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35737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空不是没有(许雯丽)

点击率:4837
发布时间:2016.06.14

许雯丽


空不是没有


  如果火焰走过的地方,有什么东西毁灭了,有什么东西消失了,有什么东西成灰了,那一定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如果火焰走过的地方,有芳草青了,有花儿醉了,有果实甜了,那一定是卑微的根依然在呼吸。根,是万物存在的理由,它在空的淡定中衍生万物。

空,不是没有,只是我们的凡眼无法看见。


体 验


  如今,我常常想:假如我现在对生活的体验发生在二十岁就好了,我一定能借助体验读懂所有人的心情,包括读懂前人的智慧。可是,二十岁很苍白,没有什么惊心的体验,也就没有惊心的悟性。

  就在闲花飘落的季节,我突然读懂了《三国演义》中一个神秘的细节,这个细节被我的青春曾经忽略了。

《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中描写孔明因积劳成疾得了重病。一天,他带病出帐,抬头见到天空后,十分惊慌地转进帐中,无奈地对姜维说:“我的命就在旦夕!”

  姜维说:“丞相何出此言?”

  孔明说:“我见三台星中,客星明,主星暗,日月星辰其光昏暗;天象如此,我命可知!”

  姜维说:“大象虽然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祈禳就是向鬼神祈祷消除病魔。

  孔明说:“我虽知祈禳之法,但不知天意如何。……我在帐中祈祷北斗星,若七日内主灯不灭,我寿可增;如灯灭,我必死。”

  这一生动的细节,被归类到迷信之列让我忽略了。可是,这里面却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天让人死,人就得死,这不是迷信,这是科学。人来到世上,每天都在长大,每天都在衰老,每天都在挣扎,每天都在混沌,每天都在经风雨,正因为这样,古人才说莫让年华付流水。

  孔明看到天上的星辰昏暗,就预测自己将要死去。对这一细节,先辈们都解释说是迷信,以至让我的心昏暗了半个世纪。

  那年,在我打了一天网球,第二天洗了几盆衣服,第三天、第四天完成了两万字的报告文学,就在我盖上  笔冒,欲起身之时,站不起来了,我知道这是孔明似的积劳成疾。我眨一下眼睛,脊髓都会刺痛,可以想象抬手、走路是何等的疼痛。我见太阳不再是红色,而是白色。我对我所有的亲戚朋友说:“我要死了,因为我抬头见太阳是白色的,夜晚见星星更是昏暗。”遗憾的是,没人理解我的感觉与体验。

  那时,只要我放弃自己的生命,就是黛玉葬花所唱的“一杯净土埋风流”的结局。假如有一个人理解我当时的 痛苦,我就会放心地死去,但是,没有。没有人知道我死的原因,我感到有一种不明不白死去的冤枉。孔明在死之前,要对姜维诉说。我死之前,茫茫人海,没有人诉说死的感觉,从朋友们的眼神里,我感觉到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于是,我挣扎着活了起来。

  我请朋友四处给我介绍医生,当几位医生被我否定后,我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古老的荷城,它是水域县的县城。

  进到医生家,见书桌上面放《道家与中医》、《穴位疗法》等书籍,我心中暗道:“我有救了”。学过道家的医生,他不会把我当作肉体来医治,而是当作有精神的人来医治。半月过去了,我完全恢复成一个健康的人,而且比过去更健康。我突然觉得自己比过去更清晰,我能读懂过去读不懂得东西。我不会恨人,对人只有同情,同情他们没有觉悟,没有对人生的体验。很多人不是不理解人,不是不懂得关爱,而是他从来就没有一种对关爱与对苦难的体验。

  这位姓胡的女医生,一边给我扎银针,一边和我谈天说地。当一根细细的银针扎进我的穴位,瞬间仿佛有一股火苗,就像火线顺着我的脊髓蔓延,在痛点爆炸,我冰冷的生命热了起来,太阳又渐渐恢复了红色。

这下我明白了,太阳没有变,是我自己变了;天上的星辰没有变暗,是孔明的身体衰绝了,他生命中的五脏六腑的缘分尽了,它们要解体了,孔明要死了。

  这位医生很低调,不轻易向外人说她的中医之道,因为中医需要医生精神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病人精神的参与,需要医生与病人之间的默契,需要双方对生命最本质的体验。胡医生从八家寨医院提前退休,回到家默默地守住优秀的中医文化,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上扎银针做实验,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体验。她提前退休的原因是,一次一位学中医的实习生,说中医师把脉是迷信,对她传授的“体验”全盘否定,她心痛中国文化的脆弱,中医讲究宁静、淡薄,讲究“与世无争”,更讲究体验,于是,她回家了。

  有人认为这是道家的消极避世,我认为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她只有保全自己精神的宁静,才能静心研究中国的优秀文化。

  她一直居住在荷城古老的四合院中,庭院种满了奇花异草,这是中医的环境。

  她与丈夫经常怀念荷城过去的清清碧水,怀念古老的寺庙,怀念有六百年历史的古城楼。她的丈夫说,过去荷城有一座寺庙,里面有一尊大佛,很大。我问大到什么程度?他说:“我们小的时候,三四个小朋友可以到大佛的耳朵里躲谜藏。”佛的耳朵都这样大,身体一定很魁梧,可惜文革时期,破四旧,佛雕被搬到城外烧了三天三夜,烧完了。

  胡医生接着说:“过去荷城的水很清,可以看见小鱼在河底游来游去。”

  如今,她家的四合院没有了,开发商在她居住的地方盖了高楼,现代生活与历史在宁静而繁华的岁月中,向前走着,就这样走着。

  我,在幸福与困苦的交织中体验着人生。


听命湖与风水


  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用科学的思维去认识,不要给它戴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就野蛮地给予否定。一次,我看完央视十套播放的“云南听命湖”节目,激发了我写此文的冲动。

  风水对生命的厚爱是看不见的。

  风水不是迷信,就如同麻将本来只是娱乐而不是用来赌博的工具一样,是被人们利用错了;风水不是迷信,就如同美酒是用来健身而不是用来麻醉神经的一样,是人们自己没有节制;风水不是迷信,就如同美女本来就不是红颜祸水,是因为贪心男人想寻找推脱责任的借口。

  在地球上,风水好的地方和美女一样,不多。人类为了争夺美女,不知道毁灭了多少美女?人类为了争夺风水宝地,也不知道毁灭了多少风水宝地?于是,人们想到了人造风水,在一些高楼前围个水塘就算好风水了;人造美女,垫高鼻梁、乳房就算美女了。

  现在的人越活越疲惫,就是因为毁灭了自然山水,又人造山水。

  曾经在饿饭的时候,我喜欢漫步庭院的花草鱼池间,闲看花开花落,感悟生生死死。后来吃饱了,依然喜欢漫步庭院山水。我的外婆说有精神的人,不管是经历贫穷还是富贵,都一样地悠然从容,一样地干净整洁。

  在工作地,这院落不是预先由设计者规划出的方方正正的院落,而是一栋三层楼的办公楼的右边,与三面自由化建筑之间围成的空隙,形成“7”字形空道,大约五米宽,三十多米长,办公楼的左面空地被街道削去半边,就只剩下“7”字空院了,在高楼林立的时代,这也是一块可以让人透透气的风水宝地。一位退休老师在空地上种满了花草,还在“7”子的拐弯处,放了一个白色的旧浴缸,在浴缸里种了睡莲,放了假山,喂了几条金鱼,让他感到头疼的是,活蹦乱跳的金鱼,放进浴缸几天后行动开始迟缓,色彩黯淡无光,随后就一条条翻肚死亡。这位老师倔脾气,又重新买金鱼放入缸中,给金鱼喂最好的食,但是,不用几天金鱼气息奄奄,不久又死了,一年下来,金鱼死了无数,他怀疑是被人害死的,天天守在浴缸边,守着守着金鱼又死了。

  然后,有人无意间开玩笑说是风水不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位老师真的请人来将浴缸换了地方。浴缸放在“7”字脚下,后有围墙,前有一棵梧桐树,奇怪了,换了地方的金鱼行动敏捷,色彩艳丽,摇尾有力,神情威仪,不可侵犯。

  给金鱼换地方,这是迷信吗?当然不是。原来金鱼缸是放在“7”字的拐弯处,正在风口上,金鱼好似生活在风口浪尖上,生命难以承受一会暴热,一会爆冷的环境,因此就只好死了。

  生活在风口上的金鱼,如同面对狂风恶沙的地方,寸草不生。我在云南珠江源头,看到一种马尾松,因山高风急,马尾松长不高,他的枝条长势几乎是匍匐在地,这是因为马尾松生长的地方,风大水少,虽然说它所在的地方是珠江的源头,但是,因为它所生长的地方藏不住风,又不能聚水,风刮走了,水也流走了,马尾松得势却不得利。俗话说:高高山上一棵草,幽幽深谷一棵树。深谷中的树,没有得势,却得利,这就是风水学中的辩证法。我们经常看到的参天古树,不是长在山顶上,而是在藏风聚气的深谷中。就如同历代高高在上的皇帝长寿者不多,长寿者大多在民间。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风水影响着生命,决定着生命的优劣,而事实上,生命也影响着风水。

  我们走进某个地方,会感到不同的氛围与气息。走进大学校园,我们会感到青春的气息和浓浓的学术氛围;走进寺庙,会感到悲凉清苦;走进官府,会感到煞气逼人;走进公园心情舒展放飞;这些都是人对他周围环境制造出的氛围。如果我的体验会被人误认为带有主观色彩的话,那云南怒江的听命湖,就是人对风水影响的最好见证。

  在距云南片马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神话般的湖泊,人们叫它听命湖。听命湖位于泸水县片马东北部,距离高黎贡山风雪丫口600米的地方,海拔约3540米。听命湖清澈透明,湖水幽深,寒冷如冰,四周森林密布,野生动物进进出出,听命湖之所以叫听命湖,就是因为他能听人的命令,叫他下雨就下雨。过去,凡遇到大旱之年,山下的百姓就准备好祭祀品和雨具,到听命湖畔祈求天神降雨。人们摆好祭品,搭好雨棚,然后载歌载舞,瞬息,听命湖上空便乌云翻腾,风雨随之而来。如果不是我亲眼在中央十套节目中看到记者现场命令湖下雨,还以为是神话。见记者对着晴朗的湖面大声叫喊,下雨,下雨,在叫声中湖面乌云滚滚,一会就稀里哗啦下起了雨。当地人说,到这里只能轻声细语地说话,如果大声叫喊,顷刻间便会风雨交加,冰雹突然而至,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作迷人湖。科学解释为:这都是湖区上空弥漫着雹和水分的浓雾,遇到声波震动,就凝聚成雨和冰雹的缘故。

  听命湖的灵性,让我想到远古时期的人们祭天祈求雨水,不是迷信,那时的生态也许就如同听命湖一样完好,人们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感应。但是,随着自然生态被破坏,祈求雨水的仪式也就不灵验了。

现在的人不听天地的话,天地也不听人的话。反映在生命中,猫不抓老鼠,老鼠不怕猫……

  其实,这都是风水发生了变化,引起生命之间也发生变化的缘故。

  人与自然很多的微妙关系,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就如同我们看不见身体中的骨髓,但是,人眨眼睛这样的细微动作都是依靠骨髓来提供能量的。因此,我们要想生活得幸福,不是靠眼睛,而是要靠科学理念。


静心梵净山


  世间万物都会蒙上尘埃,需要拂扫。

  到了梵净山后,我才感悟到,要想扫除蒙在人心上的尘埃,需要从梵净山的清溪旁走过,需要在梵净山的云雾中穿行,在梵净山七级浮屠前敬拜。

  2009年,在阴历的六月十九,也就是观音生日这天,我又一次走进梵净山,幸运。有人说观音的生日是二月十九,说得没错,观音有三个生日:男性观音从印度来到中国后,在阴历二月十九这天魂魄附在妙庄王三公主身上后,变成了女观音。后来三公主的父亲不让她学佛,命人将她活活烧死,六月十九这天,她在涅 的痛苦中得到新生。九月十九这天她修炼成菩萨,坐上莲花台。观音的三次生日告诉我们,人的肉体会腐朽的,永不腐朽的是人的精神,也就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文化思想。观音转世,不是指肉体,而是一种永不磨灭的文化思想。同时,这还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境界必须经历风霜雨雪、赴汤蹈火的涅 后,才能升华,才能从原始人真正变成人。今天,在观音的第二个生日上梵净山,我希望借助梵净山的洁净,扫除我心上忧郁的尘埃。

  走进铜仁江口,这里的清溪用它清澈、婉约的旋律,引领着我来到梵净山脚下,住进优雅而诗意的梵星宾馆,院子中,一棵盛开的紫薇树旁,有一股刚从地下冒出的清泉,在泉池里冰凉着几个西瓜,让阳光下的我顿感振奋,我用泉水洗去路途的尘埃,进到屋中,窗外的竹林间潺潺水声,如风玲,似古筝,这优美的音乐声伴我在夜间安祥入眠。

  翌日醒来,怀着无尘的心情,乘车来到幽谷深处,缆车等待在那里。虽然缆车将为游人节约七千级台阶近六个小时的路程,但因为怕缆车让梵净山失去诗意,并没有让我感到兴奋。就在缆车腾起的瞬间,我发现刚才是庸人自扰,随着缆车的缓缓上升,我仿佛感到自己幻化成一只蝴蝶,刚才让我一直仰视着的巍峨高山,瞬间在我的俯视之下,变成莽莽无涯的林海。溪水,飞瀑,让林海禅意悠悠。飞翔的感觉让我觉得二十分钟很短,七千级石阶被缆车跨越了,诗意便从后一千级石阶开始了。

  眼前的浓雾,让梵净山的景致变成一幅水墨画,在画中,我随上山敬香的人流过了万宝岩、静心泉,来到承恩寺,这里香火弥漫,无法进入殿堂。我从殿堂后侧拾级而上,来到蘑菇石、万卷书岩、天印石、九娘洞前留影,这时的雾已经变成密急的雨,衣裙湿了,头发湿了,相机湿了,但我很畅快,因为我感觉到眼前的雾雨是清甜的,仿佛是观音菩萨用杨柳枝蘸净宝瓶中的甘露洒向梵净山的,得到这甘露的润泽,心里变得异常地快乐。观音手中的净宝瓶好像人的头、颈、腹,意味着这无色透明的净水是从人心里修炼而来。梵净山顶的雨露让我恍然大悟:江口的水是这样的清澈,原来是从江口人的心灵中流出来的,没有江口人用心呵护,梵净山的水早已经浑浊了。观音菩萨手中的杨柳枝象征新生不死,只要人心中有杨柳枝,溪水即使已经流过红尘,永远不会死去,永远不会污浊。于是,我在山顶伸出双臂拥抱了眼前的甘露,在沐浴甘露的时候,我感觉到神清气爽,仿佛变年轻了,真的,这种感觉很美妙,简直无法形容。

  身边的游人因为雾的涌动,雨的密集,看不见天地间的颜色和景象,深感遗憾,行色匆匆。而我却感受到了无色的空寂,摆脱无色的烦恼,心变得很静。在匆匆下山的人流中,我发现路旁有一座佛塔,寂寞在草木丛中,暗自感叹:僧人生前孤独寂寞,死后依然这样的冷清。一向对佛塔中埋有舍利子的神秘向往,让我离开人群,来到塔前,眼前的佛塔是用原生态的石头砌成,十分朴素,没有任何文字。现代人在塔旁立了一个牌坊说明:佛塔中的僧人是明朝时期的如泰大师,如泰是梵净山妙玄禅派第五代主持。七级佛塔上的苔藓使塔显得古老而静谧,我用几滴晶莹的泪悼念了塔中僧人的舍利子。听说佛塔不埋葬肉身,而是埋舍利子,舍利子五颜六色如珍珠,玛瑙,透明晶莹,只有修炼得道的僧人火化后才会有舍利子。关于舍利子的神秘传说,让我十分地敬重佛塔。舍利,舍利,可能是舍弃个人小利成就众人利益的意思吧。有的人认为舍利子是佛僧的骨头,但有的人做了试验,得道的僧人用最柔软的舌头都可烧出舍利子,这些神秘的东西是我的能力是无法探究的,但是,舍利的存在可能是看不见的思想境界的佐证吧:梵净山的水这样清,森林这般的浩瀚江口人面对喧嚣,是这般的镇定,可能是得到“舍利”的启示吧。

  据当地人介绍,梵净山有四十八座佛教建筑,大多毁于历代战乱。有的正在修复。战争虽然毁灭了庙宇,却没有毁灭留在江口人心中朴素的信仰,这就是对自然的崇敬与呵护。在梵净山四周生活的百姓,大多在家供奉神佛,主要供奉的神佛有释迦牟尼和弥勒佛,二位佛是师徒关系,就如同我国的老子与庄子。其实,供奉都是形式上的东西,只有将佛的意念传承下去,节制人类的物欲,保住青山绿水,才是人类真实的存在。我们不必谈太多的主义,不必为流派争执,只要在梵净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警言中,找到森林和清溪,找到民众清静纯善的心,找到人们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找到宁静与快乐,找到返朴归真的真理,就足够了。

得到梵净山清溪的洗礼,让我的心情变得怡悦平静,轻松坦然;梵净山的雨雾甘露让我理解了“空”的含义:空不是没有,而是随缘;舍利子的神秘,让我找回了一份朴素安详的心情。


                               选自2010年1期《新都市文学》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