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父亲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兵荒马乱。人们过着“刀耕火种”、生产能力低下的农耕生活,基本是靠天吃饭。
好在我的奶奶是一个勤劳,而又精打细算的人。在那个吃上顿,找下顿的日子,奶奶除了勤爬苦做,还口辗牙腾地每天存一把米。待到青黄不接的荒月,或是家里有人病了,急用时就拿出来糊口。这样让奶奶一家人不至于忍饥挨饿,她顺利地把父亲四兄弟及姑姑拉扯成人。
父亲排行老三,文化不高,仅读到小学四年级,在当时的农村,更多的人从未踏过学堂门,父亲能上学读书得益于爷爷、奶奶思想的开明。父亲不仅遗传了奶奶的勤劳、节俭,同时也继承了爷爷的做事认真、缜密思考的习惯。
从学校回来以后,父亲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地里劳作,平时免不了肩挑背磨。他的个子不是很高,体力差,这是他的劣势。于是他时常地琢磨,总得想个法子才有出路,才能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平时他勤于做事,手头活儿练得颇有特色,地里的农活除了挑、抬弱一点,栽秧、锄草、整地都是他的强项,生产队里当队长的舅公说:“他生性机灵,一到地里就活蹦乱跳的,像一条地龙,干起活来总有使不完的劲。”
父亲在生产队干了几年农活后,到了当兵的年龄。他想去报名参军,当时爷爷、奶奶为他的安全考虑,不同意这事。另外,生产队里的队委会也劝他不要去,去了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父亲很有主见,他悄悄地去报了名,直到接兵的同志到家里了,爷爷、奶奶才知道父亲已报名当兵的事情。在接兵的同志面前,爷爷、奶奶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更多的选择。父亲认准的事,谁阻拦他也没用。
他当兵的部队在四川雅安,主要任务是修建成昆铁路,每天都是搬运、铺架铁路上的枕木等。他从不偷懒,做事积极、主动,他的腰还在一次搬运中负过伤,致使他转业后时常腰疼。他因勤劳,做事踏实,还在部队获得连队多次表彰。后来进了通讯班,每天值守电话总机,最后当了班长。转业后,他被安排到我老家所在的柏杨公社武装部工作。
在武装部里,他干一行,爱一行。平时他除了参加每年为期一个多月的民兵训练外,还要定期对武器库里面的枪支进行保养,给枪支打油,对子弹、手榴弹等进行数量的清点、登记。同时要定期对发放到各个民兵连的枪支进行检查,全公社的几十个村他都要走到。
从他给我们讲的故事中了解到,在他去的那些边远村子,山大人稀,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一走几十里路没有人烟,而且坡陡林密,时常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虽然他随身配有一把手枪,可以壮壮胆,但毕竟是一个人出入,还是让他心惊胆寒的。
在民兵训练的时候,他主要负责训练射击。平时他也注重个人射击能力的提升,在打靶这一项上,他在集镇上还是有名气的,只要一说起我的父亲,人们都会说他的枪法好。记得在我小时候,他多次去所在地区的军分区进行实弹演习、比赛。一去就是一二多月,而且是全副武装,背着背包步行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到当时的恩施地区的军分区报到,有时还要在荒山野岭中过夜。即便那时山区有通车的公路,一天也没有几辆车通行。即使有车,在当时也是不准坐车去的,这是一种纪律。也是在那个年代里,对军人的体能、素质的一种锻炼,在这些比赛中父亲还获得过不少奖项,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
父亲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劳果敢,他更是节俭的典范。他平时要求我们勤俭节约,省吃俭用。在他去世的时候,从家里的旧衣柜里面,看到有很多折得整整齐齐,码得规规矩矩的衣服。这些都是他穿过的军装,军绿装早已洗得脱掉颜色,看上去白白的,上面一个接一个地补丁,都是他一针一针地缝补上去的,他总舍不得丢。
在我记忆里,他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时要把无时想”。意思是要求我们勤俭节约,在现在过好日子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没有吃穿时的苦日子。在平时做饭时,不准我们浪费一粒米,吃不完的剩饭剩菜,从不准倒掉,要留着下一顿饭吃。哪里有弄丢的饭菜,他都会捡起来存放在一起,还可以吃的,从不浪费,人不能吃的,就拿去喂猪。有时做的菜饭太多,一时又吃不完,得吃上几天,他都舍不得倒掉。
这些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从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所经历到的饥饿与寒冷,是现代人无法想象得到的。是一种足以让他们震撼的,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疼,更是一种无助与无奈……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再也听不到他的铮铮教诲。父亲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它写满了奋斗、敬业与奉献,也写满了勤劳与节俭,它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阅读、琢磨,体会与感悟。我们将秉承良好的家风,视他的优良品德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