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5217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字”高无上/谭国伦

点击率:4833
发布时间:2019.09.30

“字”高无上

文/谭国伦



千年字库塔,为文著风华。

——题记



曾几何时,由“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构成的文字竟然被人们顶礼膜拜着。也许是人们看到了文字的神奇力量:可包容天地万物,能记载历史,交流感情,传递文化。凝视文字久了,那文字就会和你有着无限的感情交流,象形、形声、会意等文字里有很多的思想和感情在传递,你书写出的文字形象就体现你什么样的性格。这也正是书法家们用各种形态美来展现文字,才使得文字让人迷恋和陶醉;也正是文学家们用文字表达各种各样的语言,引导着人们的情感宣泄和思想升腾。

遥远的川中大地盐亭,有着大大小小、风格各异、建造奇特的字库塔,是中国字库塔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字库塔建筑曾经在我国南方极为流行,如今,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字库塔分布,但四川省盐亭县堪称是字库塔的典范。

也许是这方土地诞生了华夏的母亲嫘祖,又是杰出的书画大家文同的故乡,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唐宋八大家三苏父子等文化名流在这里游历,让盐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对文字无限崇拜,以建塔的形式表示对文字的尊重和膜拜,并把对文字的崇拜延伸到华夏九州,甚至传到了世界各地。

字库塔通常建在场镇街口、书院寺庙内、道路桥梁旁,还有些大户人家则建在自家院里。塔龛中多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吉祥图案等,别致精巧。

字库塔具有不同风格与造型,大多采用六角柱体或八柱体,也有的建成简朴的四柱体。塔身通常有一小孔,或方、或圆或倒U形,字纸便从这里投入。塔顶及塔身装饰风格各异,大都雕梁画栋,特色突出;有的则非常古朴,青砖碧瓦,未加更多修饰。

字库塔又叫惜字塔,源于“敬惜字纸”。就是对写有文字的“字纸”尊敬爱惜,因为文字里有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其中,人们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要认真对待,不是随意扔弃。看到被丢弃的字纸应该捡拾起来,按期放在惜字塔中焚化并保存字纸灰,以示珍重。每年定期将累积的字纸灰清出,虔诚献祭,敬神后,将字纸灰装到专用的盒子里,倾入能通到大海的河流里。因为人们相信海的尽头与天相通,文字可以从这里到达天上,到达造字神仙仓颉所在的地方。对神以示尊重,同时又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天上的文曲星、魁星交流,保佑自己的后代有文化有学识。



巍巍高观山,悠悠梓江情。盐亭人就这样把对文字的敬畏和崇拜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们生活的山水中,埋藏在他们的心灵之中。他们相信汉字隐含着神灵的旨意,汉字与人的前途命运戚戚相关是很自然的。《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从辅助记忆的结绳方法发展到书契,这被古人归结为圣人所为。在《荀子·解蔽》中,有“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记载着:“奚仲作车,仓颉作书。”李斯的《仓颉篇》载:“仓颉作书,以教后诣。”据说,仓颉生来就有四只眼睛,能“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然后“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在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天地为之感动。盐亭人由此对仓颉和仓颉造字由衷地崇敬。

后来,汉字又掺入了易、卦的神秘内容。传说八卦为伏羲所创造,它可囊括天地,“以能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孔子认为,八卦的八个符号,每一个都可以上通神灵,下通人伦,是神授给人的神秘符号。认为八卦的八个符号就是八个汉字,汉字起源于八卦,这样使汉字更神化了。

盐亭的民间老人们认为如果敬惜字纸、焚化字纸,来世就能不做文盲,读书人在书桌旁放一个字纸篓,不用的字纸扔在里边。等用扁担挑着字纸竹箩筐沿路拾字纸的老人来到,再把字纸带到惜字塔去焚化。然后把纸灰倒入梓江或者弥江河里,让流水将纸灰送到大海。

字库塔的兴起除了先人的文字崇拜外,还与科举考试的盛行分不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崇拜文化,尊重读书人,进而演变为对文字的崇拜就顺理成章了,字库塔自然就逐渐成为了文字和文化的载体,人们因而顶礼膜拜,祈求金榜题名。

盐亭人对文字的崇拜胜于其他各地,教育兴旺,学风浓厚。一千多年来,盐亭人的识字率也是比较高的,先后出进士以上的文武官员达到40多人。

文字就这样被赋予了灵性,你怎么待它,它就会怎么回报你。所以上古就传下来要惜字如金,言语要慎。



生活需要成就感,文化也需要仪式感。古人非常重视仪式感,比如学生读书要拜孔子,成年要办成人礼,拜师、结拜都有很多仪式。古人敬重字和纸,不能随意丢弃写了字的纸,要焚烧。而且需要专人办理,还有相应的祭奠仪式,真正做到“惜字如金”!

如今,盐亭一些岁数很大的老人都会记忆关于惜字的规矩,他们能够背诵《广惜字说》(清·张允祥)中的“惜字宜戒七则”和“惜字广意六则”。惜字宜戒七则:一戒勿将字纸糊窗裱柜抹掉拭秽封罐包物,二戒勿将字纸捻绳扎物燃灯吸烟,三戒勿将字纸换物卖钱,四戒勿抛弃有字笔管碎碗,五戒寿挽帐聊勿书墨字于上,六戒勿将所拾字纸仍置墙隙,七戒勿将字纸用来做不合道德伦理之事。惜字广意六则:一不可撰淫词艳曲坏人心术,二不可谤毁圣贤亵渎经籍,三不可集书为艳体文割书做歇后语,四不可出恭看书秽手揭书,五不可将书做枕,六不可偷废书札。

唐宋时期,川蜀地带富庶无战乱,盐亭字库塔多建于此间。李白、杜甫以及宋朝三苏父子均在四川生活、为官、游历多年。文化气氛活跃,词章字句更见精神,带动了崇尚文字和学问的民风。

对文字的崇拜延伸到对书的祭拜。也叫“岁末祭书”,岁末祭的还有司书之神长恩。作为藏书人、惜书人、护书人共尊的神祗,“司书神长恩”身上寄托着人类热爱知识热爱文化的一种美好愿望。

蠹鱼蛀蚀、鼠啮虫咬,是爱书人及图书馆人耿耿于怀、挥之不去的痛。远在明末清初,藏书者就祭出司书神长恩作为防蠹绝招。亦即,在年除夕这一天,隆重地祭祀长恩并对着书高呼长恩之名,以求震慑、驱除蠹鱼,确保藏书来年不被蛀蚀。清代著名藏书家庄肇麟和傅以礼分别将他们的书室命名为“长恩书室”与“长恩阁”,也从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以书神长恩守护藏书的期盼和祷祝。

岁末祭书,自唐代开始以深入文人生活之中,明清的藏书家沿袭了岁末祭书的习惯。明朝藏书家李鄂每见一异书,虽倾家荡产也设法购回,得书后则焚香肃拜。岁末祭书的还有清代苏州人黄丕烈,据《藏书纪事诗》载,他祭书不是独祭,是招书友共祭。他将珍本书供奉在香案上,焚香,烧纸,揖拜三次。当代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有“残腊祭书之会”,每逢除夕,将读过之书列于香案,整衣而拜。



字库文化为千年古县盐亭披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一座座字库塔,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弥漫在盐亭大地上的书香气息,感受到盐亭人民自古以来对文字的敬惜,对文人的敬仰,对知识的崇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留存字库塔251座,嫘祖故里盐亭就保留着32座,其中,“惜墨如金坊”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字库牌坊,并且坊、塔合一,在坊顶端建塔。

蒙子垭惜字坊,座落在盐亭县城南30里的麻秧街道蒙子村原蒙子垭小学旁边,滨临梓江,是一座高大壮观、造型奇特的石牌坊。

石坊背向西北、面朝东南,采用当地细砂石料,仿木榫扣结吻合而成。坊身高约14米,宽8米,厚2.8米。中门上部耸立宝塔石刹,石刹分三层,刹顶状如脊椽。小门上部与小门撑鼓间镶砌石壁上部收攒成塔楼各二座。靠中稍高为单檐,边楼较低为重檐,加中楼单檐,刹顶三檐,寓成七级浮屠。这种坊塔结合,顶上加顶的石坊造型唯盐亭仅有。该坊并非一般常见的节孝坊、功德坊、长寿坊,而是一座倡导乡人崇文重教的惜字坊。设计预制精巧,拼逗粘合严密,令人叹为观止。

最早,石坊前20米处建有戏楼一座,供民众逢年过节祭祀孔圣、酬祭农神蚕神等众神时,耍灯演戏等娱乐之用。再后依山的是历史悠久、遐迩闻名的道教朝阳观(现为三龙山嫘祖文化旅游景点)和朝阳书院(原蒙子垭小学校址)的殿堂。石坊左右各植黄桷树一棵,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石坊壁择耀眼处篆刻捐资者姓名和银钱数量,同时铭石为记,表彰鼓励兴学,以昭尊师重教,祈盼人才辈出。

坊身装饰,图文并茂,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坊上立柱、横梁、耳鼓等显著位置,或深或浅的浮雕手法摹刻戏剧人物故事、场景多幅。凡框边、堵头、空档皆雕刻花卉图案、灵禽益兽、房屋窗棂及个体人物之类,造型逼真,形态优美。在门柱阁柱上刻有楹联数幅。中门楹联是:“火候文章光芒万丈,仓中经史贮积五车。”中门和左右小门均刻有古文豪大家们的词章佳句。楹联工整考究,诗文辞藻清丽、雅俗共赏;文字皆工楷书写,娟秀悦目,俨如法帖;雕刻精细,尽善尽美,堪称“文、书、刻”三绝。

处于全坊中心位置的中门上方塔顶塑像,是用圆雕石狮为磴,竖立两根滚龙抱柱分成三龛室陈列。中间是字仙宫,右边是忠义宫,左边是至圣宫;分别雕祀苍颉、关公、孔子神道像。

诚如是,巍巍崛起,历经无数风雨春秋的惜字坊,感化无数志士仁人,启迪多少奋进后生!



文从字而来,字因笔而生。在盐亭,人们因为字句词章是要通过笔才能一挥而就,与全国其他地方崇拜文字不同的是,他们对笔还极为崇拜,为笔建塔著功。

“一峰刺向蓝天的巨笔,书写着无极的希冀。虎踞龙蟠是您的眉眼,人杰地灵是您的胸臆,大地让您亲吻蓝天,蓝天让白云拥抱大地。白云下面是故乡哟,英雄儿女生生不息……”盐亭作家刘泰焰这样描绘盐亭笔塔。

远望神奇,近观精致。盐亭笔塔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重檐歇山式楼阁塔,七层六面,高30米,形体像一管伸向蓝天的巨笔。塔基周长36.8米,用巨石砌成三级台阶。塔身用青砖和精工烧成的筒瓦以及预制饰件砌成。其造型矫健,檐牙飞翘,气势升腾,工艺异常精湛。塔身每层檐下宽窄浮雕花边图案,宽幅图案由万字格或九迭篆式条纹构成,显得既严密又巧妙。宽幅花边图案中还点缀着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以及山水人物深浮雕场景,其形态逼真,内容丰富,赏心悦目。底层每角棱柱皆配砌大型耳状石鼓,石鼓飞角处置或上窜或下跳的青狮一尊,其姿态各异,生动有趣。风吹文动,铃响笔生花。塔上部的第五、六、七层每角悬挂一铃,它们轻重有别,音阶有异,随风之强弱,发出不同的晌声,时而悠扬,时而激越……从以“叮当”为主旋的乐律中,可以品味到自然和谐的共鸣。尤其在月明静夜之时闻铃心动,或让人怡然陶醉,或发人幽远遐想。

塔身正面每层两边棱柱皆刻有对仗工整,词章锦绣的楹联一副,每层中央皆辟有神龛。顶层龛内塑魁星站立神道像,左手执朱笔,右手捧功名簿,神态专注,栩栩如生。第六层龛内塑字仙仓颉站立神道像,四目豁然,若有所思。第五层龛内安置“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灵位”竖牌。

塔身其余五面第二层以上各层面中间也刻有一幅花卉山水或人物场景浮雕。人物场景内容是宣扬“孝、悌、忠、信”的历史典故戏文故事,仍是活灵活现、人物呼之欲出,动人怀古思今之情愫。五面之间的四角棱柱装饰各异:第二层为穿云破雾,向下游动的“滚龙抱柱”,龙头高举,气宇轩昂,龙嘴或开或合,如闻嘘吟有声;第三层为头下尾上的凤凰深浮雕,舒展双翅,翩翩绕降,有迎面扑来之感;第四、五、六、七层皆为花卉浮雕,枝伸朵露,生机勃勃,茂发向上,争奇斗妍,颇具百花竞放,文彩飞扬之寓意。

盐亭笔塔融敬神、敬文、敬字于一体,彰显川中大地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风气。而今盐亭热土仍是英才辈出,文气昌隆。正应了笔塔底层楹联“火候文章光北斗;门前科第擢东关”的寓意。于是,相信风水纪念建筑能够潜移默化,陶冶灵性,启迪后辈的人们,自然而然又要回过神来、反复咀嚼、念念不忘建塔碑文中的话语:“风水关乎气运,气运发乎人心,心也者,吾文之宝库也。”远不说,只说近代,县境先后涌现了“保路运动”领袖之一的教育家蒙裁成,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蒙思明,一代佛学大师袁焕仙,“川党早期马列主义宣传家”袁诗荛,以及侯伯英、卢发社等英雄烈士。在他们身上的文心与傲骨在无数次回望和传承中,彪炳千秋。



字库塔,一个年代久远的名字,也是久远的文人图腾崇拜载体,在今天看来已经再难烟火袅袅,难有昔日的鼎盛了。虽然字库塔里没有了灰烬,也没有了燃烧后的余温,透过那塔身的小孔,那曾经文人们焚烧字纸时的虔诚,就是对文字的膜拜,对文字的尊崇。

盐亭的山水间,写满沧桑的字库塔,在晨雾斜阳耕织种作的时光里安然矗立,绵延的文脉就这样在色泽洁白的井盐和蚕丝里彰显光华。一塔一风景,一塔一故事,久藏在字库塔背后的故事在今天的盛世被逐渐挖掘出来,川剧里经久不衰的《三娘教子》在字库塔里雕刻得栩栩如生。三娘王氏劝诫后辈求学上进终得善果的故事,被很多盐亭人津津乐道。字库塔犹如一座座记录文化的丰碑,塔身雕刻的一个个典故是盐亭重学重教的佐证。

“残章无委地,零字悉焚炉,片纸其宜敬,只字之惟寅。”“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片言必谨,福之基地。”……人们看到字库塔上的这些文字,就看见了劝喻和告诫。人们在字库塔周围,吟诗诵读,缅怀先贤,文化的脉络在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里得以延续。

守望千年月,梓江千年流。字库塔中的灰烬渐渐冷却,不会熄灭的是盐亭人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热爱。竹影依依长,千载放光芒。竹林掩映下的字库塔,如虚怀若谷的君子,它的气韵流淌在墨色与远山之外,更为久远。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