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如果你曾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这片土
地,那么,这片土地在你的心上,就扎下了深深的根。
躬身自省,深知那片辽阔、富饶、荒凉的土地,成就了
你努力过的事业,那么,你对这片土地,就一定怀有
永久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我说的,当然是柴达木。
正是这片杨春贵老人和他的同学一起为她奉献
过青春、热血、泪水与欢乐的柴达木。这是一片青春
的土地,生命的土地,是承载了老一辈柴达木建设者
们无数记忆和情感的土地。
5 月初的一天,我们到北京寻访有关《柴达木
报》创刊情况。我们一行 4 人来到了创办《柴达木报》
的杨春贵老人家中。杨老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家,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我们的到来,杨老
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激动。这段历史的追溯,使老人又
一次回到那个青春飞扬的年代,再次走进在柴达木
的那段艰苦岁月。 1958 年 10 月的一天,意气风发的
杨春贵和同样意气风发的 6 名北京人民大学新闻系
学生来到了荒漠戈壁柴达木。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战斗”在柴达木的场
景在杨春贵老人脑海中如同今日。在老人的言谈中,
我们感受到,即便远隔千里,老人对柴达木热爱的情
思依旧浓烈,对柴达木炽热的情怀丝毫不减。 80 多
岁的杨老至今仍清晰的记得那苍茫的戈壁滩,天然
气化城—— — 马海,石油城—— — 冷湖,察尔汗盐湖,昆
仑山上的找宝尖兵,柴达木建设者们艰辛奋斗的日
子……
这些记忆,如诗,如画;如歌,如梦。
当我们看到杨老珍藏的早期《柴达木报》上的新
闻报道和一幅幅老柴达木照片时,仿佛把我们带到
了那个没有植物,没有飞鸟,没有人烟的荒漠。人们
知道,在海拔三四千公尺的高原地区,在烈日炎炎的
荒漠上进行开发,是会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的,因
此,开发建设柴达木,是一项艰苦而困难的事业。 60
多年前的柴达木,曾是一片不毛之地。早期的开发建
设者们面对高寒、缺氧、风沙的恶劣自然环境,发扬
41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白手起家,吃大苦、流大汗、勇
于牺牲,乐于奉献。他们建构了一种属于柴达木人自
己的精神—— — “柴达木精神”。
在杨老的讲述中,我们和建设者们一同走进了
早期柴达木盆地,在那视野开阔的草原和戈壁上,可
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青年,他们在党的
召唤下,不畏坚苦地日以继夜在猛干着。到处写着:
“战胜风沙严寒,钻透戈壁高山;让万宝为国利用,要
烟囱林立沙滩”的标语—— — 这就是战斗在柴达木盆
地全体建设者的豪言和行动。昔日,东起达肯大版
山,北到塞什腾山,西沿阿尔金山,南至连绵千里的
昆仑山,在这块广阔土地上,四面八方都擂响了跃进
的战鼓,千山万河都葆发着美妙的青春。“红雨随心
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一幅最新最美的图在柴
达木的戈壁滩上出现。
1958 年 10 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 7 名
学生来到了柴达木,和当地抽调的 8 位同志一起,进
行《柴达木报》创刊筹备工作。在缺人少机器的条件
下,十四、五个人,一间办公室组成了编辑部。在这种
情况下,需要来个群众运动,人人动手。于是编辑部
里的人全上了印刷厂,有的清理铅字,有的捡标题
字,有的刻字。因为都是生手,不会使刀子,一上来就
割破了手指头,但用嘴吮去了血水,又接着干。 1958
年 12 月 1 日,伴随着一片欢呼声,盆地上第一张报
纸《柴达木报》诞生了。从此柴达木有了自己的宣传
阵地,坚定了建设者们开发柴达木的信心。
盆地上,石油工人,认为时间就是油,决心“以最
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下大油田。”他们掀起了一
个轰轰烈烈的大竞赛,人人挖空心思出智慧,个个绞
尽脑汁献计策,有的钻井工人自己安装井架,有的不
是检修工人也在修理机件,调车使用不过来,就用人
抬、肩扛,没有灯光照明,就点起野火来代替……一
切为了快速钻井。
寒风中,送报的姑娘,不畏雨雪,跋涉数百里,经
常到钻井队、养路道班上去送报纸。
露天下,养路工人,战胜了春天的风沙,战胜了
夏天的蚊虫,战胜了冬天的冰封,一年四季战斗在公
路上。
这些老柴达木人不畏惧坚苦,乐于奉献,肯于牺
牲,正因为有着柴达木精神坚实地支撑和鼓舞。这种
精神是柴达木盆地上一颗最闪亮的宝石,它不是一
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它成为
了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的一种信念,它赋予了柴达
木建设者不懈奋斗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心,
凝聚着柴达木人的心,铸造了柴达木人的钢筋铁骨。
历史,本就是一出声情并茂的活剧。
今天,新时代的柴达木人在前辈们的带领下,自
觉成为柴达木精神的传承者,以这种精神为支撑,把
信念的根须如红柳般深深地扎在这片希望的沃土
上,无论历经了多少春秋,柴达木精神在每一个柴达
木人心中永远不会褪色。
在海拔 4867 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有一支
守卫铁路隧道、巡护大桥、铁路,确保列车安全通行
的部队—— — “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过了五道梁,
难见爹和娘”。中队的官兵不仅担负着青藏铁路昆仑
山隧道的守卫任务,还担负着从昆仑山到可可西里
五道梁长达 150 公里的铁路巡护任务。官兵们分成
若干巡逻小组,每个小组的巡逻区域达 200 公里以
上,每天要轮换坚持巡逻 20 多个小时,几近全天候
巡逻。多年来,每每巡逻线段被暴风雪掩埋,整个莽
原大漠白茫茫一片,前方巡逻线无处可寻、无路可走
时,官兵们就在与小腿等齐甚至在半米深的积雪中
开辟出一条路来,然后沿着悬崖,手抓着铁路防护栏
行走,一个个都变成雪人的官兵们停下来,稍稍喘一
口或因缺氧猛吸一口气的时候,就成了可可西里活
生生的最为壮美的雕塑。看守五道梁隧道的官兵武
伟安,常年驻守昆仑山,直到孩子 3 岁多了都没能听
到孩子喊他一声“爸爸”,但他面对困难坦然一笑,他
说无怨无悔。
格尔木邮政局投递员葛军, 2009 年 7 月格尔木
至唐古拉山镇自办邮路开通后,他担负起信使任务。
通过邮递工作,葛军与沿线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成为战士心中的“葛班长”、沿线生灵的保护者、农牧
民的“好朋友”、 “五道梁”上的救命人,受到大家的尊
敬和爱戴。他用实际行动弘扬了“艰苦创业、团结奉
献、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新时代柴达木
精神。一个人,一辆车,满载着报纸、信件、物品,义无
反顾上“天路”,默默地将爱心洒向生命禁区的每个
角落,成为天路上的“鸿雁”信使。
有辛劳的付出,就有莫大的收获。一批又一批的
柴达木建设者,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艰苦
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柴达木发展的奇迹。
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
柴达木盆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石油基地油龙横
卧,钾肥基地碧波荡漾,草原牧歌悠扬,枸杞红遍山
川,青藏公路、铁路如玉带飘扬,涩 - 宁 - 兰天然气管
道划出高原彩虹,自信的柴达木正向世人展示着经
济腾飞的魅力。
如今,游走在柴达木盆地,只见宽阔的道路周道
如砥、交织如网,绿茵遍布,车辆穿梭, “银龙”腾飞
……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在载歌载舞的广场舞群
中,在孩童的欢声笑语中,映出了“八百里瀚海换新
颜”的新貌,展现了秉承“柴达木精神”努力建设柴达
木结下的丰盛硕果。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李欣玲,女,河北献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海西州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柴达木开发研究》执行主编。新
闻、摄影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好新闻奖,发表《流年》《再见,老
兵》《梨花风起正清明》等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