强。刘强的父亲也是矿工,张迎春的母亲是矿嫂,婆婆也是矿嫂,张迎春心里想,她就像婆婆和母亲一样继续当矿嫂吧,矿工里像刘强这样好的男人,她难道不应该嫁给他,在他背后做他坚强的后盾吗?她的母亲嫁给了矿工,她的婆婆嫁给了矿工,他们是第一代矿嫂,她就当第二代矿嫂。她一定要当一个好矿嫂,这是她人生的目标。
爱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决定嫁给刘强开始,张迎春就开始做男人背后的好女人,做一个好矿嫂。刘强有了张迎春,人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努力上进,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默默地许下心愿:为煤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1995年认识,1997年结婚,1999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而且,1998年底,刘强在干了10年的劳务工后,转正为上湾煤矿的正式职工。看看,一个好媳妇娶进门,接连带来了两件大喜事。迎春,迎春,刘强迎来了春天。
张迎春看上去有些瘦弱单薄,个子不高,人长得白净秀气,满脸的仁慈和善良。1999年有了孩子后,她当起了专职矿嫂,除了把丈夫、儿子照顾好外,还要把公公婆婆照顾好。公公从矿上退休后,有风湿病,婆婆由于一辈子照顾公公,抚养三个孩子,到老了也浑身是病。
刘强是老三,两个姐姐出嫁在外地,刘强工作忙,照顾两个老人的事,张迎春承担下来了。她把两个老人的房子置换到与他们一个小区,每天到公公婆婆那里,把两个老人安排得舒舒服服,小区里无人不夸赞张迎春这个媳妇,说她像亲姑娘一样对公公婆婆好。
把一个婴儿抚养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大学,张迎春作为一个妈妈,所费的心血无法计量。刘强在井下挖煤,一个班8个小时,从家里到矿井骑摩托车来回要走四十多分钟。那时采掘尚未机械化,矿工从井下上来,除了牙齿是白的浑身上下都是黑的。待把身上洗干净,骑摩托车回到家里,刘强不用说帮妻子照顾儿子,累得连抱抱儿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当然,他回家时儿子已经睡着了。张迎春在刘强没回家时,一直在家里等着,把饭菜都做好,而且做有营养的合丈夫口味的饭菜。刘强下班都在下半夜两点钟,张迎春都要等着,她等了二十多年,已经成了习惯。那时,到了时间,张迎春就在阳台上望着夜色中丈夫回家的路,只要听到熟悉的摩托车响声,她一颗挂念的心才放回心窝。后来,有了手机,矿工们上下井时,就发个短信:一般两个字,下井时是“下了”,上井时是“上了”。
每天等丈夫回家,才能放下心来,这是所有矿嫂的共同体验。大凡矿上出了安全事故时,就有一些矿嫂等不回丈夫了,这些家庭的孩子就是张迎春小时候在学校里见到的那些没有父亲的孩子。选择矿工当丈夫,作为一个女人,是勇敢的选择,她们是为煤矿事业、为在煤矿辛勤工作的矿工作做奉献的,她们是一个可敬的群体。
当然,那是过去,如今的煤矿安全系数有了极大的保证,挖煤已经机械化、智能化,神东煤炭集团是全国年产煤最高的煤矿,达二亿吨,多次创造亿吨无死亡的纪录。第三代也即80后90后的矿嫂,她们已经没有这个害怕担心的概念了。
张迎春在儿子10岁时,参加矿里的招工考试,当了劳务派遣工,做一些办公区的保洁护理工作。虽然丈夫在井下工作每月工资较高,养活他们一家人没有问题,但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小小的个子单薄的身材,好像蕴藏着使不完的力气。把丈夫照顾得好,把儿子抚养得好,把公公婆婆服侍得好,把自己的一份工作做好。张迎春把个家打理得温馨幸福而美满。
有张迎春这样的妻子做后盾,刘强在矿上工作,表现得十分优秀。入矿之初,井下条件艰苦,井下的开采技术采用放炮掘进巷道,运输全靠绞车提升运输,而连采队的工作环境更可谓让工作难上加难。作为工人的刘强每天要在充满粉尘的环境下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充斥着淋水的巷道每天无数次对他本就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无情拍打”。2005年,由于工作突出,刘强很快就被提为了班组长,并光荣入党。刘强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积极参与矿井智能化建设工作,他参与建设的上湾煤矿连续采煤系统,于2006年创造了掘进和回采的两项世界纪录。
2008年10月公司下达了紧急任务,在短时间内对巷道顶部做锚索支护。那天,刘强凌晨3点接到任务,立即召集本班工友下井作业。9.7米高的巷道顶部,刘强系着安全带和工友们一起搭好架子“飞檐走壁”。为了加快进度,淋水大到洒在脸上什么都看不清,让人呼吸困难。刘强和工友戴上护目镜,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开始操作,衣服湿透的重量增加影响操作,刘强干脆脱掉内衬,顶着淋水的拍打和刺骨的巷道来风,埋头苦干。屏气,托举,擦脸,低头,抬头,拧紧螺栓,再屏气……他们这样干了一夜一天,原本需要3天的紧急任务生生被他们拿了下来。
2010年矿内新建了准备队,多次被评为矿内先进工作者的刘强当了副队长。心系矿内智能化建设工作的他没有忘记连采队兄弟们作业的艰辛。这一年里,他下井收集数据,配合天津景龙重工厂家做调研。经过4个月的反复试验与研究,锚索车可升降支护这一重大革新技术得以在上湾煤矿连采队先行实施。这一项新技术,在极大改善掘进工人的作业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施工效率。
刘强做的这一切,张迎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更加爱自己的丈夫,想办法做有营养的饭菜让刘强吃好,把家里一切打理得有条有理,让刘强不分半点心,说些好听的话让刘强高兴,让刘强没有后顾之忧。2011年夏季的一天,刘强连续加班半个月没有回家,张迎春终于在家里坐不住了,跑到矿上寻找丈夫。当她在井口看到自己刚刚升井,灰头土脸却仍带着微笑的丈夫时,满眼泪水的她紧紧抱住了丈夫。那时,这一个深情的拥抱,是一名矿嫂对于丈夫最深刻的理解,这一个深情的拥抱,是一代代矿嫂对一代代矿工的爱和支持,是一代代矿嫂精神的闪光。
刘强的工作更加用心,他按照公司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的目标,几年间,大大小小关于井下支护工作的课题,在刘强手中有了重大突破,支护设备从人为操作困难发展到远程轻松操控,锚杆车从燃油驱动到清洁能源助力运行等等,都获得了成功。2018年3月,刘强带领着工人们出色地完成了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工作面二次锚索补强支护,标志着世界首个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全面建成,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力量。
在张迎春的支持下,多年来,刘强曾多次获得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国家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神东煤炭集团生产、安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刘强的获奖证书与奖状,还有他们儿子读书的获奖证书与奖状,张迎春仔细地收藏在一只箱子里,装了满满一箱子。这只箱子,是刘强的骄傲,是他们儿子的骄傲,也是张迎春的骄傲。丈夫、儿子都获得了红本本与奖状,张迎春决心也要获几张奖状和几个红本本。她在服务公司里,吃苦耐劳,抢着做脏活累活,当好家属协管员,和其他家属一起节假日到矿上慰问矿工,给他们送温暖,深得矿工们的好评。张迎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好矿嫂,也得了好几个红本本了。她把自己的红本本也放进箱子里,与丈夫、儿子的红本本、奖状一起,这是他们家里的荣誉箱。
其实,刘强和儿子的工作和学习取得好成绩,获得各种奖励,是离不开张迎春的支持与帮助的,他们家里这两个男人的军功章里,有张迎春的一半。
他们的儿子在辽宁营口理工学院读机械专业,即将毕业。儿子征求妈妈的意见,回不回神东工作?张迎春说,回神东工作好,如今的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已达100%,全矿员工中,大专以上的学历占71.66%,现代化的煤矿需要有技术的员工来操作管理。
张迎春的儿子如果回来,那他们家中就是三代矿工,儿子娶了媳妇,那就是第三代矿嫂了。张迎春渴盼着这一天。
在神东,在上湾煤矿,在矿区几万人口中,有多少个像张迎春这样的矿嫂?我没有去打听。但是,我知道,神东这个30多年的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这个东方的煤都,在它累计生产的32.36亿吨煤炭中,有一代代矿嫂的汗水,有她们的无私奉献。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在神东矿区一条主干道上,一群矿嫂热热闹闹地走过来,我在人群中,看到了张迎春单薄廋弱的身影,但她走得那么有力量,她微微笑着,和矿嫂们一起,迎接春天,春天在向她们招手!
——本文刊于《长江丛刊》2021年第12期上旬刊
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客户端及十多家知名网站转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