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565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天籁,挤进了一个少女惨痛的心(外二篇)王惠琼

点击率:4743
发布时间:2018.07.02

    有的人愿意徜徉在细雨潮湿的诗韵江南,有的人向往苍凉辽远的佛地西藏,有的人喜欢置身于喧嚣忙碌的都市。每个人的心田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葛覃的心中也有一片属于她自己的风景。那里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山坡上翠树牵连着草藤,草藤缠绕着枝干。一阵山风吹来,像青龙出海,似绿浪翻腾。开阔处,藤攀藤、叶挤叶,像铺上了一层翠绿色的大地毯。

    应该是进入梅雨季节了吧?要不然窗外的雨不会这样缠绵不绝。雨,落在落寞的青瓦上,汇成雨帘从屋檐滴落到地上。爬满院墙的常春藤,还有墙角那一树树的芭蕉,都被雨水冲洗地青翠透亮。缅桂馥郁的芬芳湿漉漉地从木窗的缝隙间挤进屋里,扰得她那本就不甘平凡的心更加波澜起伏了。她干脆放下手里的衣物,起身走到窗前,掀开木质格子窗,任细雨微风,拂过面颊,掠上发梢。远处那片野葛藤也该笼上淡淡的雨雾,淡淡的甜香、淡淡的惆怅了吧?

    “覃覃,下这么大雨,咋不关窗子呢,小心着凉了!”

    “阿妈,你咋过来了?哎呀!鞋子都湿透了。”葛覃把阿妈拉到床边坐下,脱下她湿哒哒的鞋子,“阿妈,快把脚伸进被子里焐焐。”

    “你明天不是要回家去吗,我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阿妈,您说这天什么时候才放晴呀?雨再这么下下去,人都要发霉了,该洗的衣物我都还没有洗完呢。”

    “你把衣物收拾好了,等天晴了我洗了给你好好晒晒。出来这么久了,安安心心回去陪你爹娘几日。”

    人的一生会有数不清的相逢。有的相逢只与过去做个了断,不与未来有纠缠;有的相逢只是片刻,却需要你怀想一辈子。就像那片野葛藤,遇上采葛条、赏葛花的人是缘,遇上伤害幼苗的蟋蟀、蚕食叶片的金龟子、摧残花瓣的斑蝥也是缘,遇上翩飞的蝴蝶、辛勤的蜜蜂还是缘。经历几番缘聚缘散,野葛藤就能结出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硕大葛根。

    葛覃与房东阿妈也结下了母女般的情缘,但是她仍然放不下对那片长满野葛藤的山坡的思念。现在该是紫葛花开满山坡的时候,她要回到那里,回去祭奠那段逝去的岁月,拾拣那些割舍不下的情缘。

    穿行于小镇热闹的集市,隔着门前的木栏杆,葛覃仍然可以看出门外摆着的大大小小的烟筒和门里那个身着七彩服饰,怀抱烟筒的女人。她曾经光洁的脸面被岁月无情地刻上了一道道波折的纹路。五彩斑斓的花米饭,带着长命百岁的祝福,五谷丰登的庆贺,六畜兴旺、生活幸福、生命如花的心愿,热热闹闹地聚集在街市的两边。    一簸箕、一簸箕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两排开得旺盛的七色花。换上七彩服饰的葛覃已然融入了街市,提着各色果品穿行在人群里,陌生而又踏实的情绪交替支配着她的意识。眼前的面孔大多是陌生的,街头巷陌、店铺摊前又触目都是记忆。她不想碰触,逃离一般地来到爹娘的坟茔前。

摆好丰盛的果品,磕头,悼念。

    葛覃倚在坟边坐下,遥望着对面山坡上的野葛藤。一阵芳香袭来,弥漫在周围的空气里。葛藤间穿梭着两个采葛花的少女。年轻而活力四射的身影在葛叶、葛花间时隐时现,偶尔也会漏出两张如花的笑靥,似粉桃,白皙、粉嫩。

    “阿覃,将来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我会找到一个我爱的人,采葛,织布,耕耘,收获。一起守候着葛家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莫莫,你呢?”

    “我有些厌倦了这里,想独行天涯。”

   葛莫莫的欢乐里永远带着忧郁。她是吃百家饭,穿千家衣长大的,面对善良厚道的葛家沟人,心里是道不尽的感激之情。这份感激让她觉得对谁都该谦卑,包括葛覃。除非葛覃不依不饶地耍赖,要不她从来不越雷池半步。

    理想与现实永远是一对不和气的兄弟。那场惨绝人寰的泥石流无情地将葛家沟人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一瞬。

    葛覃一直在延续着他们的生命,继续着他们的旅程。

    行走于漫漫的红尘陌上的人,都需要一份信念来支撑。有了它,心才有了停泊的港湾,那些蠢蠢欲动的小情绪也才得以羁縻。否则,这红尘的风烟,早晚要迷离了你的双眼。

    山里的雨,说来就来。葛覃端然地坐在墓旁,倾听着这满山遍野的雨声,天籁般怡然。


憔悴为谁而生


    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暂的,是富有诗意的。围绕他短暂而诗意的一生,三个女人活出了三种不一样的人生境界。王国维先生从古代几位大词人的词作中摘引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名句来剖析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我觉得它们更像是张幼仪、陆小曼和林徽因的人生写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是张幼仪。“西风凋碧树”,既为登楼即目所见之景,又可能是昨夜通宵难寐,卧听西风残落叶的伤情。景是萧瑟的,人是孤独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固然有独自登高望远的苍凉寂寞和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而这空阔无边、毫无阻隔的境界却又给人一种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这是一种历经沧桑却毫不纤柔颓靡的人生境界。

    在徐志摩活诗意的一生中,张幼仪是那单调、乏味的一笔,而她自己却说,她的我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前和刚到德国的那些年,张幼仪是担惊受怕的,她怕离婚,她怕做错事,她怕得不到徐志摩的爱,凡事委曲求全。而当所有的怕都迎面袭来的时候,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别人的怜悯,搏不来美好的未来。离婚后不久,张幼仪进了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就读幼儿教育,继续了中断多年的读书梦想。回国后,曾在东吴大学担任了一个学期的德语教学,后来开办了上海首家服装公司——云裳服装公司。她还出任过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负责国家社会党的财务管理。她的一生可以用徐志摩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个沉浸在孤独之宝藏中的心灵,就像一颗棱面绚丽的宝石受到日光的射击。灵魂之奥秘将瞬息激发出含有不能想象的辉光的可见形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陆小曼。在追逐诗化生活的道路上,她是心甘情愿为之备受折磨,即使形容枯槁、心力憔悴,也决不后悔。这是一种热烈而执着的人生态度。它需要一种燃烧自我的激情,一份舍弃富贵名利的执着,一股承受一切指责而毫不辩解的勇气。

    陆小曼是画家,擅长戏剧,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她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胡适称赞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可是陆小曼说,徐志摩能真正的了解她。她也认识他是一个纯洁天真的人,她要还给他一个整个的,圆满的,永没有给过别人的爱的。于是,陆小曼背负着无数的谩骂和诋毁,选择了和徐志摩在一起。

    为了与王赓离婚她做了流产手术而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在她与徐志摩的婚礼上,梁启超告诫她要“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对于徐志摩的死,陆小曼更是遭到了各界的声讨,都认为是她的铺张害死了徐志摩。她默默承受着一切,她在家里挂上徐志摩的大幅油画像,每天在像前供上鲜花、水果。后来她出版了两本有关徐志摩的书,一本叫《爱眉小札》,一本叫《志摩日记》。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素身裹衣,闭门不出,谢绝一切比较阔气的宾客,再也没有去舞厅跳过一次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是林徽因。林徽因在与徐志摩相识相知之后,一个华丽的转身,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在她的身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她的人生既是诗意的栖居,又有脚踏实地的探求。

    在对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上,她是传统的。她在写给胡适的信里说道:“我受的教育是旧的,我也编不出什么新的人里,我只要‘对得起’人。”她懂得父亲的厚爱,选择了梁思成。新婚之夜,面对梁思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的疑问时,她说,这个问题她要用一生来回答。她也懂得张幼仪的辛酸,能够读出她眼睛里的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她选择离开徐志摩。她的这一选择是那么地坚决和不留余地,以至于张幼仪都不能理解。

    在处理爱与被爱的问题上,她有西方人的坦诚。她坦诚地告诉了梁思成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的苦恼,也能够坦诚对待爱她金岳霖和徐志摩。这样既摆脱了情感上的无谓挣扎,有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理解。

在生活和事业上,她是智者和强者。她说,我不会以诗人的美誉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她没有将时间消磨在琐碎的市井杂言中,而是全心全意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与家庭生活中。这不但让所有非议成了碎片,也成就了她“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的美名。

    生活在民国的这三位女性,她们各自的事业都是成功的。徐志摩的豪迈的诗人气质将她们纠缠到了一起,世人难免要对她们做一番比照和评说。然而,生命本身存在差异,但不分优劣。生命也因为千差万别而异彩纷呈。


年味,在怀恋里摇曳


    窗外,元宵节的气氛随着烟花爆竹的渐渐稀少,走流程一般的年在走完最后的程序后宣告完结。而儿时那些关于年记忆犹新的往事,却浮上心来,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那些年,浓厚的年味是从做新衣、新鞋开始的。过去兄弟姐妹多,衣服大多是大的穿了,小的接脚穿,但是每年一套的新年新衣还是必须有的。时间刚刚进入腊月,母亲便开始张罗着给全家老老小小八口人准备新衣裳了。起初的新衣都是靠母亲一针一线细致缝制的。后来,队上一位会裁剪的大姐买了一台飞人牌缝纫机。于是,将近年底,她家便门庭若市,熙熙攘攘。要想请这位大姐做新衣服就得赶早。母亲总是早早地带着我们选了布料去请大姐做新衣。衣服的款式和做工的精细程度都要比手工的新潮和美观得多。母亲也省下来不少时间。那时的布料多以棉布为主,不外乎是灯草绒、线呢、碎花布、蓝式布等,种类还是很有限的。新鞋是毛布底的。母亲一年四季的劳动之余都在打壳子,下鞋样,纳鞋底、做鞋面,缉鞋边,上鞋底。

    腊月上旬刚过,二表嫂约了母亲合伙推豆腐。推豆腐也是一件磨人的活计,前前后后要两三天的功夫。推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拣豆子。将豆子倒进筛子里,或筛或簸,将豆子里的渣子和细沙子清除出去。然后再一遍一遍仔细的挑选,将发霉的、压烂的、干瘪的和没能过筛眼的小石子一一挑出来,剩下的都是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的豆子了。推豆腐的第二道工序是泡豆子。推豆腐的前一天,用大缸将豆子浸泡上。第二天一大早将大灶上的火点燃,先烧上一大锅水。母亲和二表嫂就用一条长凳支上小石磨,一人坐一边轮流推磨、下豆子。我偶尔客串一下,不过几下子,就没了兴趣,手臂也酸得动弹不得。母亲总是充满怜爱地说,都是些公子货。豆子磨完,就要进行第三道工序滤浆了。先将豆渣浆用开水按照比例稀释。这时候我就必须上场了,和二表嫂一起牢牢拽住砂布的四个边角,然后把稀释好的豆渣浆倒入砂布的正中,我们均匀摇晃砂布,母亲则要用力的挤压砂布兜,直到挤不出水为止。砂布里剩下的是豆渣。豆渣还可以掺上豆瓣做成另一种美味的食物豆豉。第四道工序是煮浆。把过滤下来的豆浆放置于大锅里加热,然后倒进铺好砂布的大小簸箕里,将砂布的四个角对角打结,压上石磨。第二天早上洁白鲜嫩的豆腐就成形了。一刀一刀划成大小合适的四方块。形状规矩一些的,一块挨一块放在铺着松毛的提篮里,上面再盖上一层松毛。过些时日,就成长了毛的臭豆腐了。臭豆腐可以煎着吃,也可以蒸着吃。还可以蘸了白酒,裹上盐巴辣椒面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坛子里,就做成了别具风味的卤豆腐。形状不规则的,就留下来,捏细做成豆腐圆子。杀了猪以后,接来旺子,掺上一点碎肉,就可以做成血豆腐了。

    宰猪是过年的大事儿。那时候,年底是必须要宰猪的,因为每家每户都要向国家上交半头猪,然后得到一张单子,吃自家养的猪肉才算合法。所以吃宰猪饭成了腊月里最隆重的一件事了。它既是一种仪式,又像是一种证明。那几天感觉就像我们小孩子过家家。几家人的桌椅板登、锅碗瓢盆都凑到一起,从这一家搬到那一家。我们则可以在这家那家之间窜来窜去,真觉得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请客完毕,就该各家准备各家的年货了。酥酥肉是我最乐意围观的事了,围在锅边可以趁热吃上几点。那香脆满口的感觉一想起来就直咽口水。另外过年还需要做溜蛋皮、蒸鸡卷、做蒸肉、烧白等菜品。这些年夜饭上的高级菜肴都是平时不大进厨房的父亲亲手做的。剩下的猪肉都要腌上,那可是庄户人家一年的油水。

    掸尘也是年前的一件大事。过去住的都是土墙青瓦的老屋,密封不好。楼杆上总散落上曾曾尘埃,还会悬挂着一些诸如蜘蛛网一类的虫窝。母亲总会选择一个离除夕最近又不与所有家庭成员的属相相冲的日子,完成掸尘的工作。掸尘这一天,先要将屋内的小东小西用筛子、簸箕装好,端到院子里。我们负责用抹布把这些东西擦干净。母亲则戴上头巾、手袖、口罩,围上围腰,拿着大竹扫把,把楼板、楼杆、墙壁、地上的灰尘、虫窝一一清除干净。我们把供桌橱柜擦干净,再把那些小东小西放回原处。然后把大门擦拭一新,贴上门神,喜迎新年。掸尘和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山海经》则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轮到洗长白菜的时候,年就到了。通常是大年三十的早上,去菜地,割来青菜、白菜、葱和蒜苗。在大门外摆上三两个大盆,姐妹们打水的打水,削菜的削菜,拣葱蒜的拣葱蒜,刮姜的刮姜。很快就可以洗出一两大簸箕的白菜来。过年的白菜是不能用刀切的。据说,元朝的时候朝廷为了巩固政权,每个村子只允许使用一把菜刀。平日里轮流使用尚可,可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忙着做年饭,一把菜刀显然捉襟见肘。为了赶时间,大家就用手三下五除二撕下菜叶进行烹煮。而实际上长白菜里除了白菜以外,还有青菜、葱、蒜。它们蕴含着清清白白做人、儿孙聪慧健康成长、新的一年常吃常有等祈祷和祝愿。

    年夜饭就是过年的重头戏了。吃年夜饭有很多讲究。菜上桌子以后,要先打醋滩。父亲将事先烧红的鹅卵石、铁器拈到盛着柏枝、皂角的盆里,端盆在前,大哥提着一壶热醋紧紧跟随。每到一个房间,就倒上一些热醋在盆里。父亲嘴里念念有词,迅速在房间里转一圈。所有房间全部绕完之后,将盆里的东西统统倒在大门外的门槛边。然后把所有的菜、饭,一样拈一点喂狗。因为狗辛辛苦苦看了一年的家,过年了就该先犒劳犒劳它。最后全家人才围坐饭桌前开始吃年夜饭,不能到场的亲人,还要摆上一副碗筷,以示一家人团团圆圆。

    年夜饭吃过之后,小孩子们,急不可待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换新衣、新鞋。另一件事就是等大人们收拾完杯盘之后打围。打围就是抓骰子,抢奶奶。周边的邻居都聚在一起,围坐在一张大桌子边,叫红!红!红!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孝道教育,也是对来年红红火火过日子的祈祷。

    这些年味随着父母长辈们的老去渐行渐远,而在我的记忆中却日渐凸显,时常回味……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