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读《小诗度日》暨对诗的一点思考
刘建光先生(九曲黄河)的诗集《小诗度日》出版后送我一本,读后很兴奋。在我国“自有诗以来,经几千百人,出几千万语,而不能穷”(明·李东阳)。中国需要诗,世界需要诗,人类需要诗。诗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但诗的写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有生命和灵魂的。
诗和散文在灵魂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真情实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散文在于抒情,顺理成章而得的感悟,描写之中获得心灵启迪;小说注重情节的渲染、蔓延,人物的雕刻;而诗则是横空出世,如突来的电闪雷鸣或风和日丽。瞬间的景象,形成爆破之美,凝练之美,简洁之美。因此,诗的情感,要比散文来得更快,更集中,更突出,更奔放。但是这种情感必须是真实的,是发自作者灵魂深处的声音,造作不得。比如建光先生的《献给母亲》“从落地的那一刻起/你就一直用母爱呵护着我/给我生命的乳汁/给我坚强的骨骼”“把仅有的一点米蒸给我吃/把仅有的一点油滴进我的碗里”“如今我长大了/你衰老了/抽尽最后一根丝/流尽最后一滴汗”“呵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我该怎样报答/您养育我的恩情”。试想,没有母亲对儿子的精心养育,没有儿子对母亲的敬重感恩,是写不出这样充满激情的诗来。又如“风吹大地,也吹着我的心口/从此,你让我对着谁喊:爸爸/谁,又能像你那样,用一生/来慢慢地答应我”《父亲,我又想起了你》(敕勒川)。“多少年了,灶里的火光在姥姥身上/一直跳动着,从没有离开过她,似乎/那火光已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那温暖,那味道,那疼痛”《人间烟火》(敕勒川)。诗人的情感必须这样:真实,朴素,从容。这使我又想到贺敬之的《回延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是一个老兵从心底发出的对延安的向往和眷恋。如果没有延安这个革命的摇篮和作者在延安的生活经历以及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绝对写不出这种既思想深刻又充满情感的感人肺腑的诗来。诗人的情感先在内心凝聚,直到凝成饱满的果实或者淬火的铁,然后倾吐出来,燃烧读者的灵魂。中国是一个“抒情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从《离骚》到《卖炭翁》,从《蜀道难》到《回延安》无不放逐着赖以存身的“抒情性”,进而达到召唤国魂,凝聚国体的效果。当然,这种抒情一定是有理智有智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抒情的存在,因此抒情是人的天赋本能。
当然,诗的情感应该是正义的,光明的,真理的,大众的。必须符合人类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公正的要求。一切个人私欲的、放纵的、琐碎的以及泛泛的、平庸的情感,都在抵制之列,无所为的情感,充满泡沫的肥皂式的情感都在清理之列。一切文学作品的情感都是健康向上的,诗更是如此。文学作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和鼓励人类走向一条正义、文明、健康、奋发的道路。这种担当不能改变,也不允许改变。
再回到《小诗度日》中来。建光先生的诗把我们带入一个又一个生活场景,朴素、自然、真切、有着人间烟火的香。许多词离我们很近,如:“父亲”“母亲”“麦子”“回家”等,这些生活场景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这位年轻诗人并没有停止简单生活的描摹,他还原了记忆真实生活的同时也给生活以诗性的浪漫,童年的美好,中年的辛劳。例如“土地是父亲的画板/犁是父亲的画笔/父亲蘸着汗水/把春天描绘”《春耕》这首诗把父亲和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寄托。“当秋天的原野只剩下一株/不愿回家的老玉米/父亲便守着/和他一样苍老的旱烟锅/享受一年一度的温馨”《父亲的旱烟袋》同样把父亲和土地融为一体,把辛劳与耕耘谱成音符,唱响生命赞歌。这不是生活的诗性又是什么?我们要在生活和生命中寻找诗美,让诗的血液鲜活起来。这些鲜活的血液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朴素自然的个体生命以及天籁妙曼的大自然。诗的灵魂就在“天、地、人”之间。当然合情合理的比喻、夸张在艺术上是允许的,如“这些清凉的雨点/落在花上/春天不由得一阵颤栗”(选自诗刊)把蜜蜂轻轻地落在花蕊上比作是清凉的雨点落在花上就让人耳目一新,从心理上能够接受。“心灵的上空/这群嗡嗡作响的阳光/使一个少年提前进入夏季”(诗刊)让人感到季节的美丽和轮回。现在有的诗人为了迎合一些读者的猎奇而违反客观事实,故弄玄虚,无病呻吟。如“我倾听今夜的伤口/血在激荡回响”伤口是听的吗?有这样一首歌,其中一句是“骡子下了个小马驹”,违背生理规律。我痛苦那些以诗的形式践踏诗的生命和灵魂。诗是独白,是自言自语,但必须符合常理。诗本来是情感领域的东西。情要近人情,理要近人理,事要近人事。离开美好的事物,离开美好的人生,离开高尚的道德,怎么能产生出好诗呢?
建光先生的诗集《小诗度日》全部是自由诗。诗集中的多数篇什还是比较讲究的。艾青说过,自由诗是对格律诗而言。自由诗是不受格律约束的诗,段无定句,句无定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他应该具备诗的元素,通过形象思维而完成的作业,不管形式多么自由,必须是诗——有诗的意境。所谓形象思维,就是要讲究意境,有寄托或象征。所谓意境,就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乡爱;建光的《根》“家乡的一把泥土,故乡的一轮明月,无论身在何方,总要噙着热泪凝望”同样是乡爱。思乡思情是人类的通感,通过诗的创作表现出来就有艺术感染力。无论是举头望明月,还是噙着热泪凝望,都把读者带入思乡的境界之中。自由诗的创作可以逼真,但不要直白和平淡。对“情”、“意”、“真”要匠心独运,精心打造。新诗从“五四”时期的胡适、周作人大力推广以来,诗的口语化就一直是许多诗人的追求。但在诗歌创作中过于口语化,表达过于平实,就有损于艺术性。既然是创作,就不能没有艺术。诗能否流入生活和社会之中,主要决定于形象思维。例如:“那宽广的田地,除了麦子,只剩下辽远/那弯曲的道路,除了荒草,只剩下绵长/那低矮的天空,除了远山,只剩下一个夕阳//那村庄,除了村舍,只剩下淡淡炊烟/那村舍,除了破旧的门窗,只剩下一盏孤独的灯火/那灯火,除了大片的黑,只剩下如豆的亮//故乡空着,我无限忧伤地写着/麦子被收割,玉米被收割,大地上白露为霜/故乡空着,我无限忧伤地写着/冬去了,春来了,田野上开满鲜花/开满鲜花的田野/还是那样空旷//”《故乡空着》(艾川《诗潮》)这首诗意境明朗,情调忧伤。时下,农村的年轻人都打工去了,只剩下一些孤独的老人和狗。如豆的灯和淡淡的炊烟记述着老人的生命。虽然辽远,虽然空旷,却让人害怕的寂寞,伤和痛侵袭着人的心脏。这样的诗才能入眼入心。不难看到,在诗的创作中,有的人流血流汗奋斗了一辈子,可惜的是,他总是在与形象思维只有一纸之隔的窗外行走。成功与不成功其实并不遥远,只是悟性问题。因为诗的生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深沉凝重的生命体验。“一个诗人能把作品锤炼到何种程度,全看他被生活锤炼到何种程度而定。”这就要求作者心灵感应要敏锐。
笔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平生读了大量的诗,也写了一些诗,出版过诗集,但总觉得水平有限。借建光先生诗集《小诗度日》出版发行之机,谈了以上这些粗浅的认识,权当是一种讨论。
选自《鄂尔多斯日报》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