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在乌审草原小镇嘎鲁图的一早一晚,无论上班与回家,我都要步行经过两个春意盎然、色彩斑斓的森林公园。迎着灿烂的晨光,送走迷人的晚霞,穿行在绿树环绕、碧草芬芳、清水缓缓流淌、花香徐徐而来的景色当中,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我总是曲曲折折地迂回于鸿沁湖边,流连忘返徘徊于萨拉乌素的茂密林间,满眼风光旖旎如画,又有沙枣花的淡淡清香,还有紫丁香的浓郁芳香,扑鼻而来,幽幽沁入五脏六腑,心头马上涌动着希望,脚步迈得更加轻松,浑身的劳累顿时烟消云散了。
鸿沁湖之“鸿沁”,是蒙古语“呼尼庆高勒”的失音,汉意为“牧羊者”,鸿沁湖就是“牧羊人的湖”。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富有浪漫色彩的名字,当你在远离鄂尔多斯的时候,可以用腾格尔的《天堂》歌词来想象“牧羊人的湖”: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
要说鸿沁湖边有过牧人、骏马、羊群,恐怕已经是十八世纪大清王朝中期的景象了。之后一百多年的战火蹂躏、放垦开荒,让包括鸿沁湖在内的乌审草原变成了一个疮痍满目、风沙肆虐的蛮荒之地,鸿沁湖的水干了,草枯了,牧人与骏马远远离去,羊群不复再来,鸿沁湖的青春慢慢消失了,鸿沁湖从此变成了牧人心头永不褪色的记忆,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的美丽容颜。进入二十一世纪,十万乌审儿女重新用汗水编织大地,种草植树,退耕还林,终于实现了一个绿色乌审梦。如今,鸿沁湖边绿草如茵,傍晚时分灯光朦胧处,总有操着榆林普通话的美丽姑娘出现,但姑娘不是来放羊的,她们总是紧紧地搂着小伙子们的脖子,在湖边的石凳上缠绵悱恻,呢呢喃喃说
着情话,沉浸在爱情的甜言蜜语当中。
鸿沁湖畔,高坡低谷,遍布植物,乔木灌木,错落有致。白杨亭亭玉立,沙枣高大茂密,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花白里透黄,丁香紫中泛红,你若傍着弯弯的河水,沿着玫瑰花墙行走,会感觉到如入仙境,如饮甘露,而或如醉如痴了。
鸿沁湖水,有风吹过来,则微波涌起,细细地荡漾着,簇拥着,宛如满满一湖碎银子闪烁着亮光,又好似一面苏绣锦缎在轻轻抖动着蒙上了鸿沁湖的迷人胴体。风平浪静时,湖水沉静得像一块磨光的湿润碧玉,照映着水中小葱般青翠嫩绿的一丛丛芦苇,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在沉睡的湖面上激起短暂的浪花,泛出一波又一波的晕圈,或者有几只小鸭子游过,画出一条涌动着的水痕,不久便恢复了原有的宁静。岸边刚刚吐出新芽儿的杨柳披着长长的碧绿发丝,宛若刚刚出浴的三千佳丽,衣带飘飘、舞袖轻摇,纵有万种风情,皆倒映水中。此时,若有行人沿岸边走过,再加上和煦春风的吹拂,就让如镜的水面出现了奇异若海市蜃楼般的动画原原杨柳婀娜多姿、人影
款款碎步而来。
鸿沁湖的形状,据说是一把落在绿树碧草鲜花丛中的特大号马头琴,如果有机会从湖水上空经过,一定能够看得到长长流水为轴弦、白玉栏杆勾勒出的共鸣音箱,和如翼若飞的八角亭充当尾柱;若能够听得见舒缓悠扬的马头琴声,那可能真的有人坐在湖边的草地上,拉响琴弦演奏着《蓝色摇篮曲》;若有激昂明快的旋律震撼你的神经,或许是在奏响着《万马奔腾》。马头琴是乌审人的最爱,乌审旗是中国马头琴之乡。在乌审旗,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会拉马头琴,宽阔的街道上点缀着马头琴造型的路灯,街头巷尾常常飘送着马头琴声。在偏远农村牧区的草原沙漠,农牧民依靠马头琴让生活不再单调,让心情澄明安宁……马头琴已经融入到绿色乌审旗的茫茫原野之中,鄂尔多斯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像乌审旗这样全民酷爱马头琴、学习马头琴。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拥有40 多名国内顶级马头琴手组成的专业马头琴乐团、70 余人组成的乌审旗业余马头琴乐团,刚刚组建了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乌审旗拥有以马头琴音乐、文化为主题的马头琴文博苑;特聘国际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担任了“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形象代言人;建有国内最大的“中国马头琴博物馆”,收藏了108 把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马头琴。2011 年6 月,乌审旗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有人说,马头琴是“草原钢琴”,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真”;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天籁”;用三个字形容,那就是“原生态”。鸿沁湖畔的马头琴声,音色更加纯美净洁,风格更加苍凉而深情,伴着河水的潺潺流淌,马头琴的婉转旋律会让你的思绪跨越时空,回到原生态时期的鸿沁湖边,追寻青草地上牧羊人的足迹而遐想无边。
听着悠扬的马头琴声,恋恋不舍地离开鸿沁湖,向东南方向漫步而去,就到了萨拉乌素森林公园的北入口。两只拔地而起的巨型犀牛角相向刺向苍穹,昭示着“萨拉乌素”这个名字的源远流长与古老神奇。萨拉乌苏,蒙语的汉意是“月亮之水”亦或“黄色的水”,因为岸边曾经红柳密布,又被称为“红柳河”,这条美丽的沙漠大峡谷,正是古鄂尔多斯人的发祥地。1922 年,来城川传教的法国地质生物学家桑志华、德日进等人发现了这个文化遗物。其中有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的左上外侧门齿,经加拿大人步达生研究,定名为“ordostooth”(鄂尔多斯牙齿)。40 年代,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实际裴先生不是译,是修正的更加贴近阴山之南黄河两岸这一区域古人),并称这一旧石器时代文化为“河套文化”。50~80 年代,我国考古学者继续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察,相继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发掘出的大量文物证明,早在35000 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生活着。而“河套人”创造的物质文化现在被称为“萨拉乌苏文化”。经过对地质、动物化石和石器的综合分析研究,萨拉乌苏文化被认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至少有45 种,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化石之乡”。这些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动物群表明,古代的萨拉乌素曾经有很多的淡水湖,水草丰美,森林茂盛,成群的动物活跃其间。生活在河湖两岸的“河套人”就是在这样水草丰茂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萨拉乌素河谷生活过的古人已经过三万多年进化,子孙后代走向了世界各地,或许你在乌审旗街头遇见的一群人,正是“河套人”的后裔。“河套人”繁衍进化传承走到今天,其间经历过的多少磨难沧桑,早已伴随漫长岁月雨打风吹去。但乌审人不会忘记萨拉乌素河谷那片森林,凭着对祖先那绿色生活的远古追忆与美好向往,建起了萨拉乌素森林公园。
其实,“萨拉乌素”就是黄河支流无定河的上游河谷。历史上,这里曾经烽火连天、狼烟四起,多次成为兵戎相见的战场。晚唐诗人陈陶陇西行萨拉乌素时有诗云: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如今,硝烟散去,鼓角停止争鸣,萨拉乌素的河水不再浑浊汹涌,河岸的森林与猛犸象群已经消失殆尽,但崇尚绿色的乌审人将这片梦中的森林活生生地描绘在了嘎鲁图镇萨拉乌素森林公园。
朝霞浸染东方天际的时候,柔和的晨光给轻雾缥缈的萨拉乌素披上了一层粉红的面纱,满园的树木花草顿时娇羞万状。垂着紫红穗子的火炬树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枝枝叶叶,繁盛葳蕤,遮天蔽日向上竞吐新芽。白杨的身姿却是风流倜傥,好像一排身着绿色上装、白色西裤的绅士站在那里满怀信心的等待着心上人地到来。樟子松、油松、侧柏、桧柏一个个挺着尖塔般的身躯,努力向上拔高自己;国槐洋槐榆树伸展着柔韧的枝条,满缀着星星点点的绿叶,神态飘逸洒脱。各色树木大大小小自成群落,若身临其境,则有踏入原始森林的感觉:树枝树叶遮天蔽日,穿行林间清凉幽暗,树梢上不时有鹧鸪、麻雀、百灵、红嘴山鸦、红喉潜鸟送来或清脆婉转或粗犷尖厉的
叫声,让寂静了一夜的森林公园顿时热闹起来了。桂香柳、红沙棘、白柠条、桃儿、杏儿、紫丁香、紫穗槐、紫花苜蓿争相盛开着鹅黄、乳白、淡蓝的花朵,将萨拉乌素装点得姹紫嫣红,空气中不时弥漫着各种花儿的芳香,招惹得蜂飞蝶舞,竞相争奇斗艳。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给萨拉乌素的花草树木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黄,一切都显得异常古典与辉煌。沙地柏丛中伫立的风蚀砂岩,是从萨拉乌素河谷搬来的,恰好能够见证古河套人在森林之中、湖泊之畔狩猎野兽采集野果的原始生活。这些砂岩经过三万五千年的风霜磨砺,浑身细细密密的刻满了历史的年轮,有的如巨型蘑菇,有的如大磨盘,有的如恐龙蛋,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风烛残年、老态龙钟而满目沧桑,又像是穿着黄色袈裟、装着一肚子苦难经历与道行智慧的高僧大德,任凭芸芸众生如何无知妄说,任凭文人学者如何诋毁赞美,始终默默无言。风蚀岩脚下的沙地柏却不甘寂寞,争先恐后地向前探着身子,好像绿色的潮水涌上了沙滩。沙地柏是萨拉
乌素古代植物的活化石,承受了几千年的风沙吹打、干旱炙烤,虽然已经不能站起身子生长,却毅然匍匐在沙地上苦苦前行,将一片绿色蔓延开来,为裸露身体的大地母亲穿上绿装,在与命运抗争中维系着乌审沙漠的美丽与尊严。萨拉乌素森林公园中生命力更加强大的是“毛头柳”———主干粗黑、皮肤皲裂、根系深入地下十几米的旱柳,树枝隔三五年总是要被削砍平茬,春天一到,树梢头上又长满了一簇簇绿茸茸、毛乎乎的新枝绿叶,像是有人在春风中舞动着如椽巨笔,饱蘸浓墨绘就天书。黄昏时分,逆着光看这些“毛头柳”,就是一幅浓淡分明的水墨画:橙色的天光照映着黑色的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梢上的喜鹊乌鸦,凡此意境无比苍凉暗淡,让人心头顿时涌现惆怅凄凉之万千思绪。然而转身顺着夕阳望去,“毛头柳”却是株株生机盎然,这些蕴藏着满腔生命能量的“毛头柳”被砍掉了修长的手臂,却把全部激情释放在了头顶发梢,让每一根枝叶的“青丝”都疯狂向上生长着、绽放着,宛如留着钢丝发的青
春少年,洋溢着冲向蓝天的蓬勃气息,让人顿时倍受鼓舞而热血沸腾。
如果你要领略萨拉乌素河水的风韵,那就和我驾车前去一百公里外的无定河谷寻幽探险,那里沟沟湾湾纵横相连,峰谷千回百转;谷底流水潺潺,水中鸭鹅鱼鳖缓缓游动,小桥上有扎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牵着黄牛走过;岸边的水田里,绿浪滚滚,稻花飘香;远处绿树环绕的农家小院,一缕白色的炊烟袅袅升起,不是图画,宛若图画,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在绿色乌审,每一天都有新的太阳冉冉升起,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走,都会穿行绿色,体味绿色,惬意享受绿色乌审的清凉明媚,免费呼吸绿色乌审这个天然氧吧赋予你的净洁空气。绿色乌审,就是乌审人正在成真的美梦。
“呼日呼”敖包会
正值农历五月十三,又是一年一度的“呼日呼”敖包大祭会。
“呼日呼”是蒙古语,汉意“集会”,传说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远征西夏的时候,曾经路过鄂尔多斯,每攻击一城,一定要事先把军队集合于附近高地,摘帽挂带,率领众将士对长生天顶礼膜拜,祈求上苍赐予勇猛力量,并进行战斗动员和战术布置,结果总是旗开得胜。后来,蒙古人为了纪念这些高地,就以石块或泥土垒起圆形的敖包(堆子)插上柳枝或兵器加以供奉,名之曰“呼日呼”。在鄂尔多斯,蒙古人总是世世代代供奉着成吉思汗的十三个“呼日呼”敖包。
《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被蔑尔乞人追赶时,藏在一座大山里得以全身。成吉思汗下山后告诉人们,是山神掩护了他,保住了他的性命,他将致以感恩的祭祀和祈祷,让子孙都知道这件事。
又传说,成吉思汗为统一蒙古,在茫茫草原上与蒙古各部征战,每得到一个部落的领地,总在其高处垒起土堆或石堆,插上旗帜作为标志,意味着对这一方水土的征服。
到了元代,忽必烈制典要求蒙古王公贵族每年必须祭拜名山大川。从此,蒙古人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举行祭敖包活动,延续至今。敖包在蒙古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圣物,牧民在行程中遇见敖包,须下马敬献哈达、美食等,以示敬仰。每个敖包祭奠都有固定日期,通过祭祀活动,牧民们祈求长生天、山神、水神和一切神灵降临福祉,保佑草原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让众生无病无灾、平安健康。
前些日子我已经和牧民朋友苏老汉约好一起去参加呼日呼敖包祭典,期望长生天给我们呼日呼嘎查赶紧下几场好雨。当我开着四驱皮卡车接上苏老汉夫妇驶过一片水草滩、穿过几片柠条林赶到呼日呼敖包梁上时,牧民们已经穿着色彩艳丽的蒙古袍,
兴致勃勃的聚集在敖包梁上,人们高声大气地互相问候着,不时有年轻人向长辈屈膝鞠躬致意,开满黄花的草坡上到处都是拴着的大马和停放着的摩托车。突兀而起的敖包上早已拉起了呈放射状的六根挂满经幡彩旗的练绳,被缀满蓝色哈达的练绳转大圆圈威猛的哈喇苏鲁锭———上天赐予成吉思汗的神矛,高高矗立在经幡练绳中央,花花绿绿的经幡旗帜随风飘扬,敖包石堆中央新扎的绿柳条枝叶茂盛,拴满了湖蓝、乳白、五色的哈达,簇拥着缠满蓝色哈达的苏鲁锭杆。
祭敖包之前,人们先来到敖包正前方香案不远处行叩拜之礼,然后将带来的石块放在敖包上,用五色哈达、彩旗、禄马旗将敖包装饰一新,人们围绕敖包顺时针方向转上三圈,同时将马奶、醇酒等泼洒到敖包上。敖包前的祭台上,早已奉上了煮好的全羊,两边摆上牧民带来的鲜奶、奶酪、黄油、月饼、白酒、砖茶、水果等食品。
敖包祭祀仪式开始了,一名蒙古族喇嘛击鼓跳跃出场,吟唱世代传承的祭天诵词,祈求长生天恩赐人间和平安乐、远离邪恶,四名红衣喇嘛坐在白沙毡上击鼓奏乐诵念藏经“纳木达格桑”,祈祷天下安泰、福满人间。此刻,牧民们无比虔诚地向敖包神灵跪地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大家频频举起手中的哈达,顺时针方向摇晃着,齐声高呼“呼瑞艾,呼瑞艾……”
我在苏老汉的指引下,将带来的砖茶烧酒恭恭敬敬摆在祭台上,学着苏老汉的样子,双膝跪地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期望神圣的苍天多多赐予我们雨水,但愿成吉思汗威猛的苏鲁锭带给我们和平与安宁。我匍匐在地磕完三个响头后,又跟着苏老汉围绕敖包转了三圈。在镇上工作的巴图先生不停地焚烧着檀香柏叶,挥手将一沓又一沓印满藏文佛经的黄纸片撒向敖包的上空,让纸片借助春风的吹送飘向四方,据说这些纸片抖动一次等于替抛撒者诵经一次,我也抓起几把撒向敖包上空。
一排由本土成功人士赞助捐建的新砖房门窗敞开,靠北一间耳房里面的小炕上坐着四位从青海请来的穿着紫红袍的大喇嘛,正在用洪亮的藏语诵读《金刚经》《甘珠尔经》,身着蒙古袍戴着窄沿礼帽的牧民们不断进进出出,向喇嘛们无比虔诚地敬奉上布施和哈达等礼物。旁边的大房间里面摆着长条桌凳,桌面上炒米、酥油、手把冷肉、油饼、糖果、纸烟摆的满满当当,有几位俊俏的蒙古族媳妇和姑娘专门提着大茶壶,给在座的牧民不停地倒上热腾腾香喷喷的奶茶,牧民们抽着纸烟兴奋地交谈着,不时有人拿起刀子削些羊肉泡进奶茶碗里。苏老汉拿起一条肥厚的大胸叉,将白馕馕的冷肥肉用刀子剔下来直接送进嘴里吃下去,看得我啧啧称奇:老汉的胃口如此之好,也不怕凉!正在我目瞪口呆时,苏老汉将一条子肥肉条送到我嘴边,我赶紧说“啊呀呀,阿巴嘎您吃好了”,苏老汉说了句“这个后生没口福”,就将白嫩的冷肥肉条子递进了自己的嘴里。
喝完这顿丰盛又热闹的早茶,我们走出房间,碰见了几位四十年前曾经插队鄂尔多斯草原的南京知青,他们本来是去回访布拉格草原上的牧民朋友,却被巴图盛情邀请到呼日呼敖包会上,攀谈起来他们还认识在我们哈拉斯尔插过队的赤脚医生屠苔丽。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在结束牧民生活回到南京城三十多年后,却常常想念草原上和他们同甘共苦过的牧人们,因此不辞辛苦回来探亲访友。他们操着南京口音的普通话和我们回忆当年的牧区生活,那充满伤感、兴奋与深情的诉说让人唏嘘不已。
南面的草坡地上牧民们已经开始了摔跤、赛马比赛,那些乳白色、土黄色的母马带着小马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青草,骒马、公马被拴在练绳上躁动不安,“咴儿咴儿”的喷着响鼻弹着蹄子,大马们有的身姿英俊挺拔,有的身材魁梧膘肥体壮,有的浑身光泽闪亮像是披上了锦缎,那些可爱的小马驹子毛色纯正,看上去柔软油滑,一个个憨头憨脑、活奔乱跳。鄂尔多斯土种马勇敢、柔顺、善解人意,从不欺侮弱小的动物,鄂尔多斯土种马非常合群,热爱集体生活。蒙古人爱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牧民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马是蒙古人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忠实伴侣,由于蒙古人年年岁岁同马在一起,培养出马粗犷豪放的性格、敦厚质朴的感情、机敏果敢的气
质。一个优秀的驯马手,总是被众人啧啧称道,牧人有一匹好马会让人们羡慕无比。鄂尔多斯民歌里面就有《圣主的两匹骏马》《小黄马》《三匹枣骝马》《四岁海骝马》等专门歌唱心爱的马的长调短歌。
临时扎起彩旗的赛道上,骑手们跨着骏马飞驰而过,一个个前倾着身子,两脚踩在马镫上,屁股半悬在马鞍上,全身力量用在两条大腿上,嘴里发出“啾啾”的声音。坐下的马高昂着头,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长长的鬃毛和马尾向后飘动,同时腾空而起的前后蹄两两交错狂奔,扬起的沙尘立即随风扑面而来。观望的人群兴奋地呼喊着,那些听到姑娘尖叫声的小伙子们在马背上更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赛走马的时候到了,中老年骑手们四平八稳地坐在马背上,用缰绳和马镫调节着马快速迈步的节奏。“走马”是指马匹经过训练之后的一种独特的步法,让
马走对侧步(即前后蹄一顺交错前进),也就是马的交叉肢,如左前肢和右后肢同时落地、同时腾空。有秉赋,又经过训练,懂得用这种步伐行走的马匹,崎岖道路如履平地,特别经得起长途跋涉,即使是日夜兼程,也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赛走马要求马步稳、走势好、速度快。调教走马的一般是有丰富驯马经验的中老年人,现代青年已经很少有人会骑走马了。
其实,敖包还是草原上年轻男女浪漫爱情的美好见证。草原上的牧民们住地相距遥远,青年男女见上一面很不容易,敖包祭祀正好给大家创造了一个相识相聚的机会。等到赛马、摔跤、射箭等三项比赛结束,夜幕降临时,房间里面蒙古包中的人们就欢聚一堂“红火”起来,唱上三五百首鄂尔多斯民歌,喝上三五个小时的烈酒,吃过肥美鲜嫩的大尾巴绵羊贝子肉,敖包高地上就会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火堆拉起手,跳起了欢快的安代舞,转着圆圈迈步,升腾的火焰照映着人们醉意朦胧的脸庞,姑娘小伙子们急切地寻找着白天观察好的意中人,找见了就瞅准时机插入舞蹈队伍,紧紧拉住对方的手,用相握的手指暗暗发出信号,不一会儿先后悄悄离开人群,跨上马走上万籁俱寂、月光普照下的高地,急切地等待着对方,能够表达此时此刻心情的正是那首动人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
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这次我没有等到下午活动结束,看完赛马就告别牧民们要离开呼日呼敖包,苏老汉挽留我说晚上敖包会要给牧民们上羊背子,让大家好好红火一场,但我要抓紧时间浇完沙枣树好在明天一早赶回去上班,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敖包圣地。
在五月十三的苍茫夜色中远远望去,如乳汁一般倾泄而下的月光里,不时有骑马人的黑色身影奔上呼日呼敖包大梁,那里或许正在演绎着天地间最纯真的爱情故事,而那团火光闪耀的地方不时有悠扬的马头琴声传来,那是呼日呼的牧民正在尽情载歌载舞,今夜,呼日呼的牧人们将在敖包梁上通宵达旦红火到天亮。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