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7340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西溪印象(赵峰旻)

点击率:4615
发布时间:2016.12.21

帘卷云天,舒雨飘飘。撑一把雨伞,沿着花香小 径,走走停停。烟锁雾迷的西溪,宛若一幅卷在书柜 里的水墨长卷,待我来时,辽阔地摊开,一览无遗。

阅尽沧桑的天下盐仓,千古流传的神话传奇,宦 海沉浮的宋三盐官,儒雅孤高的禅修文化……历史 在这里封存,时间在这里定格。

咸与淡,文与野,凡与圣,尘世之吾爱,入世之仁 爱,出世之大爱……人文与自然在这里彼此融合,历 经千年文化传承,岁月沉淀,古镇西溪有了厚重的底 蕴,有了飘逸灵动的气息和感召力。


一、沧海桑田 咸淡变迁

来西溪古镇,看这里老了的时光。 

亘古的西溪,邂逅淮夷黎民 6000  个春秋,先民狩猎于草荡,燔盐于海涂,衍生出这方人文厚土,造 就了历史上的“天下盐仓”,留下 2100 多年煮海煎盐 的盐业生产发展史。

据泰东河古遗址考古发掘,西溪境内发现晏溪 河遗址、辞郎村遗址、泰河村遗址、摹云村遗址等 8 处古遗址。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西溪就 有先民生存。汉高帝十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建 都广陵(今扬州市),煮海为盐,因其地势高阜且傍海 故得名“海陵”。西汉元狩六年(公元 117  年)建海陵县,领海安、西溪两镇,西溪从赶海煎盐到农盐并举, 始于煮盐,兴于盐政,境内樯桅云集,车马辐辏,民生 富庶。

西汉时期,西溪以东尚是滔滔大海,西溪以西一 带盐区海隅遍布煎盐亭灶。因此,有人说,先有西溪, 后有东台。西溪,千年古镇,东台之根。淡墨描绘过的 西溪,青砖黛瓦,古意拙朴,成就了它墨色的底色,在 人们心里长出草来,开出黛色的花来,并永久地定 格。

老成持重的西溪是春秋到清末的淮盐重镇,曾 因境内“淮南中十场”名闻天下。海盐产量、质量和税 赋全国第一,被称为“淮盐之根”,乾隆四十一年,东 台盐业出现了“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年产 225.8 万担的壮景。悠久的海盐历史延续了西溪的历 史文脉,烙下了“海盐文化”的深深印记,汇聚了海春 轩唐塔、八字桥、三里路、犁木街、缫丝井、盐仓监、晏 溪书院、三公亭等众多与盐文化有关的古迹。

位于东台城大王庙、西溪梨木街之间的三里路, 是从前通往享有“苏北周庄”美誉的古镇西溪唯一运 盐的汉代古海口纤道,这条路的路基始建于唐大历 二年,为青灰色砖路,中间半圆高拱,路牙两侧斜覆 削立,紧挨着晏溪河,通向梨木街,从唐代到宋代,向 东绵延三里,故称三里路。每年逢初一、月半香期,三里路上行人川流不息,晏溪河上盐舟云集,颇为繁 华。由于路面狭窄,行人多为步行,偶有人力车、独轮 木车通行。在淮南黜陟使李承修筑的捍海堰上,至唐 代二百五十年后到宋代,陆地迁延,海水渐东,范仲 淹在此重建捍海堰。

犁木街是西溪盐文化淡出,农耕文化兴起的产 物,整条街曾是犁镰等铁木农具的生产工场。曾为盐 仓监所在地,后来官府衙署陆续建立于此。循着历史 的声音走进梨木街的高墙窄巷,每一个音符,都似敲 击在心上,街道两旁,豆花油条鱼汤面,贩夫走卒的 叫卖声,暮鼓晨钟,寺庙庵堂诵经声,从早到晚,街道 有多长,他们的声音便有多长。

晏溪河是西溪盐文化由咸变淡的直接见证者, 晏殊在西溪任盐仓监时建了避潮亭。盐民渔民遇涨 潮下雨,无处躲避,晏殊在距离海边不远的高墩子上 建一木亭,供人避潮。晏殊在西溪镇监西溪盐仓,离 开西溪后,当地民众思之不忘,将“西溪”改称“晏 溪”。

如今,静静流淌的晏溪河便是盐官声声至善的 遗言,走在青砖小路上,远远近近亦响起他们曾经留 下的跫音,久居闹市的人们,来这里可借晏溪河明静 的水色把耳根洗净。


二、盐仓三绝宦海沉浮

犁木街见证了西溪由咸变淡的全过程,千年之 后,依稀缭绕着当年的古风余韵,晨光中,不知是哪 家商铺的叫卖声唤醒了西溪古镇。几杯香茗、三五好 友、几张桌子、或喝茶、或聊天、或打牌、或吃着汤白 汁浓,滴点成珠,味道纯正,热气腾腾的“宫廷秘制” 的东台鱼汤面……此时的古镇,一砖一瓦间都充斥 着美食的诱惑,弥漫着一股股文化气息。泰山商业街 西溪人家八大碗,二十四小碗,濒临失传的盐帮菜, 再现当年盐商的穷奢极欲。发绣车间,绣娘们穿针引 发,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胎毛绣,母女绣,一幅幅栩 栩如生巧夺天工,“天下一绝”的东台发绣。在古镇小 酒坊,精选的糯米,名贵中药材,传统的工艺流程,让 初来乍到者见证了东台陈皮酒的历史由来和酿制全 过程。绵润甘甜的东台陈皮酒,应该就是“盐仓三绝” 之得名缘由。

自汉代起,西溪“煮海为盐”被誉为“天下盐仓”,北宋时期,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西溪任盐官,并先后入朝为相,他们虽宦海沉浮,却不忘施仁政, 宣教化,开启民智,办学兴读,使西溪自此文风斐然, 进入繁华鼎盛时期,明清时西溪盐仓监管淮南中十 场,为两淮重点产盐区,虽后世盐业式微,仍以耕读 传世。

犁木街上当年的盐仓监旧址如今已变成了西溪 商店,不过往里面走高堂大屋仍在,庭院内广场宽 广,虽然部分房屋改变了结构和用途,但不难看出, 其基本结构和规模仍然符合古代衙门的建制。由此 推断,这里就是范仲淹在西溪当盐官办公的地方。

《宋史》载有范仲淹《和吕夷简牡丹诗》,“阳和不 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在西 溪期间,范仲淹秉承晏殊的办学之风,同时感于百姓 受海潮侵袭之苦,上书朝廷,经由张纶转奏,获准重 修海塘。范仲淹亲自监工,无奈兵夫死伤,遭人非议 停工,后回乡奔丧,仍写信嘱托张纶,胡令仪力排众 议,修筑完成,自此在西溪留下“三贤筑堤”的佳话。 

有位哲人说,西溪盐仓监是通向宰相之路的驿 站。这三位宰相在西溪都留下珍贵的诗文。“异香浓 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 移入五侯家?”这是宋时吕夷简在西溪栽种牡丹写的《咏西溪牡丹》。当年他在牡丹园四周加上红色的护 栏,每年春天花开数百朵,枝繁花艳,经久不谢,为海 滨之奇观。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 径独徘徊。”这首《浣溪沙》是晏殊当年在西溪写下 的,他在西溪建起晏殊书院,为西溪留下了人类意志 力的骄傲。

来西溪赏完美景,品罢美食,若累了,可以沿着 泰山大道到西溪古城走一走,看一看地方戏。晏溪书 院、三相阁、西溪大舞台这些都是西溪海盐文化衍生 出来斩不断的根、割不了的筋。不管是谁,只要走进 西溪古城,踏响每一块发亮的青砖,就会唤醒许多尘 封的故事,就会生出许多幽长的遐想,就会披满一身 古色古香。


三、相濡以沫,仙缘传奇

千百年来,西溪的神话传奇一次次困扰着受尽 世事纷扰的人们,总有这样的时候,期望找到这样一 个让人精神皈依的地方。然而,历史传奇并不浮躁,西溪写意的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份真实,这里的 仙缘传奇因为融入了盐文化的“鲜咸”,有了几许人 间烟火的味道。

据北宋《晏溪志》载:“汉董永,西溪人……”西溪 西南郊有一村庄叫董家舍,传说东汉初年董永就出 生在这个村子里。关于董永轶事始于西汉,最早见于 西汉刘向《孝子传》。作为七仙女原型的山东移民七 妹,曾为西溪带来养蚕技术,后因劳累而早逝,民众 感恩于她栽桑养蚕造福后人,遂以《天仙配》故事附 会传世,由此,董永孝感天地,与七仙女结缘西溪,悲 欢往事就这样演绎出天上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千古 佳话。如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天仙配》传说 发祥地之一的东台,境内关于董永七仙女传说的地 名遗存多达 50 多处。2002 年,《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在东台举行,2006   年,“董永传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梨木街中有口缫丝井,井口小而下实泓深,水味 甘洌。春蚕熟时,井生草根长丈余,传为仙迹。此井大 旱之年不涸,传为七仙女帮助董永赎身而织三百匹 云锦,缫丝井就是她汲水缫丝处。而与之相邻的“金 钗井”,传说是天兵欲抓走七仙女时,董永在后面拼 命呼号追赶,天兵想加害董永,为了保护董永,七仙 女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地上划了一根线,遂成一条 河拦住了天兵的追路,七仙女将金钗插在地上就成 了两口井,俗称“双井”,又称“凤昇井”。

当年七仙女从天上降临凡间,在东台西溪境内 一河口处与董永相遇。河口有一棵老槐树,树旁立有 一亭,叫作十八里亭。董永与七仙女在西溪路遇后, 土地公公出面为他们主婚,槐树真的开口说话,二人 在槐树下拜了天地,结为夫妻。广山境内的殷庄亦由 此演变而来。

竹木丛中一个明镜似的小池塘一次次吸引了游 人目光。据传这是当年天下瑶池七仙女下凡沐浴的 地方,每当夕阳西下,水中有天,月落池底,碧绿清澄 的池水宛若一块翡翠,色彩单纯到圣洁,气韵委和到 了极致。

当年七仙女为董永卖身葬父的一片孝心感动, 驾鹤下凡。七仙女为了能一夜织锦十匹,点燃难香, 请众姐妹相助。乱丝理好了,没有天梭可不行。这时, 有一只仙鹤从天上飞过,众姐妹就叫它飞到天宫取 天梭。白鹤落脚的地方就叫“鹤落埨”。

西溪的流水之上,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桥,桥上定 是少不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定是七仙女 和董永。站在辞郎桥上,因为有了董永孝感天下缘结 仙姬的动人传说,这里的一切多了份情致,倘若手扶 栏杆,双眸远眺,便是宋词里的凭栏意了。

 

四、存古集新产业兴地

时光无声无息地走到千年之后,当年的天下盐 仓,如今渐渐被络绎不绝的游人唤醒,变成了风景旅 游区。5 月 16 日,是西溪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 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东台第一座非遗 文化主题公园———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内,充满了仙 风气韵、欢声笑语。人们来这里寻访仙踪,是在寻找 内心的轴坐标,西溪是横坐标,天仙缘就是纵坐标。幽梦、流逝、古典是主题。

园内道旗猎猎,随风飘扬,古筝声声,古韵魅力 穿越时空,跨越历史。摹云阁,水上舞台,摹云轩,摹 云亭,双鞋庄,望夫轩,将散落民间的美丽传说和文 化串联起来。董孝贤祠、浮雕长廊、十八里亭、老槐 树、凤凰池、缫丝井、金钗井、桑田草堂、鹤落埨、舍子 头、曹家大院、董贤商街、金牛汪等 24 个景点,则让 人们的“西溪情结”得到释放。热情好客的西溪人民 以淳朴的民风、诱人的歌舞、醇香的美酒,热诚地迎 接各地宾朋前来观光旅游,体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汉唐风韵,红瓦牌楼的曹家大院;飞檐翘角,古 意拙朴的摹云阁、摹云亭;古今交融,别具一格的荷 风茶舍;水汽氤氲,飞波流韵的辞郎河,淡墨描绘,烟 锁雾迷的凤凰桥、凤升桥等与董永七仙女传说相关 的景点,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春轩宝塔遥 遥相对,沁出仙风气韵。

当年七仙女眷顾西溪这块胜地,古镇及附近地 区与董永传说有关的地名多达 50 多处。当年七仙女 姐妹们经常采菱摘藕的地方,叫“藕池沟”。摩云阁原 来叫摹云庄,七仙女被玉皇大帝派兵押到天宫以后, 董永没有追到七仙女,每天都站在烧窑的窑顶上遥 望天空,伸手摹云,所以他所在的庄叫摹云庄。

七仙湖水,流转回环,波光荡漾,渗透到时光深 处,暗暗泡透岁月的沧桑,艄公撑篙点波,轻舟如梭, 水动波摇,船上的锦衣女子,葫芦丝声声,笛声悠悠, 飘逸悠扬,琴箫和鸣,水榭舞台,流光溢彩,莫不入曲,曲曲动人心弦。

环七仙湖而建的荷风茶社茶文化展示茶香袅 袅,孝文化展示文脉深远,衬托得西溪的人文景观更 加壮美雄奇。古镇女子二胡奏出的音乐水般的流畅, 无不孕育着古镇生活,富裕安然,耕桑勤俭、诗礼谦 和的民风。

飞波流韵的肝肠河、辞郎河,淡墨描绘的老槐 树,古今交融的园境营造,汉唐风韵红瓦牌楼,古意 拙朴的碑廊亭台,烟锁雾迷的近贤桥……一一展开, 自有三分的婉约、七分的内敛,引来无数初到者的好 奇心,去探究千古传奇故事背后沉浮的前世今生。

园的北侧荟萃东台发绣、富安茧丝绸、许河家纺 等地方特色产业,开发夫妻结发绣、丝绸礼服睡衣、 手绣床上用品等婚庆礼仪用品,突出体验性与互动 性,开发户外婚礼、婚纱摄影等项目,发展婚庆产业, 建成长三角有影响的婚庆产业基地。

董贤商街的着汉服女子,滴滴香浓的东台陈皮 酒,“天下一绝”的东台发绣,茧丝绸、东台西瓜、酥儿 饼、草鸡蛋、脱水蔬菜琳琅满目,清香暗藏,笔墨丹 青,赏心悦目,无不浸润了岁月的芬芳,古镇女子飞 针走线,银针锦绣的都是古镇的身影,将二胡之乡、 书画之乡、发绣之乡声名远播,传承弘扬。

风景如人,平平淡淡总是少了些神采,当传说和 故事成为风景的注脚,董永七仙女的千古传奇就给 东台大地平添了几分瑰丽,风景无言,却因传说生动 起来,草木不语,西溪却因故事有了灵性。


五、苏中佛土凡圣净地

盐市旺而求安定,拜佛崇道成为信仰民俗。素有 东土佛国之称的西溪境内释道并祀,寺、庵、观、庙有 十多处,汉代始有广福寺,而通圣桥南的泰山护国禅 寺号称东邑佛教首刹,迄今已经有 8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江苏 23 座 佛教重点保护寺庙之一。据说当年渔民用于挡海潮 的潮墩,后来因渔民在上面敬海神,渐渐成为寺庙。 走进寺内,僧人们正在做着早课,寺前寺内香火弥 漫,香火缭绕,静默庄严,禅乐飞度。

江苏最老的古塔———唐代海春轩塔,相传为唐 贞观(627耀649)年间尉迟敬德监造,距今已有 1380 多年的历史。据清嘉庆纂修的《东台县志》记载“: 海 春轩塔在西溪南广福寺侧,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当时建塔的目的是镇海和导航,故又称 “镇海塔”。海春轩塔初名为“孝母塔”。2013 年 5 月, 海春轩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盐城市唯一一处入围的不可移动文物。

通圣桥,一座通向神性的桥,走过这座桥,西溪 就成了洗却世间铅华,追求人生超越乃至超脱的胜 地。在西溪太子佛广场上,高高耸立的太子佛铜雕, 源自佛教典籍《本行经》“九龙灌浴”佛教始祖释迦牟 尼佛。每年四月初八,泰山寺定期在这里举行九龙灌 浴法会,当梵乐萦绕的时刻,周边的九条龙为太子像 喷水灌浴,古今交融,与整个街道浑然一体。人们在 音乐声中向佛祖祈祷和平,祝福安康。

笔墨连篇,诗文遍布的泰山大道堪称一条诗词 大道,展示了 24 首由唐朝至清末文人墨客游览西溪 时留下的赞美诗章。泰山商业街临街的那青瓦白墙 的屋檐下,打开着一扇扇木格古窗,一个个大开的店 门上,花开,鸟鸣,蜂飞,蝶舞,鱼游,还有蔬菜庄稼家 禽,都在上面鲜活地飞翔和成长,西溪人将智慧、荣 耀和一生的梦想都刻在了上面。

入夜的古镇,街道上的游人渐去、但仍依稀可寻 午间繁华的掠影,蕴含文化韵味的客栈供游客驻足 小憩、古色古香的商店客栈、充满人文气息让人流连 忘返。“西溪胜境”四副楹联情景交融,唐塔、泰山寺、 晏溪河、犁木街、范公堤、古八景古韵犹存。北宋三重 臣、七仙女、接踵商贾风雅千年。

笼罩在夜幕下的西溪更像一口打捞不尽的历史 深井。兔亳盏“茶百戏”的妙趣,尽显历史之厚重、信 仰之力量、人文之兴盛,一枝一叶承载着久远的中华 文明。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 间来。”是的,东台西溪出了不少人物。董永七仙女来 了,年年从这条路上走过,天上人间,七夕相会。范仲 淹、吕夷简、晏殊都向这里走来,煮海为盐,呕心著述。

西溪,一个可供世人洗净尘染的地方,她用独特 的气质吸引着八方游客。央视四套《走遍中国》百集 古镇系列片摄制组扛着摄像机来了,来自世界各地 的知名学者、友人以及游客商家也来了,这里留下过 他们的足迹就够了,足以让西溪人骄傲。

那么,留下来,留下来你就会是东台故事里的一个人物、一个情节或段落。

选自《雨花》2014 年第 6 期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