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也许是上了岁数的缘故,夜越深,人越清醒,记忆竟出奇地好。一些往昔的记忆碎片莫名地在脑海里闪烁,在卧室里飘荡,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40多年前,在著名的王爱召旧址,也就是俗称“土龙岗”“龙头”处的偏西方向,有一片白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土地上不远不近、或大或小,遍地都是白色的土堆……远远望去,一座低矮的土打墙作坊和4口直径约1.5米的熬盐锅十分打眼。这就是记忆中的盐坊滩。
据老人们说,当时居住在达拉特旗东部区的人们,祖祖辈辈吃的咸盐几乎都出自这里。
那时的我们村,或住房、或凉房、或仓房的角落里,常常很随意地放着一只白布口袋或牛毛口袋。由于年深月久,白布口袋或牛毛口袋的缝隙里积满了灰尘,看上去已经完全变成了黑灰色。用手摸,口袋里面硬硬实实,像失效结了块的水泥,完全搞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再一细看,有尖利的硬角从口袋里面向外顶着,仿佛随时可以把脆弱的口袋刺破,从里面探出头来。
不用说,那口袋里装的一定是土盐。土盐的质地如土,细沙一样,绵绵的、黏黏的,放在地上时间久了,经过自身挤压和孩子们的踩踏就实了起来。将手深入口袋抓一把尽是些不硬不软的块,一捏,“咔哧”一声碎裂开,还有一部分从手指的缝隙漏了下去……
盐坊滩的土盐是地地道道的原材料,要想达到拿来就能食用的程度,还必须经过漏淋、熬制、晒干等多道程序才能完成。直到今天,在老家一些老旧的房舍里还时不时能看到当年用来漏淋土盐的瓷缸。漏淋土盐的瓷缸有大有小,操作也比较简单。在瓷缸的底部穿开手指粗一个眼儿,将揽回来的土盐倒入瓷缸,再掺和些水,通过自行沉淀挤压,盐水便会慢慢地从瓷缸底部的眼儿里流出。此时将流出来的深黄色的、咸咸的、浓浓的液体倒入大铁锅里熬制,熬到没有水分,只剩湿漉漉的细碎如尘沙的白色小晶体,然后经过晾晒,直至晒干才能食用。这就是土盐,那时人们也管它叫“小盐”。
土盐的味道除了咸还有点苦,看上去雪白雪白的。起初,土盐是父辈们从十几里远的盐坊滩将土盐用口袋一点一点背回来,后来又是用二饼子牛车将土盐拉回来再熬制加工,直到能食用……再后来,就有了从外地运来的大粒海盐了,当地人管这种盐叫“大盐”。一袋一袋的大盐堆放在供销社货柜前边的地上,以方便顾客购买。那时,全国实行的是供应制,但供应范围有限,除了粮食和蔬菜之外,很多商品都需要去供销社购买。一些社员家里缺盐时,就拎着一条布袋子到供销社秤二三十斤盐,扛回来放在凉房里,反正也不会腐烂变质。需要时抓一把丢到锅里,倒上水,随时就融化了。如果是腌白菜,随手抓一把盐撒到白菜上,在菜缸里放一层白菜撒一层盐;如果做烩菜或做粉汤、面条吃的话,需尝着甜咸放盐,饭做熟后,盐就会随着肉菜或汤水进入人的肠胃和血液。
在当时的农民眼中,这种大盐也还算是很金贵的东西,到供销社买成品盐,一毛四分钱一斤,正好值两个鸡蛋的钱。那时,人民公社的社员们都不富裕,普遍过着相对贫困的日子,有时候,一些买不起盐的人家就要起鸡叫睡半夜地从十几里地远的盐坊滩往回背土盐。如此折腾,竟然是为了那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土盐。因为人体中如果失去了盐分,就会失去力量,走不动路,干不动活儿。还听老人们讲,骆驼在大沙漠里不吃不喝能走上半月十天,就是因为吃了咸盐的缘故。很小的时候不知道那是为什么,稍大一点后,似乎有些明白了,大概产自我们当地的土盐不仅具有盐所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刚健中透出某种温润的美好,而且也像我们祖辈淳朴厚道的性格一样,更容易让人们钟爱吧。
盐坊滩的土盐来自于土中,价格便宜,三分钱一斤。爷爷说,如果没有土盐的话,就得花一毛四分钱去供销社买大盐。用一斤买一斤,哪一斤也省不下来。爷爷的言外之意我能够听出来,就是说,盐坊滩土盐的存在是有其重要意义的,要不然我们哪能买得起大盐吃呢?
说起盐坊滩就想起了爷爷曾经在盐场打盐的情景。
当初的打盐队由爷爷和另外五六个或老光棍或基本无力耕田的老汉组成。那个年月干活儿,似乎都在“磨阳工,工作量定的并不算高,每天扫十几小平板车盐土,运回并进行初步熬制,每个人就可以拿到大半个劳动力的“工分”。“工分”是当时农村计算农民劳动报酬的基本单位,如果整个劳动力能够拿到十二分的话,他们每一个人可拿到八分。那时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男十分女八分,老汉娃娃老七分。如此看来,他们每天能挣八分工就算不错了。
实际上,熬土盐是一种工艺简单而作业条件十分艰苦的活计,如果不是窘境所迫,为了吃那点“补助粮”,是没有人为了那一点“工分”受那份罪的。
小时候曾经跟着爷爷去盐坊滩的盐场看过热闹,印像最深的就是那一口直径约有两米大的盐锅。“盐锅”安放在盐坊滩深处的作坊旁边,举目都是泛着白色的盐花,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滩,寸草不生,地表干热,浮盐如同锅巴,脚踩上去“叭叭”作响。
那一次我是坐上生产队的拉柴禾车去的。车还没到盐场,老远就能看到几个赤裸上身的老汉在盐场东一头西一头穿梭劳作,由于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无法看清他们的表情与真实状态。
车到了盐场的时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光棍老汉“四爷爷”,他正蹲在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前,往炉灶里边添柴禾。他的胸前是熊熊燃烧的烈火,头顶是一轮热光直射的艳阳。四爷爷穿着旧蓝布大裆半裤,手里拿着已经破成碎条缕的旧毛巾,不停地在脸上、身上挥舞着,尽管这样,仍有晶莹的小水珠不住气地从他的皮肤里渗出来。他那只十分粗糙有着厚厚老茧的右手上,紧握着一根烧火棍,棍子的形状呈丫形,前端突出来的两个枝叉上正冒着浅蓝色的烟……
我赤着脚随爷爷走在滚烫而松软的盐土上,把那个简陋的土盐场整个儿看了一遍。
盐坊滩如一个没有围墙的大仓库。盐坊滩到处都是开着盐花的盐土,走在前边的人用竹芨扫帚把盐土扫到一处,走在后边的人用铁锹把盐土攒成大堆,一堆堆地放在野地中,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崭新的坟墓。走在后面的人再根据实际用量,把盐土一车车运到盐锅附近,用多少取多少。运回来的盐土先要倒入化盐的水池里,充分搅拌后,大部分盐便溶解到了水里。等盐池里的盐水澄清后,便取出来倒入一口大锅,日夜不停地熬炼,等水分全部蒸发后,锅里出现了雪白细碎的小晶体,那就是土盐。
盐坊滩转了半天,已到中午吃饭时间了。
一个不足20平米的土屋里,炕上用砖头顶起一块木板就算是餐桌。怎么说几个老汉做的营生也算是野外作业呀。那时,每个生产队里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在野外作业的,比如开渠打坝、赶车拉炭等等,队里都要或多或少地给补助些细粮、加一点伙食,有时还要给弄点蔬菜或肉,要么就来一点大动静,杀一只羊。可是等饭菜上来时,没有一点荤腥,上来的饭菜仍旧是司空见惯的玉米面饼饼、土豆汤。此时爷爷对我说,将就着吃一口吧,这里的饭天天都是这样。我胡乱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
在那个十分贫困的年代,盐坊滩的土盐虽说质地粗劣,味道苦涩,但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十分珍惜它。听父辈们讲,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吃这里的土盐长大的。当人们知道土盐里面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那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小时候脑子里老在盘算,我们家离盐坊滩到底有多远?这个我曾经一直追问的问题,现在似乎已经不在占据我的记忆空间了,但是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那几个老汉消瘦而赤红的身体,以及由那几个身体组合而成的场景,就像一部无法停止播映的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闪来闪去……
直到有一天,我下乡采访路过盐坊滩时才发现,这里的小土屋、大盐锅以及昔日那漫滩遍野的土盐堆堆没有了踪影,剩下的只是一片荒芜、一片回忆……
然而,盐坊滩土盐的味道——那种又咸又苦的味道,却始终在我的内心里很清晰,清晰得像昨天的事儿,像今天的事儿。
选自《达拉特快讯》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