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41957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致那些逝去的岁月/何桂茹

点击率:4627
发布时间:2019.06.24

一、记忆中的铁匠铺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家学打铁


今天,小孙子用稚嫩的声音背诵这首童谣时,我就想到小时候本村的那火红的铁匠铺。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我们村的老铁匠姓刘,人们都称他为刘铁匠。他家大儿子与我是小学、初中同学。那时他家的铁匠铺可谓生意兴隆。一个很特别的自制的火炉,火红的炭火将炉子映得通红,紧挨火炉的是风箱,铺子的中间摆放着一个大铁墩,还有几把大铁锤。

一到冬天,我们这帮小孩总爱往铁匠铺里钻,因为这里总是暖乎乎的。老铁匠把要打的铁放入火炉内,一手拉风箱,一手用铁钳翻动着炉内被烧得通红的铁。有时他家大儿子也能帮忙,只见他们使劲儿的拉着风箱,“呼塔——呼塔——”吹动炉内的火苗跳跃,呼呼地往上窜。铁匠光着膀子把烧得通红的铁夹出来,放到铁墩上,与当时学徒的儿子一人手里抡一把大铁锤,你一下,我一下,火花四处飞溅,用不了多大功夫,一件农用铁制工具就有了雏形。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的汉子身体是健硕的,有时还光着膀子,双手抡锤子、拉风箱、考脑仁,汗如雨下,显得格外生猛。稍不留神,烧衣服,敲指头。

那时的铁匠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学会打铁就有了一门吃饭的手艺。冬天,生产队里的牲口挂个铁掌,打个嚼子什么的。农闲时打把菜刀、镰刀、锄头、铁锹等也能卖几个零花钱。

渐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铁匠这个行当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甚至没有了传承的人。前段时间,我们初中同学聚会,听说刘铁匠和他的大儿子也都相继去世,很惋惜!

记得80年代末的一天,同事谢利云提来一大堆菜刀,说是他媳妇儿杨美茹的大爹打的,带到单位推销,记得12元钱一把,我买了两把,给妈妈一把,我留了一把。妈妈无论什么时候说起这把菜刀都是赞不绝口。直到现在,30年了,刀身都窄了许多,中间部分都“凹”进去了,但磨磨依然很锋利。

十几年前,我在街上突然遇到和我做了同事并改行多年不见的杨美茹,我对她说:“我特别特别想念你的大爹……”说得杨美茹莫名其妙,两只眼睛瞪得老大,“打——的——刀”。我补充道。杨美茹听明白后笑得拍手打胯、前仰后合。说她大爹已患脑中风,她大哥即大爹的儿子虽已学得了一手好手艺,但铁匠铺早已关闭,我听后顿觉遗憾。虽说学到铁匠一门好手艺,也是“英雄没了用武之地”。

有一次逛民生市场,碰到一个卖刀人,那人一手拿一把刀左右开弓“啊——啊——”的叫,并把自己的头发削得嗖嗖作响, 围了许多人, 我也挤上前去得知卖刀者是个聋哑人,“这把刀好快呀!” 便掏钱买了一把回去,结果是铁片子, 切点儿东西很费劲儿。

这些年来,虽说家里的刀具一应俱全,但都不得心应手。那年去厦门旅游,导游领到一个卖刀具的购物点,说摆在货架上的刀具是用台湾金门的炮弹壳打的。人家把四五层皮子摞一块,示范时一刀就切下来了。禁不住诱惑,花了几千元,背回了几套刀,现在还搁在那儿。

我对刀具情有独钟,也许是围着锅台转、刀又是手头家具的缘故吧!记得有一年冬天旱蒸房突然来了一个卖刀的,说他的刀如何如何的好,见没人买,那个卖刀者便赌咒发誓,说这刀如果不好用,自己是驴日的狗下的。我听不得这个,就又花了几百块钱买了几把刀。如今也在那儿搁着。

去年冬天的一天,独自一人在街上溜达,来到一家专营橱具的店铺。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聊的过程中得知老板是达旗老乡,只记得小伙子的嘴皮很薄,薄得上嘴唇都已经贴到牙齿了,嘴也很甜,“姨姨”挂在嘴边。给我推荐了一款德国产的双立仁刀具,说是原价6000多,现在打一折,只需600多。我又架不住人家那薄嘴嘴“姨姨、姨姨”甜甜地叫着,毫不犹豫地掏了一千多又背回了两套刀。

“叮叮……当当……呼塔……呼塔……”的声音,总勾起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进入怀旧的阶段。趁现在还没有得老年痴呆,写几篇怀旧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也预防老年痴呆!

 

二、永远的土豆

 

土豆,官名就是马铃薯,俗名叫土豆。甘肃那一带叫山芋,我们这里叫山药“san ye”(与三爷同音)。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老家农村当教师,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文时把“吃烧山药”写成“吃烧三爷”了,老师当时怒不可遏的声音提到八度高劈头盖脸地呵斥道:“你三爷爷还能烧的吃了?你还想烧的吃甚了?”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人也日怪,小时候不爱吃的东西现在就喜欢吃了。比如香菜,那时一闻见味就讨厌,现在特别爱吃。”很难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我对土豆也有同样的感觉。小时候,妈妈做饭顿顿离不开土豆。炒土豆丝,吃臊子面要有土豆丁,吃酸粥放点土豆,烩菜更别说了。也许是多而生厌的缘故吧。每到吃饭时,我就端着碗到院子里吃,用筷子夹着土豆使劲儿往院子的东头一扔,一群鸡连飞带颠儿奔向院子的东头,跑在前面的抢走了。我又夹一块向院子西头一扔,有的鸡还没缓过神来,就又噔噔噔地跑向西。那些二愣子鸡也抢不了多少,却没命地跟上跑。时间长了,也有聪明的鸡好像琢磨出怎么回事了,不跟着跑了,就围在我跟前,伸长脖子等待时机。有一次一只大公鸡见我右手举着夹着土豆的筷子,左手端着碗,趁我不注意,瞅准时机,跳起来一扑,“啪”的一声,碗碎了,饭撒了一地,为此我还遭到一顿骂呢。

大集体时,也许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差,把土豆当做主食来吃。各家除生产队分的以外,每家自留地也要种一些土豆。到了秋天,每户人家都有几千斤,大的人吃,小的喂猪。常听村里的女人们说:“离开山药就不会做饭。”

村里那些淘气的小青年,有时肚子饿了,就到生产队的大集体地里偷着挖一些土豆,拾些柴燃着烧熟了吃。

秋天的粮食作物全部收割完后就开始挖土豆了。这时的土豆秸和叶子已枯黄,那秸下的土豆像足月的快要分娩的孕妇,隆起的地皮到处是纵横的裂纹。生产队长满村子扯开嗓子喊:“刨山药走喽——”只见村里陆陆续续除了青壮年后生、媳妇,连老人小孩,只要能扛动锹头的都带着工具出发了。最有意思的是烧土豆,年轻人燃一堆火,把土豆放进去烧熟了吃,一个个黑糊花脸的,吃的很开心。晚上人们也不做饭,煮一锅土豆了事。

最为壮观的是生产队刨完土豆拉回去后,队长再满村一嗓子:“放捡山药啦——”“哗——”几乎各家各户倾巢出动,黑压压的人把土豆地翻个底朝天,哪怕只有纽扣溜溜那么大的土豆也要捡起来。要是运气好,偶尔挖到一株漏掉的土豆秸下面的一、两颗大点的土豆,那个惊喜劲儿不亚于捡到一枚金元宝。

土豆都收回来了,各家各户的女人们坐在小板凳上拿着个礤子,把土豆礤碎经过过滤打澄自制成淀粉。礤土豆可费劲儿了,稍不留神,手上就剜个眼儿,钻心的疼。淀粉可卖,也可做粉条、粉皮等。

不知咋的,也许和父亲一样,成年后的我特别喜欢吃土豆,自己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食物吃。就连朋友聚会、外出吃饭总要点带土豆的。连涮羊肉也少不了一盘土豆,有的朋友取笑说:“真是个土山药蛋。”

现在土豆被称为绿色食品,据听说还要替代主食。20年前,原文是这样写的:“近几年来山药可值钱了。秋天一到,各地客商都来收山药。经济效益可观。还有的人购买了加工淀粉的机器,把山药洗干净,一大桶倒进去,眨眼功夫就碎了,再也不用拿那个礤子礤了。”

近些年来,家乡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闲置的土地没人种。听说来了一帮美国人种肯德基用的土豆。到秋天,美国人把不大不小的土豆收走,因为人家要做薯条和薯片,要求土豆的大小要匀称。剩下过大的和小点儿的土豆都在地里搁着,村民们也懒得去捡,就在地里自生自灭沤粪了。

岁月如梭,转眼40多个春秋。儿时的快乐只能定格在记忆中,留在梦里……

 

三、秋收

 

前几天,一组农村秋收的照片,刷爆朋友圈,同时也勾起了我对秋收的记忆。

大集体那会儿,到了金秋八月的农村,湛蓝的天空像泼了釉的瓷器,干净明亮。金色的阳光明晃晃地倾泻下来,空气清新纯净。杨树的叶子由翠绿变成墨绿。田间,大片的玉米地里,秸、叶已泛黄,干枯的玉米飒爽地站成一排排,一尺多长的玉米棒子,扯开皮,露出了一排排大金牙。土豆地里,土豆苗已干枯,隆起的地皮到处是纵横的裂纹,像及将分娩的孕妇。那大圆盘似的向日葵沉甸甸地垂下了硕大的头颅,再也追赶不动太阳了。

早晨,天还没大亮,鸡鸣狗叫,生产队的驴猛猛发出一嗓子浑厚而悠长的叫声,那声音高亢雄壮,荡气回肠地在村子里回旋,唤醒了沉睡中的村民们。只见女人们先起来倒尿盆,查看猪、羊圈,抱柴禾做早饭。此时整个村子的炊烟在村庄上空浮动、环绕,犹如一副水墨画。全村的早饭大致都是酸粥,一盘咸菜或一小碗油炸辣椒。村民们讲怪话:辣子抹粥——挺兜,意思是好吃极了。

吃过早饭都下地干活了。只记得大集体时代,到了出工时,生产队长扯开嗓子绕村里喊一遍:“出——工——了——。”于是人们带着工具出发了。那时是记工分,一个壮劳力出一天记十分。为了挣得工分,几十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孩子,只要能扛得动工具的就都出动了。根据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估摸着计个三分五分的。

玉米长的比人还高。割玉米的男人们往手心吐口唾沫,再搓搓,左手握秆,右手挥镰,“咔嚓——咔嚓——”的镰刀声过,玉米杆带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倒下了。掰玉米是女人们的营生,半蹲半坐在刚割倒的玉米秸秆上,撕开玉米棒上的皮,把金黄的玉米棒子用力掰下来,稍不留神,手被划出一道道血口子。

偶尔碰到一株尚未枯竭的玉米秆,一刀砍下来,削去外面的硬皮,咬一口真比现在超市卖的甘蔗好吃,甘甜水份足,真是沁人心脾。

收玉米时也离不开烧烤玉米吃。村里那些小青年做个架子,下面烧一堆柴禾,玉米放在上面烤,到处飘散着烤玉米的香味,让人馋涎欲滴。吃的一个个黑眉瓦道,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70年代,我的父亲率领着用现在流行语是他的团队改造盐碱地试种水稻成功。秋天,人们收割着丰收的稻子,那笑意漾在脸上幸福在心里。现在,家乡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都是机械化操作。家乡盛产的“四村大米”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

秋月朗照,大路上人马喧天,赶马车的汉子赶着满载而归的马车、牛车或驴车,唱着信天游,男女老少有的跟在车后,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说说笑笑回家了。

农村的夜晚热闹极了。人们把电灯拉出外面,灯被各种蚊虫围绕着。家家户户都是煮土豆、蒸葫芦的味道弥散着满村都是。村东头的水塘边,青蛙挨挨挤挤的,蛙鸣声此起彼伏,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大集体时的秋天,收玉米、割葵花、刨土豆、起甜菜……一桩桩、一幕幕秋收的景象,呈现的是大集体时的生产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里程碑上,成为永久的记忆。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