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高彩梅从遥远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草原,发来《客居城市的玉米》文本,嘱我写点东西。个人出书不 易,能公费出版一本散文集,更不易,作为同道我深知 其难。我是个“杂家”,小说、诗歌、散文都写,全国报刊 发表了一些被同行称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实则在中 国文坛没有多大名气,充其量不过一个作者而已。而 散文,正是我的弱项。高老师把这重任交给我,是对我 的信任和抬爱。要我用拙笔来透视、思考、解剖这位大 西北闻名遐迩的散文作家的精品,心里没谱,生怕我 平庸的文字影响了该书的艺术质量,既对不起朋友又 对不起读者,顿生惶恐和心虚。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抛弃凡尘琐事,静心读她那些饱蘸着真情的文字和心 血,恰似畅饮一杯多情落泪的忘情水,一点一滴,震撼 着我一颗孤心。如果这些文字,没有偏离作品思想的 航道,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反复读着这些散文,总觉得这是一本原生态的作 品,渐渐地心里有了一些眉目。我老是琢磨着,这跋究 竟该怎么写。读着字里行间那些草原上的花朵一般精 美的文字,我感觉特别舒服和畅快。彩梅是一位散文 写作能手,写作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尤 其是写亲情的散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饱含着一种 睹物思人的伤感情怀。她善于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 的描写,并将这些常见的事物与亲人之间的一些经历 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在《圣母石》文中,彩梅从云南作家淡墨赠送的汉 白玉石雕塑上母亲圣洁的光芒,想到母亲年轻时的善 良与美丽。为突出母亲的“圣”,作者把重心放在母亲 内在美和形象美的刻画上,通过对母亲脸蛋和辫子的 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外在美。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 写了母亲安慰“我”以及执著地供“我”上学的事件 中,凸显母亲善良、坚韧和担当的精神,巧妙地展现了 母亲内在的柔美。
“我仿佛又看见端庄娇小的母亲,那两条麻花大 辫,它一直拖到腰际,黑油油的,走起路来轻轻摇摆, 摇出陕北一个少妇的美。”爱美的母亲,是美丽的;麻花大辫,是美丽的。
“我结婚后工作忙,母亲为了帮我,冒着大雪蹒跚 而来。”长大成人后的“我”,仍让母亲牵挂不已。结尾, 作者又用圣母石照应开头,紧扣题目,使文章结构严 谨,浑然天成。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浓浓 的亲情和感恩之情。这深深的母女情,令人心生敬意, 让人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动物界, 也许许多感情是相通的。男女之情,母女之情,是人世 间最圣洁、最崇高的情义。无情未必真豪杰,舐犊如何 不丈夫?一个母亲,为了自己女儿,宁愿牺牲自己的整 个青春,甚至生命,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圣母石》,全文不过千余 字,却是一篇写无私母爱言简意赅的散文佳作。由一 块汉白玉雕塑引起,雕塑上是一位秀发飘飘,颈戴珍 珠项链的母亲,柔情地注视着膝上的小男孩。作者看 着眼前这慈爱的母亲,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接 下来按时间顺序,写了母亲的勤劳,对子女博大的爱。 “我小时候”,“我读二年级时”,“我结婚后”,线索清 晰。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母亲给予“我”细致的关 心和照顾。
母亲,是一位再平凡不过的人。她是一个大字不 识、身材娇小、皮肤粗糙的女性。在她身上,可以说没 有多少闪光点,而那条让人难忘的麻花大辫,却闪着 金光。母亲为了改变门庭,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再在 农村的田间地角里,像她一样天天同泥巴打交道。她 为了“我”上学,想让女儿像她父亲一样,能写会算,能 进城给公家干活,所以她出卖了自己身上唯一能卖一 点钱的东西,哪怕买不来一个书包和一件小衫的东 西———她剪掉了大辫子,“用它换来了新书包和小 衫”。一个中国农民母亲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
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外表美丽的东西并不美丽, 丑陋的东西也并不丑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背影 并不美丽,但它表达了慈爱父亲伟大的人格;《圣母 石》中的母亲,金子一样的情怀跃然纸上,也正缘于此。黄金有价义无价。人世间的感情在钞票面前一文 钱不值,可是有真金白银的人永远也买不到。“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有植物逻辑,它不仅仅是适应植物界, 纵观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能够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缝补 残缺的人生,把下一代从农村送进城市,难道还没有 足够值得骄傲的资本吗?
一篇标题很美的散文《又是槐花飘香时》,写了一 个美的季节里,发生的令人心碎的故事。文章先写了 槐花的多与清香,“瞧!那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洁白 的槐花缀满枝头,满树摇曳。飘香的槐树花呀,洁白无 瑕、串串玲珑、重叠悬垂、枝枝可爱”。正当读者沉浸在 作家带来的诗意美景中时,作家文笔一转,“我的儿 啊!你在哪里?”一声凄惨、高亢的呼喊飘入“我”的耳 朵。令人大吃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揣着急切的心 情往下读,原来是同学尚的母亲在呼叫。尚在去年槐 花飘香时,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一阵阵凉 意涌上心坎,悲伤的洪水在胸口泛滥。”“我”悲伤, “我”痛惜,同时,昔日一起与尚读书、劳动的情景,又 浮现在眼前。尚关心同学,帮助弱小,孝敬父母,可此 时,尚已在天堂。尚“,你能听见你母亲万念俱灰的哭 嚎吗?你能听见你母亲撕心裂肺的呐喊吗?”
“刚才还晴空万里,此时已乌云密布,狂风四起。 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打落满树的槐花。”尚不就像这 被突如其来的风雨,打落的槐花吗?这个美的季节,催 生了悲的情怀。
水灵、饱满的槐花,经过一场风雨,无精打采,零 落满地。其实,人生不也像一朵槐花吗?人的生命是那 么短暂,活着是那么的令人伤感。作家怀着悲悯之心, 写出了对同学母亲的同情与怜惜。
槐花的繁盛和美丽,衬托了情感的悲凉,以乐景 写哀,更增其哀。曲折的行文,出乎意料,与其他写槐 花美,儿时吃槐花的文章相比,选材独特,别具一格。
彩梅对山川景致的热爱之情,对改革开放看到的 新气象,都揣着一颗少女般的童心,尽情抒发触景生 情的内心感受。她把手里的笔,当做文学的眼睛,细腻地观察着生活的内心体验和对万事万物的心灵感应。 天上有个月亮,地上有个太阳。同样的月亮和太阳,在 散文家和小说家眼里,闪烁着不同的光芒,有着天壤 之别。小说家眼里的太阳是月亮,散文家眼里的月亮 是太阳。集子中,优秀的篇什不胜枚举,如《买肉》《秋 虫鸣唱里的东胜》《上学记》《吃鱼》《一个陌生而遥远 的日子》《寄哀清明》《寒露濯秋菊》等,都写得栩栩如生,有滋有味。文如其人,文中的体现是散文家信仰、 人格、胸襟、情操的综合。她的现代,她的厚道,她的不 媚俗,不迎合,她的直率和情感,在幽香的书卷气中冒 出朴素的人间烟火。
作为一位真正热爱文学的同道,我敬佩彩梅对文 学的一往情深,不离不弃。文学,是她笔下辽阔的草原 上一朵经久不衰的打碗碗花,一只能使石头唱歌的百 灵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艺术的技巧就 是使表达的对象陌生。那些陈词滥调,那些无病呻吟, 是月光泻下的霜,苍白而司空见惯。彩梅感觉细腻,眼 光精准,她用自己的语言擦亮身边熟悉的事物,亮出 新鲜醒目的光泽。这么说,也绝非篇篇佳作,字字珠 玑,有的篇什,用词不够精准;有的章节,形容词用得 太滥。总览全貌,觉得作家还没有把散文语言提炼成 诗意的能力。不过我相信,只要作家一如既往地在文 学这条荆棘丛生的小路上坚守,一定能写出更美的散 文精品。
彩梅是一位温柔、善良、柔美的女子,像一朵热 情、艳丽的打碗碗花,一边在内蒙古大草原行走,一边 放声歌唱。走到一个地方,有了新的感悟,她就唱出 来。看了一本好书,有了新的思想,她就吼出来,吼成 泥土芳香的吟唱。她是一只鄂尔多斯草原的百灵鸟, 关注着改革的变化、乡村的变迁、生活的琐事,然后找 到一个栖息的枝丫,对着蓝天引吭高歌。她高歌伤痛 的心绪,高歌骨血深处的爱情,高歌烂漫的童语,高歌 绿海上飘荡着的蒙古旋律,高歌客居城市的玉米…… 一景一物,一碧万顷,思想的烈马,驰骋联想的草原。
生活的铁流在瞬息万变。一个散文家,能够原汁 原味地将储存在内心世界的东西,用轻松的散文形 式,展示给读者,也是需要艺术功力和勇气的。散文, 作为最生态的一种文学品类,应更自然地融入生活, 发出浪花的声音。散文的节拍,应该成为生活律动的 节奏。许多作家,用散文这种文体修身养性,表面看, 散文作家没有多大文学抱负,他们像群太极高手,把 平常心挂在指间,用文字讲述多姿多彩的人生。高彩 梅,无疑就是其中一位。她寄情茫茫草原,涉足山川秀 水,蓝幽幽的马兰花,飘香的槐花,火红的石榴,金色 的胡杨,雪白的梨花,艳丽的打碗碗花,带露的秋菊, 夺目的令箭荷花……犹如一曲曲草原牧歌,缭绕在祖 国的大西北。又像一杯杯清清的忘情水,或一个个粉 墨登场的演员,清爽而浓烈,水袖身段,台姿舞步,令 人刮目相看,令人心碎却看不见流泪。
选自散文集《客居城市的玉米》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