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937746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背负着大爱前行——读祁玉江散文集《我的陕北》/【陕西】厚 夫

点击率:4219
发布时间:2016.06.21

  读完祁玉江先生的散文集《我的陕北》后,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这种感动,源于他真诚的文字与真挚的情感。借用鲁迅先生当年定义写作中白描手法的语言,我以为这部散文集呈现出“有真意,有粉饰”的特点,铅华洗尽的文字背后,是一颗感恩大地的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这句名诗,也是祁玉江先生的心中最爱。他不仅反复引用,而且作为文集“后记”的标题,这句诗也是解读祁玉江人生情怀的关键词。依我的观察,祁玉江先生拥多重社会角色。他既是一位位到“七品”的县级官员,也是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但其身份的核心标签却是“农裔城籍”之人,即生存之境在城市,生命之根在乡村。他的祖辈是地道的陕北农民,他少年时期的所有社会资源也是地道的乡下人。他的爷爷是老实巴交的受苦人,年轻时为了活命,曾狠心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卖到山西;他的父亲为了活命,跟着陕北的游击队上了横山,后来参加过延安保卫战,负伤后一直在家务农;他的大姐、二姐,因家境贫寒,早早出嫁;他的哥哥与弟弟,也为了承担家庭责任,过早地辍学务农……他打小就懂得了生存的艰难,也懂得了抓住每一次机遇的意义。在新时期之初的大好形势下,他抓住了高考的尾巴,考入一所农业中专学校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就这样,他成功地跳出“农门”,游到城市的岸头,成为一名逃离乡村的“公家人”,开始了新的人生运行轨迹。某种意味上讲,他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对立体制下,通过一番自我奋斗而踏入“公家人”门槛的幸运儿,也是一位事业的成功者。然而“农裔城籍”的身份,使得他对中国的城乡社会文化有了比常人更为敏锐、也更为深刻的认知。每每在生存之境回望生命之根——乡村的时候,他往往是泪湿涟涟,热泪纵横。因为他深爱的父老乡亲们仍然处于苦难的生活中,因为他深爱的乡村仍然凋敝,远未达到城镇化的水平。是的,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给予巨人安泰的是不断前行的动力;而陕北苦难的乡村生活,给祁玉江提供了人生不懈奋斗与追求的源泉。这种源泉是用大地的深沉大爱编织起来的,这也使得祁玉江背负着感恩父母、感恩乡村、感恩大地的心理前行。因此,他有挥洒不完的激情与讲述不完的乡村故事。每一次回忆,都是体味一种人间真爱;每一次讲述,都是一种真诚的人生自省。有了这种真诚的回忆与讲述,有了这一次次的情感休憩与加油,他也踏上了更苍茫的人生征程。

  稍有中国文学史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乡村”在中国古代是对抗中心权利文化“庙堂”的概念,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休憩之所。因此,东晋时期陶渊明曾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意;唐代的孟浩然又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闲适。在中国古代诗文的描绘中,乡村社会朴素宁静,往往成为文人们心头摇曳的梦。而到了以启蒙为主导的中国现代社会,乡村又成为有良知、有责任的现代知识分子启愚昧之蒙的首要对象,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未庄”与阿Q,就是这样的典型。到了解放区文学时期,由于农民已经成为革命的主体,因而也成为作家们争相展示与塑造的形象,如赵树理笔下的小二黑与小芹,就是思想上觉醒、婚姻上要求自我做主的新人。由这种简单的梳理可以看出,乡村社会也好,乡土农民也罢,均不过是历代作家借以表达思考的寄寓物。祁玉江先生没有经过正规的文学训练,这似乎也成为他的某种优点。在其《我的陕北》散文集中,他的家乡已经变成他直接抒情与吟唱的对象。作者的家乡在陕北有名的贫困地区——白于山区的“三岔”,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恶劣的自然条件,往往使这里的百姓十年九饥,逃荒要饭也是家常便饭。某种意义上,作者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所承受的人间苦难,要远远大于陕北的其他地方。对于跳出农门的祁玉江而言,苦难是磨砺其人生意志的石头,他超越了苦难,也获得了新生;对于作者的亲人与乡亲们而言,苦难就是一种日常生活,每时每刻都要承受着。在回头反观生他养他的土地时,祁玉江心中这种真切、淳朴、善良、坚韧的乡土文化便被激活了,他有倾诉不完的情感与回忆不完的乡村故事。他写苦难生活中坚强的父亲与善良的母亲给予他的大恩大爱;他写苦难家庭中的亲情与温情;他写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他的父老乡亲……于是他的爷爷、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二姐、四弟等跃然纸上;于是那些普通的像蒿草一样的乡亲——王二买、八斤、二猴、瘸子虎娃、盲人高应柱、王崇山、奋彪、魏振福、安则等人都纷纷走到他的文章中来……作者对于这些普普通通的乡亲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达了他对家乡大爱之德的回报。我在想,若不是有心的作者记录了这么多的普通乡亲们以及他们的故事,那么还会有谁能真正记起他们的存在呢?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祁玉江先生是位懂得珍爱情感并且善于回报之人,是位有情有义之人。而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能走远。

  我曾做过一个设身处地的推测,白日里,祁玉江先生忙于繁忙的公务,处理他所承担的行政事务;夜深人静之时,他却伏案疾书,脑海中闪现着一幕幕童年往事,闪现着一个个交叠跳跃着的父老乡亲。这一切,均令他热泪纵横;这一切,也均使得他更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担当。

  写到这里,我想起曾做过山东潍县县令的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先生的一首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以为这首诗的意境,同样也适用于祁玉江。不过,今天的祁玉江先生是人民的公仆,他应该也必须怀揣着人民的福祉不断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位背负着大爱的人,他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