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5671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王凤君散文小辑

点击率:3351
发布时间:2020.05.10

陕北的绿


陕北的绿,弥足珍贵,是它与南方一年常绿相比较,时间太短了的缘故。陕北的绿来得晚、去得早,真正大面积的绿就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八月的四个月时间,只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人们在一年当中,很长的时间想念绿、等待绿和盼望绿,很短的时间接触绿、拥抱绿和享受绿。在绿色与苍凉交替的过程中,那种期待、喜悦和惜别的感觉是南方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陕北的绿,代表的不仅仅是大地的植被和颜色的改变,更代表的是一种生活,一种由寒冷向温暖的改变,一种由饥荒向温饱的过度,一种由冰封走向播种的希望。因为在陕北的过去,漫长而寒冷的冬春交替季节,伴随的是没有棉衣御寒,没有蔬菜可吃,农村人饥寒交迫,过着近乎原始式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每到乍暖还寒的春天,就会按捺不住心情,跑到背风向阳的黄土坡上寻找最先出芽的蒿草和刚刚露头的菅草。当看到这些绿色时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不亦乐乎。再过一些日子,就会发现柳树枝头发软,起舞飘动,长出了极像毛毛虫的柳絮,还会折一枝杏花插在水瓶里呵护一番。春耕开始时,山上的苜蓿和野菜生长,采摘回家,这算是一年当中第一顿新鲜蔬菜了。

陕北的绿,含蓄而温暖,羞答而坚定。刚刚露出的绿是那种略带黄色的淡淡的绿、嫩嫩的绿,给你一种新生命的意义,让你由不得去呵护它。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满山遍野的绿,一下子就到了你的身边,叶子是那样的有活力,微风吹过一阵幽香,充满了浓浓的春天气息。到了夏天,阳光充足,叶绿素大大增加,绿又变成了一种青绿色,绿油油,沉甸甸,传递着一份热情与厚重。秋天来了,绿色慢慢变淡,叶子上增添了锈迹般的黄色,透出了许多的无奈和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陕北的绿,我心中的绿。她是一种心情,一种记忆;她更是一种承载,一种希望。


红色摇篮井冈山


从南昌坐车在高速路上向西行驶近五个小时,就到了井冈山,听导游做了近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井冈山最早是广东的客家人到此居住,看到山下江河很多,互相交错成“井”字形,所以起名“井江山”。客家话把“江”字念“冈”,很多外来人跟着客家人发音,慢慢就叫成了“井冈山”了。车辆沿着蜿蜒的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弯,映入眼帘的全是俊秀奇峰,绿树成茵,与山脚下金黄色的稻田相互辉映,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杜鹃树是井冈山最多的一种植物,杜鹃花也是井冈山市的市花。红米饭、南瓜汤、红军菜是当地特色风味,也是当年红军应对国民党封锁的主要军需食品,现在则成为最佳特色旅游体验项目。

井冈山不是古文物景点,主要以其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中的历史地位而驰名。1927年10月,毛泽东与朱德会师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先后与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革命家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1928年8月,湖南省委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8月30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炮弹瞄准敌人山下的指挥部,随着一声口令,只听“轰”的一声,炮弹不仅响了,而且正中敌人指挥部。刹时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竟误以为主力红军杀上山来,于是连滚带爬收兵下山。在这次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得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十分高兴,当夜便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65年5月毛泽东再次回到井冈山,他站在当年的哨口上一言不发,足足站了半个多小时,后让警卫送他回房,当天夜里写下了最为著名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井冈山斗争史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是我党、我军最为艰难困苦的一段历史,三万多红军将士和老百姓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这块土地是用鲜血染红的,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近年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井冈山的道路和景区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景区到处充满了红色的气息,街灯和铺面一律是红色装帧,景区的标饰也是统一的红色,字体多为毛泽东的书写体。

井冈山革命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


瓷都景德镇


进入景德镇你会觉得它是名符其实的瓷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街道上各种花色的瓷灯杆,接着你会看到广场上大型的瓷质造形标识,很多铺面的标牌和标志都是瓷制的。走进工厂你会看到瓷器的制作工艺过程和现场演示。工作人员介绍说,一件简单的瓷器也得几十道工序,精品瓷器更得近二百道工序。而且制瓷的每一道工序都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被称之为“窑变”现象,也就是说入窑的半成品在烧制过程中还会发生很多的变化,有可能烧成报废品,也有可能出现奇迹,反而成为惊世珍品,这也是制瓷的一大魅力所在。每个工厂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销售展厅,以日用品、工艺品和各种小饰品三大类为主的精美瓷器琳琅满目。除了生产厂家外,还有集中化程度很高的瓷器市场,任你观摩挑选。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点。

常人理解的景德镇瓷就是瓷器,当走近她时,你会感受到博大精深的瓷历史和瓷文化。景德镇瓷是由东晋师祖赵概带来的越瓷制作工艺演变而来,唐代瓷业开始兴盛,作为瓷都的地位由此开始奠定。1004年,宋真宗时期景德年间,景德镇名称确立。元王朝建国初年建立瓷局,是元王朝在景德镇设置的全国唯一的一所为皇室服务的瓷局。使得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并对制瓷工艺做了重大改进,从原有的瓷石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为制造大型陶瓷器物创造了条件。使得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明朝洪武二年,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世称“洪武官窑”。郑和下西洋带动景德镇陶瓷经济的空前繁荣。清朝唐英督陶著书,对景德镇瓷业作了科学的总结和记载。解放后瓷业的发展空前,产量大大增加,相继建立了围绕制瓷的学校、研究院和博物馆等机构,全国几十个制瓷名家和瓷评专家就在景德镇。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景德镇在宋朝以前名称为“昌南”,因位于江西昌河之南而得名。瓷器远传海外时,外国人就把中国瓷器以“昌南”地名而直呼,后来“CHINA”就成为中国的英文名,这也突出表明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而今,景德镇形成制瓷、瓷科技、瓷旅游、瓷鉴赏和瓷收藏等一系列的产业,并着力打造瓷文化为核心的世界新瓷都。

景德镇一游让我们对瓷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深入考察,启发了人们从瓷器向瓷历史的纵深去探寻,并从中了解到瓷产业与一个国家兴衰是紧密相连的,瓷器更是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最好载体。我们今天的赏瓷、买瓷和论瓷行为远远超出了瓷器本身的意义,并且越来越演化为一种生活情调、一种文化品位和一种时代潮流。

仔细想想,做瓷是这样,做任何事都应当是这样。


榆树情结


前些日子,爬二郎山时看到一棵榆树刚刚开花,这种花叫“榆钱”。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伸手采摘了榆钱,吃在嘴里感觉香甜可口。

记得小时候,陕北的农村春天没有新鲜蔬菜,更没有大棚种菜的事情。每到春天,头一年冬天淹制的酸白菜也吃完了,即使没有吃完也因天气暖和,气温升高而腐烂变质,不能食用。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山上能够食用的唯一绿色食品就是“榆钱”了。

每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日子,山上榆树花开了,榆钱挂满树梢,一串串榆钱是最好吃的东西了。这时,家里大人小孩一齐出动,拿着镰刀箩筐,采摘榆钱,一边采摘,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采摘下来的榆钱除了鲜吃外,还可晾干食用。

榆树的皮也可食用,春夏之交,榆树刚发芽之时,榆树皮最好剥落。树皮剥下后,把紧靠树干里层的那层嫩皮剥下来晒干,用碾子或者石臼压碎,再用箩子箩成面。榆皮面可以少量掺杂到用高粱面和玉米面拌野菜的窝头料里,加了榆皮面以后,蒸熟的窝头就会有粘性,口感好,也好吞咽,但榆皮面几乎全是粗纤维,不易消化吸收,只宜充饥。

陕北的榆树一般生长在黄土崖壁上,大部分独棵存活,也有几棵一丛生长,很少成片生长,且最耐干旱。榆树的枝条细长且韧性特好,夏秋交替之季,把细长的枝条割下用来编制箩筐、草帽等生产生活用具。榆树的木质非常坚硬,是一种珍贵的木材,一般用来打制箱子等家居用品。

榆树陪伴我度过了童年,也帮我度过了饥荒年代。

榆树是我最深的记忆,也是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妈妈的身影


我十三岁上初中的时候,就离开家到二十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因为离家远,只能住在学校。每隔一两周才能在星期天回一趟家。

每次回到家,妈妈总是仔细端详着我的模样,看脸蛋瘦了没有,看个子长高了没有,双手不停地抚摸着我的身体,再看衣服哪里破了,她把我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能看出来。一阵端详后,妈妈便把早已热在锅里的饭菜端在我跟前,让我趁热吃下,还不时地提醒我不要噎着。

吃完饭,她再详细盘问我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我灶上的饭够不够吃,晚上睡觉冷不冷,门窗安全不安全等等。晚上等我睡了以后,妈妈把我脱下来的衣服在煤油灯下从里到外检查一遍,然后缝补破烂的地方。我睡醒一觉时还看见老人家忙碌的背影。

到了早晨,妈妈把洗好晾干的衣服和鞋袜拿到我跟前,看着我穿上。我又要去学校了,妈妈把准备好的干粮让我背好,并且嘱咐我哪些是当天晚上吃的,哪些是以后吃的。一切准备妥当,妈妈便和我一同走到村头的山峁上,她停下脚步再次检查我的背包和衣服,然后目送我沿着下山的小路走去。

山体很陡峭,往下走一会儿就看不见妈妈的身影了。我顺着山坡小跑下去,然后沿着河道快步走出去,要走很远一段路,才能斜视过去再一次看到妈妈站立的身影。我每走几步,回过头来看一次妈妈,每次回头总看见妈妈一动不动地站着。我渐渐远去,妈妈的身影已经很模糊了,她仍然一动也不动,我能感觉到她的视线紧跟着我在移动,好象生怕自己动一下会跟踪不到我的背影。

每次回家都重复着这样的情景。我一路走到学校脑海里仍然浮现着这样的情景。这种情景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这种情景一直伴随我工作、结婚、生子,这种情景一直伴随我走过欢乐、困难和成功……

我的妈妈现在仍然健在。2000年她得了一次脑血栓,医生给她下了死亡结论,家里已经做好了办理后事的一切准备。然而她老人家昏睡了几十天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过了几个月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老妈妈快八十岁了,但她仍然耳聪目明。我们姊妹多,但她每天都记得谁来看过她,谁有多少天没来了。

现在我每次到她身边时,她仍然用擅抖的双手抚摸着我。我每次离开,她总要在窗口望着我远去,而我也很习惯地回头看着妈妈的身影。

妈妈的身影已成为凝固在我脑海里的一座最伟大的雕塑!


下井


记得第一次坐飞机时的感觉就象“上天”似的,今天是我第一次正规的下井,感觉又象“入地”似的。不过对于那些老煤矿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条件。因为坐着车下到离工作面不远的地方,步行就到了。

早晨八点多,乘着黄陵矿业的大轿车出发去往二号矿井,不到半小时就到了矿井驻地。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就把我们带到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做下井前的准备。进入贵宾更衣室时,你会看到接待人员早就把每个客人的名字卡提前贴在了更衣柜门上。更衣是下井前的第一件事,必须脱光身上的全部衣服,然后换上防护工作服。第一次穿防护服速度很慢,里边是一身很厚的内衣,还有带了捆绳的帆布袜子。内衣穿好后再穿外套,裤子和上衣袖口都有束缚松紧带。外衣穿好后开始穿防雨靴子,并在领口围一条白色的毛巾。穿好衣后下一个环节就是配发腰带、矿灯和自救器,此时每个人身上都有了一个电子芯片,无论你在井下什么地方,地面总监控室都能看到。

做了下井登记后,坐上一辆防暴车开始驶向井口,车窗口全部用铁丝网防护,人员从车后面一个小门上去,纵向面对面坐两排。车子沿着井口的斜波一直下去,道路湿漉漉黑糊糊的,不时能看到洞顶上有一个防爆电灯和标语牌,洞壁上的电缆排架整齐摆布,随着进一步的深入,发现洞壁上的管道和电缆更多了。每隔一段,洞顶上还有很多水袋,同行的人介绍说这是阻当瓦斯气体的,当瓦斯冒出或爆炸时,气流就会冲破水袋,水洒落下来能洗消瓦斯并阻隔气流。车子行进了约六公里停了下来,人员下来后步行到达采区工作面,此时每个人都用矿灯照明。到了采区后,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采区工作情况和综采机的工作原理,并讲述了岗位职责、基层绩效和成本核算的现代化管理机制。

矿工是我关心的重点。井下的每个矿工都穿着整齐,防护用品配戴很齐全。在我看来矿工的工作环境还是很差,远远比我们当地的很多小电石厂和小焦化厂的条件差。但当你问及他们的工作条件时,他们个个都很自豪地说现在比过去好多了。矿工的工作时间虽然是规定的八小时,但一个班下来都超过了12小时,因为下井前要提前准备,上下井得步行很长时间,升井后还要洗浴换装,最后还得进行安全汇报和安全培训学习。煤矿干部每班都要跟班作业,保障安全和生产现场指挥。

在井下待了近两个小时完成了考察学习内容,这时人人浑身出汗。坐上升井的车子沿原路返回,看到井口时感到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首次下井感觉很震撼,心灵层面也会发生一次净化和升华。

——选自王凤君搜狐博客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