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3589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唢呐声里的阿乐(王利雪)

点击率:5290
发布时间:2018.02.28

唢呐声声,那高亢、嘹亮的曲调响在镇上那家老茶馆门前。音乐很活泼很欢快,是一贯的那种热闹欢腾,让人听了会激动会心生喜悦。几个乐手已年长,吹唢呐者像一棵修长的树立在他们中间,英气勃发。他双手紧握着一杆中型的唢呐,两腮鼓起,脸涨得通红。

笙、鼓、唢呐、钗齐奏,这种平时常常在婚礼和葬礼的舞台上响起的乐器,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一时顿住了。吹唢呐的阿乐,以他认真投入的表演,以他精湛的技艺,以他独特的口技给了我强烈的视听冲击,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的民乐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这是几个从香港来的摄影记者对临涣的民间曲艺非常感兴趣,邀请了阿乐他们在那几间百年老字号的茶馆门口作民乐表演。阿乐他们表演的两首曲子是《喜拜堂》和《打枣》,打枣是一首山东的民间小调,阿乐用密子表演了纯熟的口技,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悠扬轻快,令人赞叹。在我国农村,操办红白喜事的时候有一种习俗是请“响”,来助势来渲染气氛,谁家办事如果不请“响”,场面就会显得冷清显得很难看。所谓的“响”就是请一个唢呐班,来吹上几场,喜上加喜,悲鸣也令人绝倒。在这表演之中,唢呐是最主要的乐器,它以独奏为主,其它的“笙、鼓、钗”是辅奏,为唢呐伴奏。相对于西洋乐器,中国的这几样民间乐器噪门大,穿透力强,感染力强,唢呐班子一上场,方圆几里都能听到声音。更有趣的是,在中西乐器对决中,唢呐一吹响,瞬间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傻瞪眼,足见唢呐曲的超强震摄力。

我知道,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全国有20多个民族有吹奏唢呐的传统,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大喜大悲的情绪。

北方地区的农村更喜欢吹唢呐,而且唢呐历经千年,在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民间艺人手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品种繁多,有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海笛等,不同的唢呐吹奏起来,声色各有不同,适用的场合也不同。中唢呐音量适中,音色柔合,尤适用于歌伴舞;大唢呐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不同地区的唢呐地域特色显著,比如陕北唢呐、徐州唢呐、砀山唢呐、临涣唢呐等。唢呐的技艺过去主要是靠师徒的口耳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了唢呐吹奏的专门乐谱。在唢呐的传承中,有一种独特的方式,那就是家族唢呐,目前传承历史最久的安徽灵璧县菠林村周家班是一个七代传承的唢呐家族,国家级非遗“菠林喇叭”的传承者,他们曾经在欧洲各大音乐节上表演中国的乡土音乐唢呐。和其他的民族乐器一样,唢呐也有自己的十大名曲,吹奏技巧最复杂、难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唢呐独奏曲是《百鸟朝凤》,表现的是百鸟和鸣的欢乐场面,旋律热情奔放,模拟各种鸟鸣,而电影《百鸟朝凤》中,吴天明导演根据电影的需要,把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改成是对德高望重的死者的致敬曲,苍凉悲沉。

27岁的阿乐唢呐之路开始于15岁那年,而阿乐对唢呐的兴趣、热爱与父母有关,他们都是民间艺人。阿乐的母亲5岁时学唱豫剧,父亲9岁学吹笙。阿乐出生后,父母也常常跟随当地的唢呐班去演出。北方的农村有事要请“响”,有需求就有市场,民间有许多唱豫剧、唱大鼓、唱泗州戏的艺人,也有一辈子专门吹唢呐、笙,敲鼓、敲钗的艺人,就以串红事白事的场子谋生。那些年,民间艺人的收入不高,地位也低,不被社会尊重。父母演出时,阿乐假期里有时会跟着。每次父母演出完就能跟着吃上平时难得的美味食物,他觉得很开心,长期耳濡目染,他对乐器产生了兴趣。15岁那年,阿乐在初三上学期时决心下学去学乐器,阿乐提起当初下学的原因,有点自嘲,“那时纯粹就是想早点挣钱,替家里分担点,另外因为演出能吃上好东西,想吃点好的。”有点心酸,又很坦白,可是在那个懵懂的年龄,决心做一件事情时,谁最初的想法又高大上呢?

阿乐的决定让父亲勃然大怒,吹笙吹了三十年,登台演出无数次的父亲深知这一行的艰辛,坚决反对儿子从事和自己同样的行业,地位低,收入低,辛苦又伤身体,阿乐也错过了学艺的最佳时间。可是不谙世事艰辛的阿乐哪里能懂得父亲的苦心,执拗的少年坚持自己的想法,父亲则发誓他死也不会同意儿子走自己的老路。那年冬天,爆怒的父亲关上了院子的大门,把阿乐剥了个精光,一件衣服不留,把阿乐按倒跪在了院子里。寒风凛冽,倔强的少年不肯改变决定,全身冻到失去了知觉,屋内父亲又怒又心疼,却不知如何让儿子改变心意,父亲揍了阿乐一顿最后还是投降了。赢了的阿乐满心喜悦,后来却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揍过他之后在屋内痛哭了一场,那眼泪中的痛苦与担忧,那时的阿乐并不懂。

阿乐开始了学唢呐之路,父亲的要求很严格。最初在家里由父亲引导熟悉最基本的发音技巧,练习最基本的指法。父亲不是专业的唢呐手,但是乐器之间是相通的。学艺之路的痛苦,是天真的阿乐根本想象不到的,他单纯的以为乐器是非常简单的,简单的学学就可以登台挣钱,深入进去才知道那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那时的训练从早上三点半开始,年轻的少年开始走上一条艰辛的学艺之路。唢呐的学习没有任何的捷径,必须真刀真枪的一步一步练,不能有任何耍滑。练憋气,最初他只能憋上十秒,后来慢慢延长到一分钟,27岁时阿乐已能自由控制时间;练换气,放上一碗水,用一根吸管吹泡泡,水泡大小要均匀,要不间断;练指法,练发声,嘴疼,腮疼,手疼、缺氧头疼……

阿乐的学艺从家中开始转移到涡阳的一个私人唢呐学校。二百多名学员,每天早晨三四点在无人的旷野里开始训练,早上练到八点,每天练习一个发音,齐吹,同样的声音每天吹成千上万遍,每天下午三点到六七点,练习一个指法,练习同一根手指抬起放下,练习准确与速度,一根手指抬几千次。枯燥,痛苦,嘴疼,腮疼,头疼,手疼,拿不动筷子……同期的两百多名学员,忍受不了痛苦的练习方式,很快离开了一半。一次,夜色里,照例是老师让吹单音时,阿乐实在是嘴疼得受不了,又觉乏味,就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不幸被老师巡视时发现了,除了一顿训斥,他还受了严厉的惩罚,上午八点的训练结束后,不准吃饭,一个人站在旷野里,一直重复练习同一个发音,直到十二点。倔强的少年心里漫过了无边的痛苦与绝望,萌生了退意,原本以为简单的学艺却是恶梦般的魔鬼训练,难以忍受,可是当初是自己死命坚持要走的路,无路可退。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一下子掀开了艺术之路最真实的一面,学艺之路只是看上去容易。最痛苦的十天基本功魔鬼训练之后,后来的吹奏学习就轻松有趣多了,除了学习老师指导的曲牌之外,阿乐还刻苦练习他父亲给他搜集的几十个乐谱,两个月之后阿乐从学校毕业了。

以前,唢呐的拜师学艺中,规矩很多,“三年满,四年圆,五年再挣一年钱”,三年学艺初成,四年学全,第五年挣一年钱孝敬师傅,才算出师。到了阿乐学习唢呐时,这些老规矩基本上都撤了。父亲的一个朋友听说阿乐学会了吹唢呐,便在一个喜事的舞台上,让阿乐亮亮相,初登舞台的阿乐不会害怕,有的是即将挣钱的兴奋,一曲终了,老艺人纷纷给予肯定,父亲的朋友当初对他的鼓励,十多年后,阿乐还清晰地记得,“大侄子,吹得不错,好好干,会有出息的!”阿乐拿着那一天的报酬——四十元,坐上了朋友的摩托车回家,2006年的那个夏天,阿乐手里紧紧握着四张十元的钞票,看了又看,生怕它不翼而飞,摩托车飞快地驶向家,后座上的阿乐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后来,阿乐就开始是舞台的常客了,他每一次的收入都全部交给了父亲,而父亲把他最初的收入都藏在了影集里,十几年后崭新如初。十几岁的少年终于像自己梦想的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为家人分担解忧,可是那时,他还不太懂唢呐到底是什么。

半年之后,阿乐选择了一个暂停,在唢呐的吹奏里,他有了一些想法,觉得自己会的曲牌太少,觉得有一些吹奏太过单调,进行了自己的改编。他用了半年的时间继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吹奏技巧,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那之后的十年,阿乐一直站在唢呐的舞台上,一场又一场地演出,阿乐伴着他的唢呐在长大,由习惯到热爱,慢慢地体悟到了唢呐乐曲的文化内涵,懂得了一个唢呐手不仅要技艺好,还要人品好,口啤好。遇到丧事,他总是竭尽全力吹好哀鸣曲,让一个生命的离去得到尽可能的尊重与体面。间歇中,他去参加了一些唢呐赛事,获得了一些奖项,结识了一些唢呐高手。他又学习了葫芦丝、笛子、萨克斯等乐器,他在暑假的表演淡季里,去了宿州、杭州,去了一些酒吧驻唱,追逐着自己理想,体验了不同的人生,最后又回到了家乡临涣,又继续着民间的演艺之路。随着直播的兴起,他也开通了直播,偶尔在直播里吹奏唢呐和其它乐器,收获了几百个粉丝,也有一些额外收入。和父辈不一样,阿乐走的是年轻的时尚之路。阿乐有几次萌生了改行的念头,因为舍不得唢呐,又坚持了下去。

唢呐是书写着中国元素的乡土灵魂音乐,每一个唢呐艺人演奏的古老曲牌是无字的族谱,应和人的出生、婚嫁与死亡,令人或闻之欢悦、或听之垂泪,这是中华民族的音乐,是中国人古老的语言。二十一世纪,对于唢呐这一传统而古老的吹管乐器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陈旧的观念改变,过去民间艺人被视为下九流的低贱地位得到提高,所到之处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唢呐班有了自己的舞台车,有了配套的音箱设备,相比十几年前,演出的场合更多,收入待遇也大幅提高。国家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经只能吹奏在民间舞台上的唢呐,帮人谋生的唢呐,登上了更大的舞台,甚至远飘重洋,巡演欧洲,奏响在多个国家的艺术节上,备受外国观众的喜爱,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乡土音乐的魅力。可是,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就像老百姓所理解的请“响”那样,唢呐的声音很响,很热闹,曾经请唢呐班,看重的是吹得好,技艺好,现在请唢呐班标准是唱得好,唱歌的人长得好,吹得好不好没人管没人听。昔日民间的娱乐方式简单,人们听唢呐会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西洋乐器入侵,年轻人更多的喜欢钢琴、吉他等乐器,追求雅,对于“俗、吵”的唢呐如今很少人真正去听,也听不懂,只是看个热闹而已。

阿乐身边同龄的唢呐手有一半转行了,许多年轻人不愿守着收入并不高的唢呐走完一生,他们希望前往大城市追逐更为精彩的人生。也有一些年轻人,看到了商机,随便学点吹奏的皮毛,就组织几个人成立唢呐班挣钱,不管会不会砸了唢呐艺人的牌子。唢呐的学习枯燥乏味又很难,年轻的孩子很少愿意学习,最近几年,很少看到舞台上有更年轻的唢呐手出现。就像阿乐所担心的那样,当他们这一代老的时候,年轻的唢呐手会少之又少。作为父亲,阿乐其实也不愿意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他希望孩子能好好上学,考上音乐学院,追逐更大的舞台。做了父亲之后,他真正懂得了十多年前父亲的盛怒与眼泪,回首十五岁那年为了学唢呐,赤身跪在冬日寒风里的举动,他并不后悔,有了那种执拗那种倔强,才有了他与唢呐之间的缘份。

我问起阿乐的愿望,将来的打算,他说他从未享受过年少轻狂,没有肆意挥霍过青春,很早就步入了生活,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希望过一段稍微轻松的生活。他想接着去参加一些唢呐的赛事,提高自己的技巧,希望能有一个真正的舞台,认认真真地吹自己的唢呐,吹自己所理解的民乐,吹给更多的人听,能有人真正去听,并且能听懂。对于唢呐,阿乐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只是皖北大地上一个最普通的唢呐手,走着的是众多唢呐手所走的路,他的心声也许正是新一代唢呐手的愿望。如今,许多人们曾经熟悉的传统技艺都遭遇到生存困境,一些民族特有的审美特征面临式微,诸如唢呐这样的传统技艺要面对被日渐边缘化的困境,以及这些传统技艺背后“道”的消失。除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外,民间艺人的热爱与坚守、自觉与自信,民众的审美与认可,才能让这一古老的乡土音乐一直响在民间大地上,让千百年来的习俗延续,让唢呐参加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场合,完成生命的循回。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