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1010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悟禅红螺寺(外一篇)贾荣勤

点击率:4197
发布时间:2020.03.02

                         悟禅红螺寺(外一篇)

贾荣勤

 

红螺寺是佛教圣地,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 因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俗称“红螺寺”佛教界“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称。终于金秋十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和朋友一行七人位于怀柔城北的的千年古刹红螺寺脚下

走出停车场,远远的便看到红螺寺大门前气势恢宏的四柱三门式巨星牌楼,明英宗书写的楷体“红螺寺”三个鎏金大字镌刻在正上方。牌楼两侧高悬楹联“一脉珠泉参妙谛,双峰螺证如来”,散发着参悟透彻的佛家气息。

穿过苍朴的景区大门,一座巨大的影壁伫立在眼前,上书四个篆体巨字“须弥胜境”。影壁两侧是大片密不透风翠绿的竹林。走进生机盎然的竹林,没有了喧哗,四周安静了下来。清嗅着竹的芳香,品着竹的气息,抛开喧嚣的红尘,穿越世事的纷扰,心境刹那间悠远起来阳光从竹林间的隙里洒落下来如碎银落地,摇曳不定。秋风袭来,摇动着翠竹,竹林和着风的节拍翩翩起舞。几声婉转的鸟鸣打破了这竹林的静谧,风吹鸟鸣,竹影婆娑,霎时热闹了起来漫步竹林幽径,不禁思绪万千古往今来,有多少达官巨贾在此驻足赏竹,有多少凡夫俗子成为此间过客 南朝刘孝先赞美翠竹高尚节操《咏竹》不由浮现在脑海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不由感叹高僧在寺院门口种植竹林的良苦用心。

一行人走出竹林,穿过松柏掩映的廊榭,一汪清澈的湖水出现在红螺寺山门前,估计这便是红螺湖了。湖水中,两个国色天香的仙女,亭亭玉立于两个巨大的红色螺狮壳旁。传说玉皇大帝带两个女儿来禅寺降香,这两个女儿,相中了红螺山的景致,不肯走了。白天以男身出现,和寺里的僧人一起洒扫劳作;晚上就化为两只美丽的红螺,藏身于这片湖水中并且放出祥和的红光,将寺院和山麓笼罩的红霞祥云之中。这祥瑞光芒,护佑当地风调雨顺、林茂粮丰。后来玉帝发现,便把儿女召回天宫了。久而久之,大名鼎鼎的大明寺就改名为红螺寺了。不知道当初费尽千辛万苦创建寺庙的高僧佛图澄如果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来到禅寺山门前,明英宗朱祁镇亲笔题写的“护国资福禅寺”六个大字悬挂在拱形大门之上。正门两侧还各有一个形制相当的门。三门并立,分别代表佛教中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根据佛法入佛门即是三解脱门,山门是佛界和俗世的交界处。

进入禅寺来到巍峨肃穆的大雄宝殿前。但见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苍翠的古松林簇拥着千年古刹,好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画卷。

绕过正在烧香礼佛的善男信女,刚要进入大雄宝殿,却被两颗银杏古树吸引了。足有十余丈高的银杏古树,树龄足有千余年,周身至少要六七个人才能环抱。金黄的叶子密密匝匝,枝叶你拖拽着我,我倚靠着你,如同穿上了黄色铠甲。仔细观察,东边这颗雌树略小一些,金黄枝叶中挂满了银杏果。西边那棵雄树更加高大,根部笔直向上衍生出余根支干伟岸的身躯在秋风吹拂下哗哗作响,蔚为壮观雌雄银杏树,俨如一对虔诚的夫妻守护在香火缭绕的古刹中。

释迦牟尼塑像面色淡然的盘膝端坐在大雄宝殿正中的莲花宝座上,祥和的目光俯视着前来参观的游人。这位曾经贵为古印度王子的佛教创始人,当年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悲欢离合,才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经过数十年艰苦决绝的传教活动,使佛教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教派。药师佛右手紧攥丹药端坐在释迦牟尼左首,微笑地端详着来到佛垫上纳头便拜的善男信女,不知道是在想当初许下的为众生驱除疾苦的十二大愿,还是在辨别哪位施主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对象。十八罗汉表或狰狞可怖或嬉笑颜开的站立两厢为佛护法,使人不由肃然。大殿东侧一口高近两米的巨型铜钟,悬挂在廊柱之上,铸造工艺细致精美,双龙钮莲瓣罩顶,楷书金刚经清晰的阴刻于身。抚摸着这口三百余岁的“天启大铜钟”,立即感受浑厚的佛家气息。

常乐慈悲性欢喜,其心善软恒清凉”,端详着天王殿前这幅楹联,立刻想到了我最喜欢的弥勒佛。进入大殿,果然是面相喜悦、身躯肥满的弥勒佛笑嘻嘻地端坐在大殿正中。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本名叫阿逸多,天竺人,弥勒其实是他的姓。按佛经的说法,弥勒佛要八百万年以后才能轮回到此世界成佛,虽然还未成佛,仍然有菩萨的果位,是未来佛。佛如做人,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境界,不管弥勒到时候能不能轮回成佛,都已经是我们心中最大的佛了,夫复何求呢!

看过三圣殿、达摩殿等诸多殿宇,随着人流走出红螺寺,在松柏掩映的山径上前行。走着走着,路边松柏不见了,迎面而来的是大片身形伟岸的橡树林。转弯处,一个蓝色廊坊矗立在树林深处,匾额上是弘一法师题写的“观音路”三个遒劲大字。每上几十个台阶,路边就会出现一尊观世音菩萨像。三十三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菩萨,分布在近千米香烟缭绕的观音路上,令人叹为观止。满脸虔诚在菩萨前佛殿前求子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阳光透过橡树枝叶泼洒下来,和祷告声、香烟交织在一起,宛如进入了梵音佛国,正应了那句“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的楹联。

终于攀爬到观音路的尽头,进入观音寺。“左辅密迹”和“右弼金刚”这两位俗称哼哈二将的护法金刚, 面目凶猛,头戴宝冠,上半身裸露,手持金刚杵,一个鼓鼻,一个张口,守观音寺的山门保护着后殿各位观世音菩萨。从整整一百零八级台阶上行,来到供奉各位菩萨的会乘殿。送子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或安闲或窘迫的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接受着香客的叩拜。

走出观音寺后门,红螺山满山的葱郁扑面而来。近万亩的山坡,数十种树木、花草,沐浴在在这深秋秋的阳光里,尽情的绚烂着:枫树、栾树,红彤彤的一片;松柏、橡树、榆树,一簇簇的翠绿;不知名的野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不甘寂寞的小松鼠也时不时从古松上探头探脑。

从地上捡起一片最红的枫叶,叶片好大,居然和我的手掌大小相近叶柄细长,使得叶片极易摇曳,稍有轻风,枫叶便会摇曳不定,互相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轻轻地抚摸平实的叶面,红色从叶根向叶子中心延伸,叶子的纹路清晰,根根叶脉呈辐射形的从叶根向上伸展。仔细观察,发现落在地上的枫叶都特别红特别大,不由地顿悟:佛法讲究世界轮回,枫叶也不例外,绚烂过后便回到土地上,化为营养滋润枫树,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铜仁纪行

 

走出铜仁客车站,已是傍晚时分

打车向电影院驶去望着车窗外隆时节铜仁山城,淅淅沥沥的下着高楼大厦错落有致,车流如梭,街景与国内大都市无异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心中生出些许的失望。

再往前行,绕过一个山梁,景色大变。远处山峰上绿涛阵阵,清澈的江水绕青山蜿蜒而行,古风古韵的风雨桥跨江耸立,婀娜多姿的吊脚小楼次第出现,令我目不暇接。司机看出了我的惊讶,淡淡地说道:“这是铜仁古城,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

到电影院和经理对接才知道,音响设备还没有到影院。经理微笑地指着窗外大江坪大桥说道:“这是我们铜仁最有名的风景。从梵净山高高的密林中,流出来两条,一条叫大江,一条叫小江,经过一番蜿蜒曲折,在这里汇合了,称为锦江。 锦江由西向东横贯铜仁全境,形成了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最著名有锦江十二景如果有兴趣,明天不妨去走走,如果设备到了电话联系你

走出电影院,站立在巍峨的大江坪大桥上。雨丝还在悄无声息地飘落着,细如小姑娘飞扬的发丝,随风而落,给人似雨非雨的感觉。远处群峰林海茫茫,朦脆的雨雾在空中弥漫着,青山和绿水融为一体;雨雾飘散在碧绿、恬静的江面上,轻轻的,薄薄的,给人以虚幻缥缈的感觉;雨点轻轻地落水中,圈起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涟漪;锦江两岸,依依杨柳低垂着纤细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着柔软婆娑的身姿;隐约间,传来东山寺里浑厚的钟声,这钟声悠扬地回荡在城市上空,增添了几分禅意。

向江心望去,三江汇合江面宽阔,渔舟隐约可见。跨鳌亭耸峙在江心的一片葱郁中的岩石上,傲娇的成为大江、小江和锦江的三江分界线。“铜江大小水争流,一石中央静若浮。”回头看,不知什么时候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站在了我身边,指着江心的跨鳌亭接着说道:“锦江也叫铜江,你看到下面的石头了吧?我们叫铜岩,也是铜江十景之一:中流砥柱,与我们铜仁这个城市有着极深的渊源。

老者看我不解,侃侃而谈道:“元朝时有渔人潜入铜岩底部,发现了儒道佛三教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铜,铜岩因而得名。元朝以此地曾经出土三铜人为由,在此地设立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后来改为铜仁长官司,并设府或设县,后建铜仁市。把铜人改为铜仁,意为弘扬仁义精神,这也是铜仁被称为仁义之城的历史渊源。

看他说完,赶紧和这位虽然身材不高,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握手。经交谈得知,老者姓李,是一位退休教师,喜欢研究铜仁的历史文化。能在离北京数千里之外遇到这样一位老者,甚是高兴,尊称李老。

既然铜岩都这么有典故,便问李老铜岩上的跨鳌亭应该也有典故吧?“鳌本意是神话传说中的鱼龙。铜仁人重视儒学,鼓励学子考取功名,跨鳌的意思就是希望学子们跨过皇宫大殿前的石阶上刻的鳌头,意思就是高中状元。自从明清在贵州设立科场以来,铜仁人才辈出,在贵州七百余名进士中五占其一。”沉浸在铜仁学子昔日科场荣光中的李老,自豪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说道:“明正德年间,时任官员蔡潮在铜岩上建跨鳌亭,几百年间屡次被大水冲毁,又屡次重建,屡屡更名。直到一九九三年铜仁市政府重修跨鳌亭,六角攒尖的三层攒尖的新亭,就是现在的跨鳌亭。”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天也暗了下来,华灯初上。在李老带领下,走进大桥下的三江公园。沿着江畔蜿蜒的小径,漫步在山水之间。停下脚步,清吸一口这清幽风。雨后的天空,有流云穿过,或飘于崖上,或高悬夜空,若隐若现……

眼前出现一道石桥,平滑的流水从桥下流过,水珠飞溅,远远看去,犹如天女散花,顽童们在嬉戏,真是天人合一,妙趣天成。江边,一条长长的栈道飞水面之上,亭台楼阁临空其上。亭阁里,古风古韵的对联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由得走过去拍照。公园深处,情侣多了起来,他们手牵着丰,停停走走,窃窃私语,尽情地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浪漫。公园的彩灯亮了起来,把锦江把公园渲染成一幅彩色花卷了。夜色中的锦江河畔,如一部图文并存、意韵盎然的线装书,读到的是城市历史和现实相拼接的时空隧道。锦江两岸灯影摇曳,月亮挂在树梢,一派静静的婉约雅景。

发现一座高大古朴的牌坊式门楼,被十数棵两三人才能合抱的桢楠古树遮盖得严严实实。和李老从江边拾级而上,发现石栏、踏步平台都异常考究,牌楼式大门气势恢宏。门楣上方“川主宮”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走到近前才发现铁将军把门,无缘进入宫内以饱眼福了。李老上前抚摸着大门旁石柱:“川主宮,又叫川主祠、川主庙,也叫四川商务会馆。是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座西北向东南,中轴对称,依次为码头、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观音殿等。宫内木雕精美,石刻、彩绘、泥塑等很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川主宮历经沧桑,曾经七次修缮。是目前铜仁市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李老惋惜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说道:“可惜晚上不接待游客,只能以后白天来了!”

天色不早,老道别回酒店去了。

第二天清晨,走出酒店,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向铜仁古城走去。

约莫一里多地,远远的就看到一座城楼伫立在江边,“中南门”三个楷体大字镌刻在临江的拱顶城门之上。信步登上城楼,古城尽收眼底,南北走向的中山路为轴线,望楼、宗祠、民居、店铺、巷道、城墙、码头渐次排开再以东西向的巷道练成一体。虽然略显破败,是依稀能看到当初铜仁府的繁华。

大江小江从梵净山山麓中蜿蜒流出,汇合成锦江,围出了一个北面靠山,三面环水的铜仁城。走下城楼,站立在江边古码头,想象着曾经千帆云集、熙熙攘攘的铜仁码头是怎样的一副繁忙景象。走进古城,窄窄的古街上,街面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古镇溪流潺潺,杨柳依依,古木参天,石径蜿蜒石板上,几百年来被人们用脚步踩出的道道痕迹,隐透出古街的悠久与沧桑。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仿佛在想我诉说着昔日的热闹与繁华。那矮墙、碎瓦、古道、酒坊、青石、老客栈一片祥和返璞归真的感觉油然而生。街道两侧,各式各样的木质民居,分列两侧,井然有序。数幢较为现代的建筑夹杂在湘西特色的店铺中间,很是惹眼。可能是我来的太早,街上行人极少,格外清静只有几家卖早餐的老板早早打开铺面,紧张地忙碌着。

步入坐落在陈家巷的庭院里,青砖黑瓦的古民居,都是大大小小长方形的房基结构,通过公墙、小巷与邻里联通,又通过木门的闭合独立成户。老街的小巷,青墙黛瓦斑驳着岁月流过的痕迹,或深或浅。陈家巷对面的城隍庙,仅剩一堵残门。

拐过街口,远处一座错落有致、疏密有致的飞檐瓦顶悄然出现在霏霏细雨中。在东山葱郁树木的掩映下,坐东向西而立。绕过几个院落,来到牌楼式大门前,“飞山宫”三个遒劲有力的竖排鎏金大字镶嵌在门楣上。走过红色鎏金大门,站在石板铺就的院子中央,不由感叹古工匠的鬼斧神工。三进院落,逐级升高,错落有致柱椽相接,穿斗与抬梁兼容并蓄;房檐勾头青瓦,与雕梁画栋相得益彰。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宫宇,静静的隐匿于铜仁古城侧翼,在东山寺佛音中安然酣睡。

雨依然在下,淅淅沥沥飘落在站在古城。雨水汇入锦江,轻缓的流淌着,淌过梵净山山谷,淌过草木茂盛的丛林,淌过断铜仁的沟沟坎坎向未知的远方淌去......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