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0348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龙泉怀古(胡富健)

点击率:5610
发布时间:2018.08.27

龙泉怀古

胡富健

    龙泉古村像一幅山水画,古朴典雅,时而温婉清秀、时而豪放豁达,盎然于大雷山深处。

   我们不是当年抗日武工队员,不需要秘藏隐行,却也在曲折中盘桓穿梭,从平坦一步一步走向了崎岖。来到这个远离尘嚣,距离临海市区几十公里的高山小村(海拨560多米,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0多人),迎接我们的是绵绵细雨,以及若有若无的鸡鸣狗吠,让人顿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感叹。

   细雨披薄纱,带来的是雾里看花,若隐若现,一派朦胧之美。见过村东石砌的迎宾亭,过路廊,但见村子北高南低,依山傍水,奇峰环列。据说陈氏先祖途经此地,看到村前面有一座像龙船一样的山,村中有棵高耸入云的枫树,感觉这里就像一艘龙船,认为是个风水宝地,于是择地盖房,就此安家,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将此唤作龙船。

   井是生命之依靠,水是生命之源。古人将离开故土打拼谋生,称作背井离乡,说明这井与生养的村庄是紧密联在一起的,从古至今,有村子就有水井,特别在水乡江南。果然,在村姑热情的引领下,在村西见到了“泉井”。“泉井”始建于清朝,是村内重要的水源,现用水泥覆面,并砌了四眼相连通的井口供人取水,其下方围了个两三米见方露天的池子,周边用石板敷设,是村民们清洗衣物、蔬果的好去处这时有两三妇孺在说笑着洗衣濯菜。溪水在旁淙淙流过,带走枯枝落叶,将污秽沉淀,只剩下一片清静。据说,这里的泉水终年不干,就是最旱的日子,也是一汪清水。相传有一年天下大旱,周边村的泉水全都干涸了,只有“泉井”还有水,拯救了无数的村民,村里人便把这泉称作龙泉,我想这村名应与此相关吧。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乡土文化的根。踏进陈氏祠堂,历史在此沉淀。祠堂的戏台已经倒塌,几条朽椽挂在梁上,无声地吊着远古时光。唯有那些飞檐斗拱和粗壮的骨架,隐约可寻曾经有过的辉煌。大门与厅堂之间,杂草长了半人多高。已难觅戏台后壁那“无矣教也”四个大字。在那个年代,戏文是百姓做人最好的教科书。每年大年初一,陈氏族人都会汇聚到宗祠,祭拜祖先。从保留下来的宽宽的祭台,可以看出当时这里是多么的气派。

   村前有一条通往天台寒山寺的古驿道。曾经的交通要道,在公路没有修通之前,村民们就是从这里走向山下的世界。眼下,青石板铺就的台阶被草木虚掩,纷纷的行人圆润了尖锐的棱角。溪水静静流淌,古道交汇一座古桥静立,那模糊的石碑应该是文明的古老印记。古道的身后耸立着一座门楼,人称“城楼”或“了望台”。站上门楼,让人颇有一番占山为王的感慨。村姑说,倘是天气晴好,可清晰地望见山下棋盘一般的田野,以及田野上成片的茶园杨梅林映现的村庄。

   古老的龙泉村,随处氤氲着一份古朴的气息。全村几乎看不到一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建造的房子,有的都是一幢幢一间间上了年纪的老屋。这些老屋,年长的有几百岁,年轻的也近百岁。它们就像依然生活于斯的老人,显得益发的沧桑,褶皱悄然印上了脸庞,石墙斑驳,灰瓦出松,院落破败,残草萋萋,透射着一种刻骨铭心的苍凉美。有些院墙外刷着红色的标语,大多是文革时的口号、语录,有的依稀莫辨,有的清晰可见,无不让人感念那时的氛围。面对这些老屋,我仿佛看见了自己记忆中的老屋,那门,在风中摇曳、颤抖。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老屋度过的一幕幕,都幻化成了金色的回忆,如水般的温软、甜美与静谧,让人一念即暖!

   徜徉在雨中的龙泉村,我的思绪也淅淅沥沥起来。每个村都会老去,每个人都会老去,每座房屋也都会老去,现代人总在纠结,是把老屋留在现实中,还是记忆里?老屋其实是一种象征,留给岁月,留给游子。老屋是乡愁,守护着一方净土。每当黄昏时刻,村里人都开始忙着做晚饭。那袅袅炊烟,在小山村肆意蔓延,铸就最烟火的人间。闻着这炊烟的味道,一代复一代,岁岁又年年。不管身在何方,心中有多彷徨,只要看到、想到家乡老屋里溢出的炊烟,便会重新拾起希望,踩着斜阳,走向远方。

   村后那座拱起的山峰,树木茂盛,村民称之“狮子炮头”。向西眺望,可以看见大雷山主峰,可惜我们是冒雨赏景,前瞻的只能是白茫茫一片烟雨迷蒙。我想,山峦的层迭起伏,以及南方秋冬季节特有的苍翠墨绿,这雨雾是无法抹去的,它遮盖消磨掉的终究是自己,而生活其间的人们依然是这里的主宰,永远在此行动的是大自然中不屈的人类,人们最后会拔云见日,阴蒙的天空又能奈何得了?所以雨雾并没有影响到什么,所谓瑕不掩瑜是也。只是被折断的光改变了它的路径,被掩埋的喧嚣声不留痕迹。阳光早晚还会再来,好天气终究会出现,那些雨雾中徘徊和郁闷的灵魂,请敞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吧,拥抱当下,拥抱自然随性的山村吧!

   我们无意间走进这片宁静的村庄,不知有无惊扰在此沉睡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文明?当我们返程上车之时,发现迎宾亭变成了送客亭,其亭柱上的一副楹联云:“清风野调留行客,明月乡心照坦途”,这亭就像“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营造的趣景,假以不同的句读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我想这样的句读,其实就是我们各自的内心。虽然我不是这个风雨中的归人,就当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吧!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