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4514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夜渡黄河看大戏/【陕西】王守贵

点击率:4097
发布时间:2016.07.04

  晋陕峡谷的小镇林遮峪和我的家乡园子辿隔河邻居,但一个属于山西,一个属于陕西。小时候,一出我们园子辿村,就能看见黄河对岸林遮峪村的古戏楼了,特别是到了唱大戏的时节,看戏的人或在河滩举首观望,或在斜坡上居高临下甭提多带劲儿了。

  白天唱戏,我们一群孩子虽不能看清演员的形态,但隐约听到演员的唱腔,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黄河对面,成千上万人熙熙攘攘,为了遮阳,撑起了大大小小的花伞,构成一片彩色蘑菇林。陕西的观众因生产队不放假,白天看戏的机会较少,而晚上生产队收工,不仅是我们村二百多口人倾巢出动,周围三五里乃至十里二十里的乡民也赶来了,我们村的黄河畔上站满了前来赶会的群众。按当今的通常做法,我们村一定会借机收一大笔摆渡费,但那时人们觉得都是附近的亲属老乡,不好意思开口要河利。

  拉船用的纤绳有锹把那么粗,七八丈长,类似今天拔河用的棕绳,但是质地却是更耐拉的青麻绳。平时用来拴船,即把木船固定在黄河畔的树干、木桩或石头上。老年人、孕妇、体弱多病者可优先上船,让别人拉着走。船堰木板上站着一个技艺高超的职业水手,手里拿着一根三米多长的桦木“T”字行杆子(有的地方叫木篙或竹篙),水手把带铁嘴的杆子往肩膀上一撑,一咬牙,“哇”地喊一声用力将船撑离岸边,木船就悠悠荡荡游去。水手在此时也往往向大家展示自己良好的弄水技艺。杆子拄在肩膀头,脚板蹬在船沿上,整个身子凌空,“呀”的一声长喊,拉纤的人手松了,纤绳弯成一张弓,大家齐声喝彩,有看惊险杂技表演的趣味。

  拉船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由于人多手稠,不一会,船就到了水手指定的地方,往往是在一块大石头边上靠着,由水手踩着纤绳,船沿板靠在石头上,拉船的人一个个鱼贯上船。踩绳的水手把麻绳盘成一匝匝的圈子,撂上船舱后,两三名水手推船向上,船头渐渐远离河岸,待到船尾也离开岸边的那一刻,最后一名水手一个鲤鱼打挺,跃上船舷。与此同时船上的水手掀开了船上的腰棹。一名技术高超的水手手拿的“杆子”,从船头开始撑着上万斤的木船倾斜向上游。水手肩头抵着杆子横拐,快步跑向船尾,整个身子爬在水面上,船上的人看着这惊险的一幕,都屏住了呼吸。在摇摇晃晃的木船上,水手们这一套完整的动作干净利落,有惊无险,让人着实赞叹。

  黄河上的木船和别处的船是不一样的。木船共有三个舱,有十三四米长,四五米宽,一米五高。掌舵用的尾棹与船一样长,通常由经验丰富、胆大心细的老艄公掌管。老艄公站在中间和末尾舱之间的脊梁上,来回摆动长长的尾棹,把握着航船的方向。但要避免木船顺水漂流,关键还是前舱和中间舱之间安放的腰棹。腰棹在船舷左右各安一支,约有六七米长短。木船要横渡前行,全凭腰棹击水反冲。每支腰棹要三四个人一齐上手才可使用。隔着两个船舱的脊梁,前两人坐在两船舷之间悬空的座板上,两手紧握棹柄使劲往怀里扳;后面两人站在中间舱支高的棚板上,前脚蹬住船舱脊梁,后用劲,双手用力掀。每用力向后击水一次,就把船向前推进一步。当然这一扳一掀必须配合得当。黄河上的运输船只吃水很深,不同于比赛用的龙舟。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驱船前行,一船重载通常有三四万斤。

  黄河运输船只上扳棹(也称摇桨),那可是要命的活儿,每扇棹都是上百斤重的坚韧柳树原木制成,棹扇子插入水中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击水,这就要三四个人的用力一定要一致。水手“嘿呦”“嘿呦”的呼喊,一方面是鼓励,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几个人同时爆发力量,棹入水中击水越快,水对船的反作用力越强。船夫号子是短促怒吼的,不是像民歌中唱的“你知道那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那样浪漫抒情。我少年时多次干过这活,一登上船,就是急风暴雨的战场。老艄一说“放里”(掌握方向的舵手)艄工就是短兵相接拼刺刀;老艄不说“唉”,艄工累死不能停。扳棹就是操纵木船躲石头,稍有差错,船毁人亡。谁敢拿生命开玩笑,划船特别是黄河里划船,你有十分的力气,要使二十分的力气才合规矩。

  此时,全村的五艘大木船全部出动,每条船大约挤上一二百号人,木船吃水很深,船底和船帮木板之间的缝隙不断往船内喷水,几名艄工汉赶紧拿起铲煤的大洋锹往外泼水。一些胆小的乘客吓得面如土色,大气都不敢出了,自己的生命仿佛一下子交给了别人,一副待宰羔羊的模样;更有甚者,有人晕船,即使污秽喷到别人衣物上,船工喊话“不许乱动”。首发艄公汉若有疲倦迹象时,老艄喊一声“XX上”,赶紧换人,这场战斗是生命与大自然的殊死较量。我的父亲、叔伯、兄长都是出了名的河路汉,一时间,十几个轮流上阵的艄工汉各显神通,八面威风。最舒心惬意的,是听着大人们呼喊的扳船号子,伴奏着木船一上一下的颠簸,如今的年轻人踏上了蹦蹦床在“蹦迪”。

  木船在黄河的波浪里快速向对岸推进(现在黄河水量不及那时的十分之一),大约20分钟光景,木船顺利横渡黄河,抵达岸口。望一眼浩瀚的河面,足有千米之宽,人们长舒一口气,悬挂起的心终于又放回到胸腔。林遮峪渡口是浅水滩,两个年轻的水手,每人提一盘大麻绳,将船牵牢。船上五六名水手分站船舷两边。他们把杆子横拐撑在肩膀上,弯下腰,两手抓住船舷堰板,使劲顶木杆,推着木船向上逆水而行。船走到岸边深水处,停稳。男人背着女人、小孩、老人,淌水离开木船。看看斜阳西坠,三通开戏锣鼓大钗响罢之后,戏楼上的大幕徐徐拉开,人们把目光移向戏台上的演员,一幕夜戏开始上演。

  戏台上,十几盏汽灯把舞台照得如同白昼,来唱戏的剧团也非同小可。当时县级没有正规剧团,来林遮峪演唱的剧团多数来自于大同、忻州、太原等大城市的专业晋剧团。自备小型发电机又带有音响设备,这样高水平的演唱在黄土高原腹地实属罕见。二十年后,我在府谷县过古会七月初二,观赏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爱爱、马玉楼的精湛演出。几个老戏迷说:文革前的叫杨兰兰的演员,演技不亚于他们。杨兰兰是解放前后唱红三晋大地,响遍黄河两岸的名角。我那时还小,看不出个子丑寅卯,只是听大人们说是杨兰兰的戏。看他们那眉飞色舞的神态,便可知这台戏是怎样让人如痴如醉了。戏台上的演员穿蟒袍,佩玉带,踏高靴,画脸谱。单那一身珠光宝气的行头,就让人如亲临皇宫宝殿一般。戏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台下成千上万观众目不转睛,佐证了戏剧艺术深深植根于我国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那老生长须拂胸,步态优雅;那丑角,上跳下窜,动作滑稽;那花旦,容光焕发,绫罗闪烁,翠珠摇曳。看戏的人身临其境,忘记自己穿的还是张嘴鞋、破衣烂衫,美美过了一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瘾,即使今夜葬身黄河鱼腹也值了。

  等看完戏,已是夜晚十一二点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能隔河看到陕西一带远山的轮廓。船夫们“过河咧——过河咧”,大声地吆喝着,谁也想不到“危险”二字。我们村的水手上至河套,下至三门峡,几千里的河筒子里闻名。家门口的岸口,闭了眼也能揣个八九不离十,我从没听说过,“坐园子辿的船淹死人”之类的事故发生过。

  人们拉起拴船的大绳,把空船向上拉一段路程。等所有看戏的人上船后,艄工撑开船,在“嘿呦嘿呦”的扳船声里,木船又泊在原来的岸口。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