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166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丹噶尔老街的阳光(王玉兰)

点击率:4139
发布时间:2018.02.08

晴空下,美丽的丹噶尔如薄纱轻笼的少女,静静的依偎在黄河母亲身旁,侧耳倾听着来自西海之滨遥远而又神奇的歌谣,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丹噶尔日夜与湟水为伴,不离不弃,向人们娓娓讲述着那亘古不变的美丽传说,为世人展示她多舛命运后的美丽容颜。

“丹噶尔”,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白海螺,使人不由地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海螺姑娘,这样浪漫传奇的名字,使湟源这座拥有14万人口的美丽县城显得更加神秘无比。在丹噶尔这片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土地上,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在这里相依相偎,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在这里穿越,汉、回、藏、蒙古和土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聚居,因此湟源县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和“小北京”之称。

初夏的五月,在湟源驻足停留了一些日子。期间,丹噶尔,白螺湖,这两个名字在我脑海里忽明忽暗,想去看看老街也就成了我的牵挂。老街与我而言,就像荒漠里饥渴交迫的行走者渴望食物和水一样,我的心在不知不觉中靠近她。关于丹噶尔老街,我很想用心去聆听。

走近丹噶尔老街是在阳光晴好的午后。

老街有东西两个城门。西城门即为拱海门,东城门为迎春门。拱海门右侧“丹噶尔城”字样天然石碑赫然眼前,石碑旁竖着一块“湟源县旅游景点分布图”,上书言简意赅之“湟源简介”,分布图右侧则用不同色彩的线条和图案标注了湟源县政府所在地、县域道路、河流及著名景点分布等,直观、简约,一目了然。

通过巍峨壮观的拱海门门洞,进入丹噶尔老街。拱海门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军事城门的造型,复古却又不失华贵。一条宽约六米、长约千米的石基路面直通向迎春门。街市两旁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等建筑群,一股传统文化的气息和儒雅的学风从远古时代迎面扑来。

不得不承认,老街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美,是不加修饰、不带半点矫揉造作的。日月山的神奇、药水峡的俊秀,宗家沟的深邃,华石山、经房湾的幽静,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般诱惑着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前来驻足,观光旅游和寻根考察。

岁月静好,阳光下的老街幽静极了。幽静的有一些落寞。落寞中更凸显她的朴质优雅。老街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古中又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同行的老师介绍,当地政府于2006年以旧复旧,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和修缮。修缮后的老街青春焕发,以新的面容呈现在世人面前。老街的建筑颇具汉蒙藏建筑文化的风格。这些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多有雕刻和彩绘。寓意独特的装饰图案,街市内经纬交织的幽深小巷,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无不体现出丹噶尔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漫步在商铺、作坊、茶社,安逸、闲适自得其乐。

排灯是汉族民间的节日灯彩艺术,这我是略知一二的,但对于湟源极具特色的排灯我就是个门外汉。老街每户商铺的门头上几乎都悬挂着排灯,同行的老师介绍说,排灯是用来招徕顾客而制作的,是名号招牌的象征,一到夜晚点燃排灯内的蜡烛,排灯便在星空下闪闪烁烁,煞是好看。2006年5月,排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排灯形式、风格迥异,有长方形、卧桥形、扇形、椭圆形等,绘图内容丰富多彩,大抵都取自于美丽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和宗教故事。

霎时间,我的眼前已是华灯初上,一位身着罗纱的曼妙女子,漫步在灯光闪烁的集市,好不悠闲……

丹噶尔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自然而然成为商业、军事、宗教和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名人诗词、美妙传说,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还是庙会、祭孔、祭海,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尚存的小街、衙门、清真寺、排楼、民俗宅院,雕梁画柱、建筑精美,仍不失当年的气场,也为新时期的老街增添了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千年阙歌,吟唱着老街亘古不变的绚丽多姿。

行走在老街,往事早已风化成了旧时的碎片。偶有旅途者擦肩而过,或驻足、或张望。空气中弥漫着茶马古道的驼铃声,钉钉铛铛……在耳边回荡。于是,街市瞬间热闹非凡,旧时的尘土席卷而来。老街两旁保存尚好的商号告诉我们,古时候,这里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据史料记载,为保证丹噶尔的商业贸易,先人们开辟了“藏商”之路。于是,从事贸易的“藏客”的足迹便遍布在西藏、新疆、山西、陕西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使得当地驼铃声声、车马拥挤、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当时的商业贸易也达到高峰。于是,英、美、俄、德等国商人也纷纷在这里开设钱庄和开展金融业务。因此,丹噶尔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商都”。

在老街我第一次见到了洋行。相对于老街内代表湟源文化的石碾、栓马环、石磨、马车以及府衙前的石狮,洋行更让我好奇。

仁记洋行是老街现存的十几所洋行之一。这所英国人开设的洋行是旧中国外商在湟源经商的历史见证。洋行门前路边,一组高鼻梁洋人的雕塑栩栩如生。廊檐的中式风格加上古典的西洋建筑风格,使两层的仁记洋行更加别致玲珑。走进洋行一楼,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古色古香的屏风,屏风背后摆放着一些老物件,做买卖用的工具和办公用品。一楼右侧则是两个站立的塑胶模特,一人身着藏式斜肩皮袄,一人戴着墨镜,身着唐装。据说这就是被老一辈湟源人称为“洋行歇家”的装束。“歇家”专门负责青海羊毛的收购工作。仁记洋行也是青藏地区羊毛、羊皮等货物的贸易中转站。陈列的各种印花税票、外国银行汇票、救国公债以及泛黄的账本,都充分的印证了丹噶尔这座茶马商都曾经的辉煌灿烂。昔日的热闹繁华是属于丹噶尔的。沿着散发着旧时芳香的阶梯拾级而上,便来到仁记洋行二楼的陈列室。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喜欢念旧的人,看到橱窗内陈列的留声机、美国打字机、德国手摇计算机以及镶嵌并悬挂在墙上的欧式画框,眼前便浮现出旧时洋行里繁华交涉、人声鼎沸的场景。若不是每一件代表岁月的物件都标注“请勿动手”的字样,我忍不住想去触摸一下旧时岁月留在这些物件上的沧桑。从二楼居室墙上悬挂的一些老照片中,也能随处可见各家洋行的商队和当地人做生意的场景。

行走在老街,一股温热的细风从远处捎来久违的亲切,老街以静默的姿态,深情的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幽远深邃的眼中满是期待,阳光晴好,老街寂寥的伫立在那里,静静地,毫无所求的沉默着。我知道,老街是落寞的。细品老街上一碗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清爽酸甜的青稞甜醅,顿时让我舒爽了许多。

如果昔日再现,我宁愿行走在这条繁华街市上,看红尘滚滚,品人间百味。

行走在老街,是不能不去昌耀纪念馆的。

湟源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昌耀的第二故乡,昌耀先生曾在日月藏乡生活多年,并在这里组建了家庭,写下了充满记忆与感伤的著名长诗《哈拉库图》、《慈航》等代表作。

走进昌耀纪念馆的那一瞬间,顿觉自己犹如清末身穿淡蓝素衣的学生,留着齐耳的短发,步入学堂,在教书先生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中渐渐的迷醉。昌耀纪念馆的前身是海峰书院,与其说这里是纪念馆,不如说这里更像是一个有着浓郁文化和墨香氛围的书院。不同的是,这所书院里陈列的一切,使人充满了怀念。纪念馆内分展示区、学术厅和室外展示区三部分。展示区有昌耀先生的生平介绍和各种工作生活用品;学术厅是作为召开学术交流会、文学创作等的场所;室外展示区昌耀先生的塑像使人肃然起敬,回廊墙壁悬挂着多副昌耀诗词和省内外名家书画。花窗砖雕、曲径回廊幽远雅致,古朴典雅中不失当代气息。可见丹噶尔人民对昌耀先生的尊重和敬仰。作为一代大师的昌耀先生不仅在我国诗坛享有盛誉,更赢得了第二故乡人民的无比喜爱。其在诗歌创作上的重要收获,为丹噶尔古城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行走在老街,行走在昌耀纪念馆,我的心却是如此的纠结。对昌耀生平的回望,使我的心充满感伤。观阅其诗歌经典,内心瞬间变得凄冷和寂寥。“是这样的寂寞啊寂寞啊寂寞啊,像一只嗡嗡飞远的蜜蜂,寂寞与喧哗同样真实,而命运的汰选与机会同样不可理喻”,品其诗,更觉其内心的孤独落寞,但昌耀的灵魂无疑是高傲的。昌耀纪念馆的修建使昌耀先生的灵魂得以重生,诗歌魅力重放光芒。

走出昌耀纪念馆,回头再望古朴雅致的纪念馆,其实豁亮的很。

行走在老街,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穿梭,走马观花也罢,细心品味也罢,那代表年轮的青砖、灰瓦和朱门繁华已被雨打风吹去,但她曾经的神秘和情愫值得我们重温。穿越时空隧道,马帮远去了,驼队远去了,漫漫西行的驼铃声渐行渐远。但历史的舞台上仍然上演着丹噶尔永不厌弃的初心之梦。

六百年的沧桑巨变,六百年的岁月轮回。丹噶尔的时光在老街凝固,丹噶尔的美丽将随着排灯的柔光熠熠生辉……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